天启皇帝下旨,命兵部尚书高第接替孙承宗担任蓟辽经略。与孙承宗先前一样,朱由校先是在文华殿宴请高第,百官作陪。后来可劲儿地赠送蟒袍、玉带、银币。
高第倍感荣宠,心中高兴万分。
高第离开京城,来到山海关,初冬的冷风一吹,高第有些发懵的脑袋冷静了许多。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自己不会打仗。
不会打仗不要紧,关键是不能让别人看出来。
高第查点了一下山海关及锦州、宁远一线的兵力。除了先前裁撤的两万军兵,皮岛马文龙有两万军兵。觉华岛金冠手下有五千水师营。宁远的满桂与袁崇焕手下有一万军兵。锦州、右屯、大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大概有四万马步军兵。而山海关则只有两万军兵护卫。
高第对此非常不满意,他觉得把山海关守住才是重中之重。而且两万军兵守卫山海关,实在是太少了。
高第立刻派出几路中军旗牌,要求关外所有明军守将率领各部,火速退守山海关,并表示如果来不及带走粮食,就地焚之。一时之间,军心动荡、民怨沸腾。
说实话,当时的辽东军兵,多为辽民。诚如当年熊廷弼所言,他们平日里经常闹事,打仗的时候却跑得比谁都快。所以,他们的战斗力是非常弱的。但如果你要夺走他们生活已久的家园,他们也会跟你玩命的。
这时候,最需要领袖的眼光与决断。
有三个人顶着压力,拒绝了高第的军令。他们分别是毛文龙、袁崇焕和金冠。
毛文龙久居皮岛,皮岛俨然成了他的世外桃源。虽然皮岛荒凉,一粒粮食也不产。但在孙承宗的默许和支持下,皮岛被修筑得固若金汤,且与朝鲜、日本的经济往来密切。短短几年,毛文龙在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与财宝,手下两万水师营兵强马壮。让他弃皮岛,而退守山海关,他是死活不会同意的。
袁崇焕,一个极具历史争议的人。对于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本人不是太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个极度自负,换句话说,极有个性的人。
在督屯通判金启倧的支持下,袁崇焕决定抗令不遵,坚守宁远。可是光他一个人守卫宁远,那是万万不行的。他很清楚,自己非常需要满桂的支持。如果满桂走了,那么宁远城所有的军兵都会走。留下自己一个人在宁远跳光杆舞,袁崇焕还没有自负到如此地步。
可是满桂身为宁远总兵,官阶比自己高,能不能听自己的,很难说。而且,满桂虽然面相粗鲁,但实际上是个对领导,尤其是一把手惟命是从的好同志。高第让他走,他是绝对不会犹豫的。
正当袁崇焕挖空心思,想要如何说服满桂的时候。门军前来禀报:“满桂将军到!”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袁崇焕急忙出迎。还未到头层院子,已经见到满桂那高大的身躯。
“袁大人。”满桂打了一声招呼道。
袁崇焕将满桂引入正厅,然后吩咐下人看茶:“满将军,您怎么得暇,来袁某的寒舍作客?”
满桂笑道:“袁大人何必明知故问。高大人下令,命我等火速回军山海关,我正是想和袁大人商量此事来的。”
袁崇焕轻轻点了点头:“我也接到了高大人的军令。”
满桂说道:“既然袁大人也接到了大帅军令,我等何时动身呢?”说罢,两眼紧盯袁崇焕脸上的表情。
袁崇焕淡然一笑,从桌案上拿起一封奏章,递到满桂的面前。
满桂一愣:“这是什么?”
袁崇焕淡然说道:“这是袁某的辞呈,还请满将军转交高大人。”
满桂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打开奏章,里面果然是一封辞职信。
“袁大人,这是何意?”
袁崇焕苦笑一声说道:“我随孙大帅守边四载,励精图治,只为收复大明河山。不想孙大帅一走,高大人便要我退守山海关。袁某不才,虽才疏学浅,但也知羞耻二字。金贼未见,便仓皇败逃,袁某心中实实不愿。与其退守山海,不如回乡种田。而且,家父新丧,我打算回家丁忧守孝,再不踏足疆场。”
满桂的眼珠转了转说道:“高大人有自己的谋略,袁大人是不是想太多了?袁大人深通韬略,众人皆知。如果能够守卫山海,想那努尔哈赤必不敢正视我大明万里锦绣河山。”
袁崇焕两眼逼视满桂说道:“区区一座孤城,焉能轻易守住。即便能够守住,长城一线的关隘也并非铜幇铁底。高大人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辽东土地再无收复的希望。”
满桂犹豫了一瞬,说道:“袁大人,回乡丁忧乃人之常情,我也十分理解。不过如今国难当头,你也不必急于一时,这辞呈暂先缓缓再说,你看如何?”
袁崇焕使劲摇了摇头:“我心意已决,断难更改。还请满将军将我的辞呈转达高大人。”
满桂见无法说动袁崇焕,只得告辞出了袁府。
对于袁崇焕的辞呈,满桂不敢怠慢,立刻派人转呈高第。
高第一见,心中冷笑:“袁崇焕,你不过是个小小的宁前道,居然给你家经略大人上眼药。想走,赶紧走,还指望你家大人拦你不成。”
高第将袁崇焕的辞呈立刻发往京师,让天启皇帝朱由校裁决。
让高第没有料到的是,朱由校不仅没有批准袁崇焕的辞呈,反而狠狠骂了高第一番,并责令高第不得阻拦袁崇焕守卫宁远卫,并荣升袁崇焕为宁远按察使。
这样一来,高第心中愤懑不说,满桂的心中也起了层层涟漪。
论官衔,身为宁远总兵的满桂要高于袁崇焕。但如果满桂离开宁远退守山海关,那么他这个总兵官就自动被罢免了。因为山海关的总兵如今是杨麟,高第丝毫没有改任满桂的意思。
满桂左思右想,决定放手一搏,坚守宁远。这样一来,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纲,还有一万多明军留在了宁远卫。
第三个抗令的是守卫觉华岛的金冠。要说,这金冠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只要是上锋下的命令,他一向坚决执行。但是最近,他的日子很难过。
柳河一役,虽然明军伤亡并不大,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对于鲁之甲与李承先的死,金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孙承宗与马世龙并没有苛责金冠,但也没有再联系他。无论金冠给孙承宗写了多少书信,也不论再怎么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孙承宗连一个字都没有回复。
孙承宗、喻安性与马世龙的离去,让金冠受尽了白眼。金冠觉得就连自己手下的军兵都用哪种异样的眼神望着自己。
高第初临山海,同样没有责怪金冠。但金冠早已暗下决心,决不放弃觉华岛。就是死,他也要死在觉华岛。这份屈辱,他不能带进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