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麟走后,卢象升立刻写下一封信,送往祖宽的大营,希望祖宽能够一同攻打清军。
这祖宽早年是祖大寿家中的一名家仆,因为长得身材高大、虎背熊腰,被祖大寿编入亲军之中。
后来,祖宽因军功卓著而升为宁远参将,继而升为宁远副总兵一职。
祖宽曾与祖大乐一同入关,跟随卢象升讨伐过农民起义军高迎祥,作战勇敢,深受卢象升的喜爱。后来,由于辽东局势吃紧,蓟辽总督吴阿衡就把他调入关外,镇守宁远。
此次清军越过宁远与山海,大兵直逼京师,崇祯皇帝不得已,连下十几道令牌,调祖宽入关驰援。
祖宽不敢抗旨,带领三千人马火速驰援京师。
祖宽到了密云,便按兵不动。
卢象升的信传至祖宽的手中,祖宽就是一皱眉。祖宽虽是行伍出身,但他与祖大寿一样精明的很。他对于卢象升很敬佩,但同时也很鄙视这位卢阎王。
卢象升一向治军严格,军兵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按说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可是在明末兵荒马乱的年代,卢象升的军队总是吃不饱饭,穿不暖衣。
祖宽觉得,清军一直靠劫掠为生,行的都是不义之举,反而声威越来越大。而卢象升一直靠仁义治军,军兵越来越少,战力越来越差。故此,祖宽行事比较骄纵,他认为要想大败清军,首先就要活着。要想活着,就要有饭吃。要想有饭吃,就要像清军一样,抢!
另外,祖宽此次驰援京师,心中也是憋着一肚子火。自己浴血奋战多年,才混了一个小小的宁远副总兵。他怎么想都觉得吃亏。
看到卢象升给自己写得这封信,祖宽很是不屑:“卢象升啊,卢象升。我与清军交战多年,清军的实力我最清楚。原先辽东数十万人马都葬送在关外冷冰冰的土地,就凭你手下的那点人马,平灭清贼,简直是痴心妄想。”
想罢多时,祖宽直接告诉送信的使者:“还请你转告督帅,清军势重,我等不能轻举妄动。”
使者回来禀报卢象升,卢象升听罢慨叹一声:“关宁铁骑,再不复当年之勇。”
卢象升命令全军,拔营启程。
山西总兵虎大威悄悄问道:“督帅,我等我去哪里?”
卢象升想了想说道:“听探报来说,清军南下涿州,我们就去涿州吧。”
此时的清军确实在攻打涿州。但当卢象升赶到涿州的时候,清军已经从涿州分兵八路,分别南下。
卢象升扑了一个空,随即下令够奔保定府。卢象升想顺路向保定巡抚张其平要些粮草。
保定巡抚张其平最近可是吓坏了。清军的铁骑像一阵风一样刮过涿州城,抢的东西不计其数。张其平生怕保定府会和涿州城一样的下场。
张其平命百姓全部上城,与官兵一同守城。
当他得知卢象升的部队到达保定府的时候,张其平这才松了一口气。
张其平将卢象升的军队迎入城中,并设酒宴款待。
席间,卢象升询问杨廷麟的下落,张其平不好意思地说道:“杨主事去真定府了。”
卢象升闻言就是一愣:“但不知杨主事为何要去真定府?”
张其平尴尬地一笑:“实不相瞒,前些日子,杨主事来到这里,说是要借一万担粮食,以作军需。督帅,你也知道,这些年,直隶一带战乱不断,百姓苦不堪言。我们这里莫说一万担粮食,就是一千担也拿不出来啊。督帅,如果不行,您可以效仿高监军与祖将军他们,就地筹措,以解燃眉之急。”
卢象升听罢低头不语。卢象升十分为难,张其平所言不假,从崇祯皇帝登基以来,皇太极屡次越过长城,在京畿、直隶一带烧杀抢夺,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李自成与张献忠之流搅得中原狼烟四起,崇祯皇帝不得不从百姓的身上增捐加税。
这增捐加税可非同凡响。明朝万历初期,张居正执政后期,大明子民大概有六千万人,每年的的税收大约四百万两。平均每人每年大概上缴国库一钱银子。这对于明朝的老百姓而言,税赋是非常轻的。
但是到了崇祯十年,全国的各种税收就涨到了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平均每人每年上缴国库就是四钱银子。
这要是放在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的年景,也能说得过去。但是,这是乱世。老百姓连个安定的家都没有,自己都吃不上饭,哪里有钱上缴国库。
而且,越是动荡的年代,那些贪官污吏就更加肆意妄为,打着替国家收捐的名义,极力敲诈勒索穷苦的老百姓。国家收捐一千两,实际从百姓身上搜刮的却是几千两,甚至几万两。
卢象升听得出张其平话中的弦外之音。高起潜率众六万,每日人吃马喂,耗费无数。朝廷哪有那么多的钱粮供应这支军队。没有办法,高起潜到哪里就向当地的豪绅地主去借。说借好听,其实就是去抢。
祖宽与祖大乐等人的军队也一样,士兵吃不上饭,那还有什么战斗力。
不过,卢象升却与高起潜、祖宽等人不同。他所建立起来的这支天雄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卢象升把岳飞当做自己的榜样,把天雄军视作当今的岳家军。
无论军队多么困难,即便真得饿死在路上,他也不愿意落得一个强盗、兵匪的恶名。
卢象升沉默良久,最后将酒杯一推,冷然说道:“既然张大人不愿借粮,卢某就告辞了。”
“督帅何必如此着急,歇息几日,再走不迟。”张其平很是尴尬地说道。
卢象升头也没回地走了。
卢象升下令全军拔营起寨,继续追击清军。
说得容易,清军到底在哪里?
卢象升一边派探报查探清军的动向,一边引军南下真定。
在真定府,卢象升遇到了杨廷麟。
杨廷麟一见卢象升,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