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蒲甘之事,伯威勿虑。大理国相茂峻,乃北蒲甘王姻亲。然却不和睦。北蒲甘王欲兴兵,实欲摆脱其掣肘。然茂峻得大理王仰赖,定不会使其得逞。”
“北蒲甘不足虑?”
“倘伯威步步为营,北蒲甘自然不足虑,便是有何妄想,茂峻也不会放纵。可若真腊之地出了差池,非只北蒲甘,南蒲甘、交趾亦是祸患。”
狄文泰闻言点头。
陈安平也不客套,自从行李中取出一份舆图,顺手解开,铺到地上。
一副真腊全舆图。
山川道路,户籍人口,乃至农作、矿产、兵寨、关隘一一俱全。
“这是……”狄文泰奇怪道。
“旧舆图。显宗皇帝时广州虎翼军所作,如今已二百余年。”
“可惜,可叹。”
这上面的内容已然过时,比如曾经真腊胜地吴哥城,此时便属于西岐,而那些户籍人口也于今无甚帮助。
可当年宋廷即可以虎翼军勘探如此细致,今日岐国也好,长安侯府也罢,虽得不少真腊情报,却无力绘制这种“全舆图”。
狄文泰原本因为军事行动顺利而产生的傲气,稍有所挫,但很快为雄心壮志所取代。
岐国也可以做到。
陈安平见狄文泰神色,便知其心态。他也不戳破,只是指画舆图道:“伯威请看,真腊本有十九郡,地广五千里。后割数郡,又分立数郡,今有十六郡,三府。”
狄文泰点头。
“伯威欲并真腊,当明其形势。与古时不同,今真腊户口,多在建昌、广宗、乐阳、广武四郡,得此四郡,可谓真腊三分有其二。”
“澜江、洛山诸郡亦膏腴、险塞地。当为子孙取之。”狄文泰道。
陈安平没有反驳,笑道:“今伯威已取临沧郡。广武多药材,广宗多稻蔗,君欲取否?观澜郡亦得矣,澜江诸郡,君欲取否?”
“俺皆欲得之。”
“孰先孰后?”
“愿伯彦教俺。”
“不敢。愿试为君言之。”陈安平将舆图一收,执杖为笔,就地写画。
须臾间,真腊轮廓出。
洛山、澜江出。
“此即召北郡。古时亦大郡,交趾侵夺,遂成白地。君若取此地,当实边数十万口,否则不足与交趾争衡。”
“伯彦是说,交趾亦窥此地?”
“交趾豺狼之性,窥此不足奇。既因蒲甘侵袭,争夺边民,也因本地恶劣,无能生聚。”
“固然如此。”狄文泰叹道:“然若只取南四郡,则澜江为交趾所侵,洛山为蒲甘、大理所侵。俺不愿为其做嫁衣。倘先夺澜江,继夺洛山,则南四郡落吾瓮中矣。”
“此事易也。”陈安平正色道。
狄文泰颇感疑惑。
他与父亲往昔谋划真腊,最担心的并非朝廷干涉,而是雍曹干预,周邺掣肘。他方才所讲交趾,实指雍曹,所讲蒲甘、大理,实指周邺。
陈安平素聪慧,他自信其知他所指。可此时陈安平神情,又不似玩笑。
陈安平见狄文泰疑惑,笑道:“雍、曹可驱交趾,今我亦可驱之;周、邺可驱蒲甘、大理,今我亦可驱之。此皆朝廷困于陕城之故。”
“交趾尚可仰赖朝廷抗雍、曹。”狄文泰说道:“蒲甘、大理可无力抗周、邺。”
“正是。大理偏僻之国,不足以动诸侯。而蒲甘两属,亦难操控。”陈安平笑道:“然真腊无遮府之南,尚有丰林、召南二郡。”
“许给邺国?”狄文泰眼睛一亮。
“不错。正是二虎竟食之计。”
“这却是妙计。无论邺公应不应,周公总不能不防备。”狄文泰亦笑道:“如此南蒲甘可安。而北蒲甘顾忌南蒲甘,亦不敢轻出。大理孤掌难鸣,还要顾忌交趾。”
“伯威所言甚是。”
狄文泰摇头笑道:“这是伯彦的功劳。”
两人相视大笑,倒教屋外侍卫莫名其妙。
狄文泰平复后,才说道:“可这桩连环计若要做成,须得交趾、邺国、周国、乃至大理都明白道理,心同此想才行。”
“交趾、大理,乞付俺交办。”陈安平主动请缨。
“嗯。邺国与周国,伯彦可有安排?”
“周国有郭景阳足矣。邺国那里,俺已飞书给郭克宜,让其走南道,经新邺回国述职。”
“妙哉。”狄文泰欣喜之余,便吩咐侍卫备饭食。
推杯换盏之际,他借酒意问道:“伯彦以为,郭景阳忠臣否?”
“忠臣岂堪疑?”
狄文泰一愣。
“俺行李中有几幅典册,乃于蒲甘、天竺购得,还请伯威好生带回。”
“一定。”狄文泰也不问详细,只是于心中记牢。
“小侯爷,观澜郡急报。”
二人闻信都放下杯盏。
狄文泰将军报一展。
“叛贼击嵩县不成,烧三王屯,杀百姓百余。”
“伯威不宜久留。”陈安平催促道:“正趁此取广武、广宗二郡。”
丛林掩映之间,汉番数十人杂处。
程衍亲自往前探看而回。
“再歇一刻。日落前去河谷扎营。”
“程当家。左近可有草药?”陈安平问道。
“未见得。”程衍摇头:“匡大卿还未醒吗?”
陈安平摇了摇头。
兴复军连战连败,士卒多逃亡。只陶登所部尚有韧劲,于临沧、观澜丛林山谷之中与狄氏兵马周旋。
而匡明在北撤途中,又与东山郡番民交兵,终致落败北遁,兵甲旗帜丢失不少,全无盛装出征时的威风。
建昌君建诃泰·兰纳事败后,岐国措辞严厉的照会真腊国王。为免局势恶化,真腊国王一面为建昌君开脱,推诿过失,一面积极进剿兴复军残部,欲图自证清白。
而陈安平督运粮草为陶登补给后,便也随同撤离。本以为有二百余兵马傍身,总算安全。却不料落得这般田地。
匡明更是又气又恼,于前几日林中歇息时害病,昨日便额头发烫,昏过去了。
对这等伤寒症,陈安平略知一二,却无顺手药草,只能望而兴叹。而所余军兵之中,除却张五典与大理人善舂之外,便都是“蒲甘义士”。
匡明与张五典不晓程衍身份,陈安平却知道只要过了洛山,他们便就安全下来。周国人总不会帮着狄氏围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