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人的进攻,你又知道多少?”
马/力只是一个商人,而且还是外族人,怎么可能会知道这样的秘密,但是皇帝明显心情不好,他又担心被牵连。
毕竟有钱人,没有几个不怕死的。如果人死了,钱没花完,那不是最大的悲哀吗。
“启禀陛下,这一点微臣是真的不清楚,而且他们也不可能把这件事告诉微臣啊。”
马/力沮丧着脸,又好像想到了什么,又说道:“对了陛下,虽然草民不清楚,但是草民听到了那些胡人的抱怨,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次进攻的主力应该不在西路,而是在东路。因为很多草原中部的胡人战士,并不是向中路集结,而是向东部集结。
所以草民想来,恐怕最东部才是主力。中部次之,那么西部可能就不多了。”
以前进攻的时候,一般都是以中路为主,东西两部分差不多。但是现在以东路为主,不可能说两边重,中间低吧,这还不被人长驱直入直捣老巢。
所以肯定是东路为主,中路次之,西路再次之。
按照以往胡人的兵力布署的话,东路至少有二十万大军。中路次之,最多十五万,甚至十万。
最西路都是一些杂牌军。兵力最多达到十万,甚至说只有四五万也是有可能的,这就要看胡人的决心了。
然而即使是五万,对于边镇来说,依旧是巨大的压力。三万都够呛,最低五万,那还不崩了,要是达到了十万的话,干脆放弃边镇好了。
没有了边镇,都集中在渭城的话,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毕竟相比较边镇的城墙,渭城也算是州府,城墙不仅好大,而且也是易守难攻。
依靠一万多边军,加上渭城的守军,御林卫之类的,可以凑够两万人左右。只要不跟胡人军队正面冲突,用来守城还是可以的。
毕竟胡人是南下劫掠的,不可能围着渭城不放。他们的时间有限,而且胡人不能统一指挥,为了各自的利益,没有人愿意死磕的。
这样一来,渭城是守住了,那么其他的县城之类的,可都要毁了。而且刚刚分下去的田地,大家还没有捂热呢,就这样被毁了,周易好不容易打下的根基,也全部就毁了。
对于周易的政权来说,就是一场沉重的打击,周易现如今,可以经受一些小败没事,但是经受了这样的大败,很可能导致整个势力直接崩溃。
所以放弃边镇,独守渭城,这样的办法也行不通。他自己是保住了,渭城怎么办。今年春耕如果不进行,那么这三州之地都要吃灰了。
因此这件事越来越麻烦了,他们这些文官之类的,商讨再多也没用,毕竟他们又不会排兵布阵之类的。
见周易许久不说话,马/力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这些都是他听那些人抱怨的,没有任何的依据。
然而,周易不说话,他自己也不敢主动询问,更不敢自己先开口,就一直等待着周易在那里做决定。
周易也没有注意到场合,就在龙椅上思考了起来。思考着北胡的应对之法,直接把对方给晾在了那里。
嗯哼~
王胜堰假装咳嗽了一下,他知道周易有这种随时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所以他决定提醒一下周易。
“陛下,关于胡人的问题,何不把几位边镇的将军召唤过来,然后一起商议一下,想来他们也能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现如今该解决,如何处置这三万战马,以及商队的这些事情。”
被王胜堰这么一说,周易也反应了过来。
他不动声色的收回了敲击龙椅的手指,对着马/力说道:“你这人耍小心机,开始回答问题时藏着掖着,那五千战马不会还给你了,也算是给你们一个教训,没治你们欺君之罪就已经不错了。
不过你接下来的消息,对朕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而且你也算诚恳,所以朕十分的满意。
朕一向赏罚分明,那剩下的两万五千战马可以给你们,但是朕有一个条件,那就是需要用一万头牛来交换。
同时,朕也不会让你们亏太多,你们交换的牛,每一头牛,朕给你一百两银子,时间限定为半个月。
相信以你们在草原的势力以及关系,一万头牛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超过了时间,换取战马的牛,都不会给一分银子。只有这十五天的牛才会给银子。
如果超过二十天的话,不仅牛不会给银子,每超过一天,朕没收一千战马,一直到你们交够了牛为止。
好了,你也不要跟朕说你有什么难处,朕不相信你能够运来三万战马,凑不出来一万头牛。
你心里应该清楚,一百万两买下一万头牛,你确实亏了一些。但是两万五千战马,你依旧有的赚,而且朕也可以对这次你们的事情视而不见。
回去和你的同伴商议去吧,你们的时间不多了,时间就从今天开始计算。”
周易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自然是下了逐客令。
聊了那么多,其实这才是周易的最终目的,那就是通过这些商人,解决他牛不足的问题,具体来说,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青年大量的当兵,家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之类的。让这群人去种地,虽然问题不大,但是想让她们养活这么多人却不容易。
毕竟耕地之类的,不是老人和女人能完成的,需要很多的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
然而,那些青壮年都在军队,今年还是大乾最为关键的一年,这些劳动力要么在训练,要么在战场,根本就帮不到家里。
周易为什么不给孤独园分配土地,还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吗。现在那些青年都离开了,整个势力其实更像大一点的孤独园。
怎么办?
这也是周易这些天最为头疼的事情,因为人口限制,根本就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且还在不断的有难民聚集渭州。
而这个时候,这些人商人就出现了,出现了战马的事情。
周易立刻顿悟了,没有劳动力,也不是说只有人是劳动力,其实牛也可以是劳动力。而且牛的效率,要比人还要高。
中原牛也不多,因为各种灾难,牲畜也是大量死亡被吃。
但是他们旁边就是草原,草原里多啊。只不过他们没有渠道,所以一直没有往这方面去思考,去想之类的。
与此同时,这些商人就送上门来了。他们是商人,周易没有的东西,他们这些人都有,例如所谓的人脉,渠道,资金等等。
所以周易觉得,可以让这些人去帮助自己解决。
然而自己想要牛,却又没有钱。商人比较重利,跟他们谈感情有点不现实,要么有足够的钱,要么有他们在乎的东西或者把柄要挟。
这个时候,那三万匹战马就是最好要挟的对象,从始至终,周易就没有打过这批战马的主意,不是他不想要,而是因为他养不起,也不适合养。
同时以这样的地形,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因为他现在依旧处于防守为主的地位,像这些边镇,像宁守关之类的,都是以防守为主。
有一个主动出击的部队,也就是赵海清的那支军队,也多是攻城拔寨,只需要少量的骑兵就可以了,所以也用不到。
战马荒废久了也不好,他也没有合格的骑兵将领可以用,骑兵也没法进行训练,以及骑兵配套的一系列后勤体系都没有完善。
例如战马日常食物,作战时食物,草料标准之类的,不是说你想养战马就能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