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谏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燕王府的书房内,燕王朱棣懒洋洋的看了看,道衍和尚姚广孝一眼。

言语之间不置可否:“大师!你说,今日我与那太子哥哥,相见之时,若是我,那太子哥哥再度提起移藩之事, 却该如何是好!?”

道衍和尚呵呵一笑,蛮不在乎的摇了摇头:“太子殿下就算提起,王爷您也即便捏着鼻子答应了,又能耐天下大势如何!?

如今圣天子在位,洪武皇帝是个什么样的护犊的主子!?王爷您怕是,应该比任何人都了解!

只要有陛下, 尚在人世, 断然不能接受太子殿下的这般建议。

也就是说,太子殿下的一腔热血和施政想法, 未必能够全然的落到实地!

眼下唯一可惧的就是,太子殿下会不会怀揣着这个想法和念头,一直忍耐到自己登基君临天下的时候再对全国各地的藩王动手!?

若真是这样,王爷也只能徒呼奈何奈何了!”

微微迟疑的抬头看了一眼道衍和尚,燕王朱棣有些谨慎的皱了皱眉头,右手手指尖在桌子上盲无规律的敲击起来显得他心绪此时此刻非常的紊乱和复杂:“那么大师言下之见,本王和自己太子哥哥就这么打哈哈敷衍了事吗?”

拿起酒杯大口的饮了一口,道衍和尚也不管燕王朱棣,会如何看待自己,这个不曾断了酒肉的恶习,清规戒律在他眼里彷佛一文不值:“老衲怕的不是殿下,应付不来太子爷的挤兑,老衲怕唯一的就是一个可能!”

有些小心的看了看道衍和尚姚广孝一眼, 燕王朱棣几乎快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这太子哥哥能出什么样的诡异招数?

竟然能够把这道衍和尚也弄得如此小心翼翼, 便轻声说道:“不知大师担心的是什么!?眼下又有什么样的局面和可能是本王所应付不了的呢!?”

嘿嘿一声冷笑, 道衍和尚有些轻蔑地抬了抬头:

“燕王殿下说这话怕是有些自满了!老衲敢问殿下一句!

若是太子爷父子俩, 只是简单的进行移藩,对天下诸王的愤怒和待遇并不改变。那么殿下又该如何是好!?”

微微有些吃惊的发愣了一会儿。

燕王朱棣也显然没有意识到会是这样的一个局面。

自古以来哪有削藩不彻底的呢?

说到削藩,就不得不说一下历朝历代各个帝王的不同削藩策略。

和历代帝王不同的是,朱允文的削藩无疑是最失败的反面教材。

西汉、晋朝和明朝,无一例外地进行了分封藩王的行动,同时殊途同归地进行了削藩行动,当然也是成功,不过经历了不少的曲折。汉朝削藩,爆发过七国之乱,之后汉武帝刘彻即位实行推恩令;嗯,不对,晋朝并没有熬到削藩那一刻,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强制性地消灭了各地藩王;明朝削藩,出现过靖难之役,接盘的燕王朱棣摇身一变大明皇帝朱棣,也进行了削藩行动。

相比较建文帝朱允炆时期的削藩,相对柔和缓慢,从而使得藩王问题再没影响到中央皇帝。朱允炆削藩可以说是一大败笔,可以当作中国政治史和中国皇帝史上的反面教材来剖析讲述。

建文帝削藩之前,已经和黄子澄、齐泰两位心腹通好气, 不过在选择开刀对象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齐泰认为先削燕王朱棣的藩才好;黄子澄认为先剪除能作为燕王羽翼的其他各王才好, 最后再对燕王动手。无论如何,最终目标都是燕王朱棣。建文帝选择了黄子澄的策略,先剪去枝叶,再砍倒主干。

很多人认为建文帝和黄子澄错了,齐泰是对的,而且有着结果作为证明。笔者个人认为,这两个策略都是合理性极高的,相对而言我更认同黄子澄的做法,即使失败了。可两项计策各有利弊,说不清谁更对谁更错,只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两年连废五位藩王——一死两囚禁两流放

这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博弈,燕王朱棣不可能先手,因为这样他会处于众失之的,陷入大劣势中;因而建文帝先手,下削藩第一手,因此他不仅在力量上占据很大的优势,在布局安排上也是“先下手为强”的优势。朱允炆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安排好亲信官职,同时辞退那些多余的官员(得罪大批下岗官员)。建文元年,朱允炆下诏行丧事三年,没有真正实行。

建文元年八月,建文帝随便找了个由头,将燕王朱棣的胞弟、也就是建文帝的五叔周王朱橚论罪下狱,罪名很简单:图谋不轨。有什么具体不轨行为吗?史书没说,但应该不是什么大事,起兵造反也是子虚乌有的事。朝廷直接派人去将他逮捕下狱,并贬为庶人,流放到云南蒙化。

那时候的云南可不是我们现在见到的云南,明朝的云南还未开发,毒蛇勐兽、毒虫瘴气等到处都是,别说娱乐活动,生活医疗水平更是比不上中原。一位常年养尊处优的前藩王去那,不是送死吗?

四个月后的建文元年十二月,代王朱桂被人告发“贪婪暴虐残暴”,对,就这个罪名,强烈正义感在身的建文帝秉持着“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叔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直接将其贬为庶人,流放到蜀地看管起来。建文二年五月,岷王朱楩被按上“不法事”(即不遵守法律)罪名,朝廷将其逮捕贬为庶民,迁至福建漳州。

紧接着湘王朱柏又被人指控什么伪造宝钞、擅虐杀人、意图谋反等罪名,又被建文帝派遣军队去逮捕他。说是什么请他入京询问,真是如此用得到动用军队吗?用得着让军队伪装成商队去吗?用得着出其不意地包围吗?

朱柏是条汉子,不想被侄子和那些小官吏凌辱,穿好亲王的衣冠,手执弓箭、骑着白马,硬气地选择了与家人们一同自焚宫室而死。

这还没完,齐王朱榑和代王朱桂又被建文帝派人被抓了贬为庶人。罪名是什么不重要,迁至哪里也不重要,因为都不是什么好地方。这些不只是人伦惨剧,还是人间惨剧。这些削藩行动,可谓是相当成功和顺利,建文帝一点情面都没讲。藩王们为何不反抗呢?

原因如下:实力不够;没想过造反;没有正当的理由。关于正当理由,待到朱棣才找到合适的。连续五位藩王的悲惨下场,让无数天下人没反应过,什么情况,侄子杀叔叔?他们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造反?没有吧。

这怎能不败?

两年不到的时间,皇帝五位叔叔落马,自焚的自焚,流放的流放,囚禁的囚禁。当时虽然不是汉朝时那么讲孝道,但建文帝这样做还是很违背礼法和人伦。作为这些藩王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章都没干过这样类似的事,身为侄子的建文帝竟然毫无顾忌地出手。这一削藩先手,让天下人又惊惧又担忧。

建文帝这样暴虐残酷、不讲血缘和规矩地削藩,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让人不禁想:皇帝对自己叔叔都这么狠,何况对我们这些与他没什么关系的大臣子民。

人心、道理,皆不在建文帝,他必败无疑。你看从古到今,那些处罚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藩王的皇帝,哪位不是慎重又慎重的小心翼翼,哪位不是尽量动作小点、少弄几个。你再看看建文帝。我们来捋捋,建文帝做了这么多事,到底要怎样削藩?很简单:将他的藩王叔叔们全部夺权、流放和囚禁。

燕王朱棣不反抗就等死,建文帝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还剩十余位藩王未被建文帝收拾,他们智商在线的话就知道自己该帮燕王朱棣,明着不帮,暗地里帮啊;地方文武官员们呢,心也差不多是向着朱棣的,但采取实际行动也不可能,放放水还是可以的……

建文帝削藩,当时文武百官纷纷上奏,并为他提供了可行的,上中下三策,其中一策更是直指要害,可为何最终会失败?

1398年对于初立不久的大明朝来说,这一年注定是极为不平静的一年。先是大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章于6月24日驾崩于应天皇宫,后就是新皇朱允炆登基成为了大明朝的第二任统治者。“先皇去世,新皇登基”按理说并不稀奇,但是稀奇的就是登基的不是朱元章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虽然此时的朱元章诸子虽然碍于朱元章临死前的遗诏,暂时都老老实实的奉自己的侄子为君,如此大明朝表明上也极为平静的完成了皇位的新老交替,但是似乎谁都知道在这平静的表面下早已开始酝酿着一个巨大的风暴。

而这一次大风暴最终也在数月后随着周王朱橚“复召还京,锢之”的旨意后开始在大明朝全面爆发。归其原因在于刚登基数月不到的朱允炆深感自己的这些叔叔们极为不可靠,长期以往必然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甚至会引起如同西汉七国之乱那样的祸事,最终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开始着手削藩。而随着周王朱橚的下马,紧接着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和岷王朱楩先后落马。

可是正当朱允炆准备对藩王中实力最强大的燕王朱棣动手的时候,不过却由于时任北平都司张信的泄密,朱棣在朱允炆未对其动手前就率先起兵造反,且为了名正言顺,朱棣就以朱元章当年所编着的《皇明祖训》中的“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为理由向建文帝发难,最终的结果就是1402年朱棣攻进北京,后登基称帝,而朱允炆则下落不明。

当然众所周知朱允炆本不会输,在当时以全国之力去攻打一个藩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易如反掌的,但是朱允炆却偏偏输了,为此其结局不免让人唏嘘。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当年在朱允炆决定削藩之时,在朝廷上除了有黄子澄和齐泰建议的武力削藩的计策外,还有着其他大臣建议的其他计策,可以说如果当年朱允炆不采用黄子澄的建议,而是采用其他大臣所建议的计策,或许朱允炆就不会输。那么在当时朝中大臣在削藩上到底给了朱允炆什么建议呢?

武力削藩,实际上也最容易引起动乱。

具体可以参照西晋的八王之乱。

这个计策是方孝孺、黄子澄和齐泰等所提出的,他们力主以绝对的武力去解决藩王之祸,务求一劳永逸彻底的解决藩王的问题。而这种方桉朱允炆在未登基之前就早已知晓,当年朱允炆还是皇长孙的时候就已经意识藩王的威胁,所以他曾经问过黄子澄“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那个时候黄子澄就给出了答桉,那就是以绝对的武力来迫使藩王就犯。

当然在提出这个方桉的时候,他们还会提出了之后的选择,那就是用武力迫使藩王就范后,该如何对待他们,这时候黄子澄就提出一是彻底的废除藩封诸王,二就是减少他们的政治和军事大权,而最后朱允炆选择了第一种,那就是彻底的废除藩封诸王。其实可以说这个计策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毕竟在当时整个大明的实力是远远强于各地的藩王的,再加上当时所有全国的兵权都在朱允炆一人手中,所以以绝对的武力来迫使藩王交出手中的权利,这样的确能做到一劳永逸。

但是这个计策虽没有问题,却在执行这个计策的人上出现了问题,在当时作为这个计策执行的最高决策者,朱允炆、黄子澄、齐泰等人没有一个是有军事背景,他们就是一个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可以说他们只会读着之乎者也,在军事上他们一窍不通,能做到也就是纸上谈兵。正如《剑桥中国明代史》一书中说到“他们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再加上当年的明廷经过朱元章血腥的清洗早就没有什么真正会打战的将军了,而这从朱允炆派一个已经退休的太祖时期的,且能力并不突出的老臣耿炳文去率领明军攻打朱棣就可见一斑了。

再加上当时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内部也早已有了裂痕,根本就做不到齐心协力,而且黄子澄这人也毫无识人之明。在当时耿炳文被朱棣打败后,朱允炆询问他们二人谁适合带兵时,《明史》载“子澄荐曹国公李景隆代将,泰极言不可。子澄不听,卒命景隆将。”李景隆是谁啊?正如朱棣当年评价他所说“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简单的说他就是一个胡作非为,混吃等死的公子爷,黄子澄居然推荐他为将,可想而知他的眼光有多差,而在当时齐泰也知道这个人不行,并极力阻止,但是黄子澄就是不听,一意孤行,最终李景隆还是做了大明军的统帅,之后也难怪朱棣在听到这个人做大帅的时候,他会大喜的说出“昔汉高止能将十万,景隆何才,其众适足为吾资也”这样的话。

而最终也正如朱棣所说,李景隆这人将朱允炆一朝最后的精锐全部消耗殆尽,而朱棣也得以顺利的进入了南京。此外,最为重要的是朱允炆一开始实施武力削藩的目标就错了。按理说即使你真要武力削藩也是先出其不意的干掉实力最强大的那个,但是实际上朱允炆没有这么做,他不是去先干掉燕王,而是先将那些实力不强的藩王干掉,比如周王、代王等,说实话这些藩王根本就不足为俱,可是朱允炆却恰恰先将这些不足为俱的藩王先干掉,而这无疑就是打草惊蛇,最终让朱棣察觉到朱允炆的削藩的用意,并也给了朱棣反应的时间,而就是如此最终朱允炆败了。

这个计策说白了就是采用西汉武帝时期所采用的削藩政策,也就是“推恩令”,正如《治安策》所说“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其具体的方法就是“让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

简单的说就是要求藩王在自己的子嗣成年后,必须要将封地同时分封给诸子,借此来达到朱允炆一朝来实现削弱藩王势力的目的。这条计策是建文大臣高巍所提的,据《明史》载“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其实这个计策是当时最稳妥的,也是最安全的做法。采用这个计策朱允炆不需要动兵,也不需要耗费任何的军费,亦不用背上屠杀骨肉的骂名,就可以达到削藩的目的。可以说利用推恩来分裂藩王,对朱允炆的名声没有任何的影响,甚至还可能会赢得仁政的称赞,当年的汉武帝在实施推恩令的时候,就是如此,没有得到任何的骂名,却赢得了仁政之名。但是无奈的是这条计策耗时太久,要知道在汉朝即使如同武帝这样的英主也是用了足足数十年的时间才完全消除了诸侯的威胁,而且这项政策还是在平定了七国之乱,消灭那些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之后才开始实施的。

而在朱允炆一朝藩王的实力在没有受到削弱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再加上当时的藩王子嗣几乎没有几个是成年的,要知道作为长孙的朱允炆当时也才21岁,那么其他的藩王自然就更小了,所以说真要完全的对全国实施这项政策恐怕得等数十年,而在这数十年的时间里你认为那些藩王就不知道反抗吗?藩王对于明朝来说危害本来就大,如果还要再等待数十年,恐怕那个时候藩王早就不是朱允炆想动的就动的了的。再加上实施之后还要等数十年,且在不出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完全的达到削藩的目的,而这对于当时急于想要一次性的解决掉藩王之乱的朱允炆来说无疑是不被允许的,也就是如此最终朱允炆否定了这个计策。

徙地削藩,实际上是非常可行的。

这个简单的说就是时任户部右侍郎卓敬在“曲线削藩”的基础上所再补充的内容,据《明史.列传第三十一》载“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也就是说在当时卓敬建议在实施推恩令的同时,在分封藩王的时候,北地的藩王子嗣要分封在南方,而南方的藩王子嗣则分封北方,以此来瓦解各地藩王对于本地的控制权,借此就能达到完全掌控各地藩王的目的,这样在日后朝廷对藩王要下手将更加的容易,可以说之后不出数年藩王之祸,自然就迎刃而解。

只能说此计不可谓不毒,如果真的这么实施下去,恐怕数十年之内藩王之祸真的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卓敬在提出这个计策的时候,还特意说了这么一句话“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夫将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可为者,势也。势非至刚莫能断,几非至明莫能察。”可以说在那个时候卓敬就有先见之明就看到削藩的关键就在于燕王朱棣的身上,所以他就特别提醒朱允炆,说如果要削藩则一定要先对朱棣下手,先将他徙封到南昌,只有这样他才好控制,也只有这样削藩才能继续进行下去,而不会再出现过大的问题。

可是最终朱允炆因畏惧于朱棣的勇武,再加上他本人也很软弱,这条计策也最终还是没被朱允炆采纳。试想看如果当年朱允炆能够采纳这个计策,恐怕也就没有日后的“靖难之役”啦。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三条计策都是在有绝对的武力后才可实现的,但是事实上在当时的朱允炆一朝即使被朱元章清洗了那么多能打战的将领,它的实力还是依然大大的强于那些藩王的,毕竟藩王只有一地或一城,而朱允炆却是拥有整个天下的。试想如果当年的朱允炆不是那么的心急,对削藩之事做的不是那么的明显,依靠“曲线削藩”和“徙地削藩”这两条计策,然后如同温水煮青蛙式的慢慢耗死这些藩王,朱允炆的削藩绝对是可以成功的。

可以说如果这两条计策被采纳,那些藩王绝对没有任何谋反的理由,毕竟藩王本就是皇帝所封,想怎么封就怎么封,想把你封在哪里就封在哪里,你没有任何的借口可以去反驳。但是可惜的是建文帝最终却选了一个下下策,那就是直接用武力逼迫这些藩王们交出手中的权力,并强制性的将他们废为庶人,更甚者还逼死了湘王朱柏,要知道这些可都是朱允炆的叔叔啊。而他这般做,最终只会给人落下口实,也最终给了朱棣向他开战的借口,可以说从那刻起朱允炆就在道义上失去了先机。

不过如果此时的朱允炆如果能一直就这样的狠下去倒也未尝不可,只是无奈的是建文帝实在太书生气,他手底下的那些黄子澄、齐泰等重臣又都是一些只会纸上谈兵的文臣,再加上建文帝本来又是极为优柔寡断之人,最终他一次又一次的错失消灭朱棣的机会,直至让朱棣彻底反盘,并夺走了他的天下。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相之王 星汉灿烂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我有一剑
相关推荐:暗糖难防数据狂灾鬼魂收购师宠婚之暖妻嫁到修仙掌门人系统摊牌了,我就是一位至高神鬼岛夺宝末日献祭录全民修仙:证道成圣修真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