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上回说到,高文化不仅要举出例子说明“《周易》的不幸、《十翼》的罪过”这种颠覆传统思想的依据,还要死认为应该把五行分出个阴阳。孔子心下不悦,周公却认为还是听他怎么说为好。

只听高文化缓缓开口道,对于孔兄的意见我基本是赞同的,但关于不让分阴阳,我实在不敢苟同,我是这么想的,说出来咱们讨论一下。打个比方说,中医,我对中医不甚了解,算是道听途说吧,中医上认为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临床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病情,它都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说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明确说道:“善问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所以在临床辨证中,首要的即是分清阴阳,这样才能抓住疾病本质。在阴阳可分原则地指导下,大则可以概括整个病症,即阴症或阳症;小则可分析四诊,即:望、闻、问、切中的每个具体脉相、色泽、声息等。《黄帝内经》把浮脉、数脉、大脉、滑脉等归属为阳,沉脉、迟脉、小脉、涩脉等归属于阴。在望诊上,色泽鲜明者为阳,晦暗者为阴。在闻诊方面,则把语音洪亮的归为阳,低微无力的归为阴。所以无论望、闻、问、切,都莫不以先别阴阳为首务,而调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则是《黄帝内经》治疗的基本原则。这应该算是关于明辨阴阳重要性的一个基本依据。人体小宇宙,当人体出现病变时都要先分阴阳,然后再采取施治措施,你能说划分阴阳在中医上不重要?你能说划分阴阳在宇宙中不重要?当人体正常时,我们更要分清阴阳,以得到无病防病的目的,也叫做养生吧。所以认识人体从辨清阴阳为基础,无病可养生,有病可对症施治。我们再说《黄帝内经》这本中医宝典成书的时间,学术上分为三种说法,一是远古时期黄帝所作,理由就是没理由,《黄帝内经》不是黄帝作难道是别的什么人?这当然是开玩笑了,有人假借黄帝的名义与岐伯对话,一不留神成中医奠基之作。既然奠基,必然很古老。这也是说不清的事。二是周朝时期和《周礼》同期,理由是两者有很多相同之处,可以说明两者是同一时代、同一思想体系的作品。三是西汉时期,原因有点我不太相信,就不说了,所以我的观点偏重于前两者。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都说明《黄帝内经》这本中医宝典成书或早于《周易》,或与《周易》同期,认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说法,是片面夸大了《易经》的作用,应该是孙思邈老先生的误解。说实在话,《周易》和《黄帝内经》谁影响谁还真不一定呢?这又可以印证前面我提到的五行阴阳学说或早于《周易》或与《周易》同期的说法。所以只有分清阴阳,方可领会中医要旨;只有辨明五行之阴阳属性,方可明天地宇宙之生发变化本义,这是我的基本思路。

高文化稍停,看两位的表情,不知所以然。他也就继续他的陈述。

再说“《周易》的不幸、《十翼》的罪过”。比如《说卦传》有“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本来吗,“立天之道,曰阴曰阳”这没什么错,但为什么顺藤摸瓜摸出个“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呢?这完全是《说卦传》作者打者《周易》的旗号,宣传儒家自己的伦理纲常,把人都束缚在仁义的框框里,自己和自己的老板好去做偷鸡摸狗的事,这不是故意在愚弄世人吗?所以老子才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呀。”

高文化看看周公,一脸的肃穆。再看孔子,脸黑红黑红的。高文化继续说到,再比如……

孔子赶紧摆摆手,打断了高文化,说道,你的思想很超前,你的意思我们也了解了。你是执意要不分出个阴阳不罢休,这点我们可以再讨论。至于《十翼》的功与过,我想是有它的不足的地方,但它更大的作用其实也是不言而喻的。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应该向前看,不能老盯着老祖宗那点东西不放,你说是不是?孔子说着看看周公,想让周公也参与进来。周公却没有孔子那么紧张,他很喜欢小高这年青人,有思想,思想有深度;有角度,角度很特别。既有宏观看法,也有微观考量。只听周公说到,还是让小高继续说下去吧。

高文化看孔兄似有不悦,但周兄很愿意听,所以就折中了一下,把刚才的话题转了个方向,不再举例说《十翼》的不是,但中心没离开儒家理论。只听高文化继续说道,“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根本,劝人向善,忠义报国,这无可厚非,这应该是一个人的内动力,真能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理论上实现社会大同应该是说得通的,但从历史上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倡导君子,小人却满天飞,伪君子层出不穷,很值得思考呀。

孔子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自己只看好善的一面,教导人们一心向善,但结果却是伪君子一大堆。只听高文化又说道,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吗?因为从善恶而论,善为阳,恶为阴,既然“独阴不生,孤阳不长”,那么就不要试图消灭恶,恶是消灭不了的,恶人是铲除不完的。不仅消灭不了,而且“反者道之动”,这是老子说的话,相当于说恶之存在是善趋于完美的条件。想消灭恶,那简直是大错特错了。所以宣传“除暴安良”是多么幼稚可笑呀,“惩恶扬善”可以,“除暴安良”万万不可,只能让善和恶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社会才能相对稳定发展,充满生机。

高文化顿了顿,继续说道,说句实在话,不仅《十翼》在这方面走了邪路,而且《周易》在这方面也多存在不足。孔子一听,真是哭笑不得,批了《十翼》批《周易》,在他心里就没有什么是对的了。周公一听,甚是惊奇,就问,《周易》存在什么不足呢?

开始我也以为是《十翼》误导了《周易》,其实《周易》里就已经开始了儒家学说的苗头,比如:君子,大人、小人的称谓,我不知道周公当时是怎样定义这三个词的,从我们现在来看,其实从《周易》开始,就已经开始了中国传统道德的萌芽,在《周易》里出现这三个词汇的次数分别是君子14次,大人1次,小人10次,可以这么理解,从《周易》开始,就开启了中华传统道德的说教,儒家秉承他的衣钵,亦步亦趋走到现在。思想架构虽好,但难以驾驭人性;单纯劝说教化,难以实现大同。

孔子问道,为什么难以实现大同?

高文化说,很简单,没有制约机制。教化是柔弱的,属阴,孤阴不生,需要配以阳。阳是什么,阳就是制约机制。

周公插话道,国家制度、法律不就是制约机制吗?怎么能说没有呢?

高文化说,你说的很对,古代有句名言,叫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听听,王子犯法都得与平民百姓一样受到制裁,多公平呀!但是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国王犯法怎么办?不能把所有人置于法律的制约之下,正是古代国家制度和所谓法的缺憾。事实证明,正是这一缺失,导致了特权的滋生和膨胀。

孔子一脸的不以为然,反驳到,你是指天子犯法也要与庶民同罪吗?天子怎么会犯法呢?法就是天子让制定的,天子怎么可能去犯法?你是不是说天也会犯法,天也要……

打住、打住,孔兄,不要激动。高文化用了一个暂停的手势,打断了孔子的话,然后说道,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什么天子不天子的?都是人,你真以为古代皇帝是天的儿子呀?不要再自欺欺人了,糊弄了别人不要最后把自己也糊弄了。

周公也赶紧劝说孔子,你看你这个老头,这么大年龄了怎么还这么沉不住气?小高说的多好!快听听小高的高论。周公半开玩笑地说。

孔子也发觉自己失态了,真是的,怎么这么沉不住气?这也是孔子呀,善恶分明,疾恶如仇,原则性非常强。怪不得高文化一提到天子犯法如何如何,他就受不了,他怎么可能相信天子会犯法?他把天子太神圣化了,就象圣人一样,有一点瑕疵那就不叫圣人,圣人绝对是白璧无瑕、清清爽爽的。这是孔子的历史悲剧呀。咱不管他了,让他好好反省吧。

高文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要不咱今天就到这儿吧。时间也不早了。咱们喝酒去?

周公看看外面,天色也渐渐暗下来了。假装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坏了,把一个重要事情忘记了。又对着孔子说道,你不是还要去超市里买那什么的吗?一边说着还一边示意孔子。孔子也假装好像忽然想起来了,赶紧说,噢,对对对,你看看,真是的,谈的太投机了,竟把这事跟忘了。时候不早了,也不要耽搁小高了,咱先告辞吧,改日再谈。

高文化是真心想给两位老先生一起喝喝酒,但是两人执意不从,就只好又客气一番,又问了住处,相约明日再聚。才将两人送出大门。明日会有什么约定?是继续原有的话题还是另有安排?请看下回。(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有一剑 星汉灿烂 人族镇守使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修罗武神 陆地键仙 从长津湖开始 万相之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从木叶开始逃亡
相关推荐:大宋杨门三国之杨门崛起史上最牛村长铁血战兵今天异世界依然混乱玄幻:让你当殿主,全飞升了荒古战纪硬核小兵马贼之王死神之千年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