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上回说到周公孔子和高文化在一起说到酣处,高文化情不自禁要以酒助兴,孔子赶忙摆手,说道,不妥,不妥,初次相识,怎好以酒讨饶?君子之交淡如水,有茶助兴,已经很高兴了。再说了,年龄都大了,血压都高,还是不要麻烦的好。

高文化哈哈大笑道,你别说,你孔兄还真有点孔老夫子的酸劲。现在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酒已经不是什么奢侈品了,想喝就喝两杯,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再者说了,以酒助兴,古亦有之,我们也不算是独创,算是向古圣先贤学习吧。然后高文化朝周公说道,周兄你说呢?

其实孔子不想喝是怕露出破绽,周公也有这个担心,自己毕竟不是没事来交朋友的,但高文化一片诚心,也不好违逆了他的好意。看得出这是个实在豪爽之人,不像那些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后的货色,开始说的好听加动听,只为有求与你。等觉得你没用了,就冷若冰霜或一脚踢开。但是目前该如何化解眼前的尴尬呢?其实现在离晚饭还早,高文化是有点操之过急了。所以周公就很高兴地说,喝酒不着急,我们刚说开了头,正在兴头上,不妨多说会话。孔兄说得也对,初次见面,有茶就好,再说确实身体也吃不消。胆固醇、高血脂一直都困扰着我们,不比你年青啊。所以心意领了。我们还是清谈吧,有什么说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比跟领导汇报工作,你说呢?

高文化看看时间,才四点,确实为时尚早,自己是有些操之过急了。看来两位客人不是客气,两人年龄少说也小七十了,还真不能勉强。想到这儿,高文化不无尴尬地笑了笑,算是同意了。清谈就清谈吧。

孔子趁机就接着刚才的话题往下说了起来。其实阴阳与五行的关系没有必要那么死较真。为什么呢?这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的概括和说明,不像术数运算,一是一,二是二,这其实就是模糊理论。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本身就莫衷一是,伏羲老祖宗画卦,天南地北定下乾坤。周文王“乾坤退居,六子用事”,你说谁说的对?后代看卦以谁为准?这本身就是矛盾。而且不管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共用一套八八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如果较真,可真的就没法解释了。况且八卦取象又是那么的复杂和难以统一,一直都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变化着,随着社会和自然现象的发展而发展着。伏羲画卦时,有雾霾吗?文王做卦辞、爻辞时有原子弹吗?你说谁说的对?但如果你理解了,比如:先天八卦讲对峙,即: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并且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诸如这些对立统一的道理;还理解了后天八卦讲流行,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你就会自己选择何时用先天八卦,何时用后天八卦。若能将先后天八卦合二为一,借后天养先天,以先天化后天,那么你就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了。真正的知识是领会,不是死记硬背的。

孔子一席话,让高文化似有所悟。对呀,何必死钻那个牛角尖呢?古往今来,有多少知识是一语能说破的?说破了便失去了神秘,便不再有吸引力。所以还是保持一份神秘吧。当然神秘不是糊涂,皆在意中也。周公对孔子刚才的解释也很满意,微笑着点了点头。孔子得到周公的首肯,喜不自胜,所以忍不住就要多说几句。

其实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有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判断,一个叫真值判断,是对事物本身规律的判断。它告诉人们的结论是怎样去做;另一种叫价值判断,是对事物与人自身关系的判断,或者说是事物对人们有何意义的判断。它告诉人们的结论是应不应该去做,做了是吉还是凶。《周易》做为预测吉凶之书,其主要思维取向是后者。它判断事物的吉凶,告诉人们此时此地应不应该行动,但不告诉人们怎样行动。所以,卦爻辞里经常出现“勿用有攸往”的话,而没有“何以有攸往”。可见,八卦成书,重点在价值取向,它的意义在于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相关,而不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科学地认识事物应该交给科学家或社会学家,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当然就是一人一事面前何去何从,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多把《周易》做为卜筮之书的缘故。八卦以价值为中心而形成价值体系,反映着中国传统的思维取向,这种思维取向就是因人而发,因人事而发,因人的需要而发,因人的利益而发,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孔子这一段话,真是与时俱进,完全不象个老学究,倒象是个人文学教授了,他能纵横古今,把古代学术与时下理论结合起来,畅谈《周易》之社会价值,看来孔子还是有两把刷的,不像印象中的酸腐文人,只会之乎者也。高文化两眼圆睁,有点听傻了,心想这孔兄以前是做啥的?怎么这么利害?他不知道利害的还在后头呢。只见孔子说完这段话,轻轻端起茶杯,轻啜一小口,然后继续说道,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区别,关键看谁去看。科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却能从卜辞和爻辞中分析出周人的思维角度和思考方法,归纳总结后供人们学习和借鉴,这就把《周易》的功用向更高层面引伸了,这应该是《周易》的普适价值。比如儒家更多的是在人事方面发挥,形成儒家特有的文化现象。

孔子最后把自己的儒家思想缀在了末尾,以示其出处和无可辩驳,这也算是孔子的小聪明吧。当然我是这么猜测,也许孔子老先生完全是就事论事,说的全部是心理话,根本没有这种私心杂念。所以这是小可我的狭隘了。周公对此也非常满意,他对孔子的概括感到高兴。孔子一席话既概括了现象,又表明了地位和作用,对正确认识《周易》有很大的帮助。也许能让世人更清晰地了解《周易》,但是对世上流传的《十翼》,不知道孔子是怎么个态度。所以周公就有意想试探一下孔子。只听周公说到,孔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其实我觉得《周易》也就是一本预测吉凶的占卜之书,周人那时不象现代人对自然现象认识的这么多、这么透彻。那时候对自然现象认识还很少,感觉很神秘,对人类自己的处境又很担心,因为人在自然面前只能顺从,听天由命,所以就要总结经验,想预测未来,把握吉凶。至于后人从卦爻辞中又总结出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想来应该是后人了解古人的一种方法,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当然更好,但不见得周人就怎样怎样伟大,怎样怎样比现在人还厉害。好比《红楼梦》,红学会那些学究们从中分析出那么多厉害的东西,难道都是曹雪芹预先设计好的?曹雪芹跟你红学会的人说了?还是跟别的人说了?所以我认为附会的多,不见得分析得就附合实际情况。但是有些属于作者没有想到,可能会从他的思路中表现出来,被后人研究出来后说成是他的精心设计,这种情况也会有。总之对前人作品的分析应该尽量务实一些,不能有意夸大或缩小。究竟谁说的对,也不能过于较真,对后人来说都是可借鉴参考的就足够了。我倒觉得是《十翼》比较厉害,真如后人所说,像是给《周易》插上了翅膀,让《周易》变得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终于飞翔了起来。周公说吧,看着孔子,看他如何反应。

孔子受到周公表扬有点飘飘然,看着周公一脸的赞许,心花怒放。再看高文化,似有不悦,眉毛越拧越紧,简直就拧成疙瘩了。周公和孔子两人对视了一下眼光,心说这是怎么回事呢?刚才的表情可不是这样。本来周公是想听孔子的意见的,没想到,孔子还没做出反应,高文化先开口了。我不同意周兄的说法,其实我觉得《十翼》恰恰是束缚了《周易》的发挥和发展。本来《周易》涉及范围很广,但经《十易》解释注解后,反而把他的范围缩小了,而在人事方面却肆意引伸,直至把《周易》曲解,这应该是“《周易》的不幸、《十翼》的罪过”了。再者,我反复思考,觉得还是要把五行分出阴阳才好。

孔子听罢,心里长叹一声,完了,这双度先生钻进牛角尖是出不来了。但他嘴上没这么说,而是若有所思后,很有兴趣地问高文化,噢?如此说来,你能举出一二例来说明吗?

高文化说,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高文化能举出什么例子来颠覆传统说法,为什么他开始赞同孔子的五行不必分阴阳,后来又要坚持把五行分出阴阳呢?请看下回。(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有一剑 星汉灿烂 人族镇守使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修罗武神 陆地键仙 从长津湖开始 万相之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从木叶开始逃亡
相关推荐:大宋杨门三国之杨门崛起史上最牛村长铁血战兵今天异世界依然混乱玄幻:让你当殿主,全飞升了荒古战纪硬核小兵马贼之王死神之千年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