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崇祯十五年的松山大战中,当时吴三桂自松山突围,他凭着在战争中养成的狼一般对危险的直觉,还有和清虏交手十几年的经验,放弃了走小路的计划,而选择了从大路突围。果然,在大路上他没有碰到八旗军的主力阻击,再加上他身边那一千自小培养有着极强悍战斗力的吴家军,沿路不断击败前来拦截的清虏,接连冲破数道防线。就在将要突出重围的时候,他撞到了清虏主帅的营地,看见了前面路上的黄色伞盖和大片的帐篷以及黄旗、白旗旗号,而为首的两人正是皇太极和多尔衮。
双方在那一阵短暂的对视中,都清楚地看见了对方眼中的惊诧、杀气和沉着。吴三桂停顿了一阵,终于开始纵兵冲杀,对方没有接战,而是让开一条路让他们冲了过去,吴三桂于是顺利地穿营而过,他也没有乘机孤注一掷,试图去击杀这两个满洲首领。
吴三桂纵兵冲杀原本就是为了突围,但对方主动让出一条路,这却是他当时完全没有意料到的。
后来想起来,双方没有在那里进行对决的原因是一样的。首先是因为双方表现出来的那份沉着镇定和浓烈的杀意,所以虽然吴三桂的人马不多,皇太极和多尔衮却都没把握在兵力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可以从吴三桂的临死一击下全身而退或者战胜对手,因此他俩都不想在这种情况之下做生死之战,同时做为将要获得胜利的一方,更不必以主帅去和敌方的偏将做生死之搏。而当时的吴三桂也没有把握以手上这点兵力,歼灭眼前由皇太极、多尔衮统领的满蒙八旗中最精锐的近卫军,而且他也并不清楚周围是否还有其他清虏,如果有,自己又被对手缠上,那么恐怕就会被对方全歼于此。
在对方闪开一条路之后,吴三桂曾经有过一刹那的疑惑和怀疑,而当他冲出包围圈不远奔向宁远的途中,这怀疑和疑惑就变成了无比的后悔。因为他这刻已经可以肯定,当时皇太极和多尔衮的身边就只有那些兵马,绝没有其他援军在近,所以他们才会让开一条路给他。
他刚才完全有机会先尝试消灭他们,不能消灭也一样可以全身而退。
这是他生平最后悔最懊丧的一件事。不过,他在那一阵短暂的对视中知道,多尔衮、皇太极和他其实都是同一种人,都绝不会做自己没把握的事,也不会在有选择的时候,随随便便地孤注一掷押上全部赌注,但一旦捕捉到机会,他们也都绝不会有一丝犹豫,给对手留下一丁点的生机。而且,双方都不乏必要的勇气。
狭路相逢勇者胜,当年要是他不纵兵冲杀而是试图绕开对手或回军的话,恐怕多尔衮和皇太极就会展开全面致命的攻击和追杀,如果这样,他恐怕将不能安然杀出松山,而是命丧于此。
现在,他也许又要和多尔衮比一比勇气、运气和才气了。皇上的圣旨,是要他在心计深沉又彪悍善战的多尔衮眼皮底下,带着三十万百姓撤入山海关内。这样的行动,等于主动暴露出了自己满身的破绽,多尔衮只要随便一捏,就可以轻易掐断自己的生机,更何况这次撤退不但涉及到三十万百姓能否安全撤离,还关系到宁远军三万多将士的生死,这支大明现在唯一的一支有着强大战斗力的部队、大明最后一线希望的存亡与否,因此他才一再严令部下不得泄露撤离的消息,以免这消息过早地被清虏获悉而对宁远采取行动。
吴三桂自小熟读兵法、史书,他知道在中国历史上,类似这样军民混杂大规模撤退的记载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三国时的刘备,他曾经进行过这样的一次行动,只是那却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
东汉建安十三年秋,汉相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荆州,刘备退过襄阳,诸葛亮劝说刘备进攻刘琮,占据荆州,然后可据此抗衡曹操。然而刘备却说:“吾不忍也。” 于是刘备驻马城下,招呼刘琮和他一起撤离,可刘琮因为怕刘备对自己不利,所以没被叫出来,但大群荆州百姓却被叫了出来。他们开始跟着刘备一起撤离,在到达当阳时已经达十余万之众,辎重多达数千辆,日行仅十余里。部下劝刘备放弃百姓,轻兵简行抢先占据江陵,刘备道:“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终于没有放弃百姓。身为三国第一雄才的曹操,当然清楚江陵屯积的大量军资和战船对刘备还有自己的南下行动意味着什么,遂以主力轻军追击。追到襄阳,得知刘备已过,于是又率精骑五千急追,一日一夜急行三百多里,终于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刘备军因军民混杂而毫无作战能力,一接战就大溃,此一战,刘备抛妻弃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突围走,仅以身免。
现在宁远的局面,比之刘备那会不但更恶劣,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当年刘玄德携带的只有十多万百姓,曹操也不过带了五千精锐追击而已。而现在关外的满州八旗军一旦发现宁远军撤离,肯定会全力出击,八旗军主力大约在十一到十三万之间,即使留三万守卫盛京以及其他边界,前来追击的兵力也至少在八万以上,极可能达到十万之众。宁远需要撤退的百姓有三十万之多,但宁远军全部兵力仅三万余,况且明军优势在于火器,守战甚为有利,如果没有防守阵地,野战中笨重而发射缓慢的大炮就几乎失去了作用,完全无法和八旗军来去如风的骑兵抗衡。以三万多步骑混编的宁远军,去和八万到十万且多数是骑兵的八旗军野地浪战,身边还有三十万百姓和无数辎重,可以肯定宁远军将会全军覆灭。
因此,宁远军中有不少将领,包括谋士方献廷在内,都提出只携带宁远军家眷和部分平民撤离,这样一可以对皇上“弃地不弃人”的旨意有个交代,二可以有效减轻负担快速前进,只需三日左右就可安全进入山海关,可以完全避免被清虏追杀。
但是宁远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他们和这里的土地和人有着血与肉、筋和骨一样的关系,他们不但不愿意弃地,更不会将这些百姓弃之不顾。
所以军中便分成了两派,在接到诏书后吴三桂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双方就僵持不下,没有达成任何一致的意见,也没有寻找出两派互相可以妥协的途径。
吴三桂也同样决断不下,因为做这个选择要担负的责任和后果都过于庞大。一面是京师危危可岌,一面是三十多万汉人百姓的身家性命,还有三万多宁远军将吏的生死。这三者,尤其是后两者,其实都取决于多尔衮麾下十多万满清八旗军的动向。
现在,只要他吴三桂有任何一点点不慎的举动,都足够让几十万人因此堕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吴三桂提起桌上的宜兴紫砂提梁壶,斟了一杯茶水呷了一口,然后起身在屋子里踱了几圈,突然停下,大声唤人拿来官服换上了,下令马上召集全部将吏再次会议。
今天已经是三月六日,他已经再没有时间去从容考虑了。从这里到京师正常情况下都至少需要八天,所以他耗不起这个时间,从此刻起,哪怕只是一天,他也耗不起。
必须要在今天决定怎么办,决定这三十万百姓的去留。他,新晋的平西伯、辽东总兵吴三桂,今天必须要做一个决定关外三十万百姓身家性命以及三万多宁远将士生死的选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