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三月六日,钦差提督军务镇守辽东总兵官左都督吴三桂,接到了由锦衣卫和太监们日夜兼程送来的诏书。
崇祯帝在诏书中,令吴三桂放弃宁远卫,全军入关勤王。吴三桂在接到诏书后,还是依然严令部下不得泄露放弃宁远的消息,那些送诏书的使者则被安排在了总兵府的后院,而不是在驿馆。这么做的原因,一个当然是接待的条件会好些,但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诏书的内容被泄露。现在这些太监和锦衣卫正在享受着关外的各色野味,也许还在检视送给他们的貂皮和野山参等等礼物。
吴三桂的义父高起潜是崇祯帝身边最得力的太监之一,但吴三桂对太监和锦衣卫之流却一向不以为然,甚至很看不起,当然,他义父高起潜例外。不过吴三桂对这些人的礼数还是不缺的,应对态度也不亢不卑很得体,同时私下该有的礼物也一样不会少,按照来人的品级官位和重要程度而份量不一。
只是吴三桂从来都不送他们金银,任何人都不,他只送当地土特产。这样一可以避免外臣内交的非议,二不会让那些内臣们贪得无厌胃口越来越大,再者这些礼物也算是珍稀之物价值不菲,拿出去也不会堕了自己的身份。
他知道,那些内臣,尤其是当权的太监们,对金银有着一种固执的迷恋,同时对数目却已经将近麻木,除非数额特别大,不然他们永远不会觉得你送得很多。可当你送过大数额以后,再送小的,那么他们不但会觉得你很不够意思,也许还会对你不满乃至怨愤,最后是敌视。
这些,都是当年义父高起潜在自己正式走上仕途后,扬言送见面礼,把自己叫进内室郑重其事说的一番话中的一部分。这份礼物让他一直受用到现在,并且获益良多,他因此一直很感激这位义父,对这位老于人情世故的的太监义父也有着一份额外的尊重。虽然他知道这位义父一样收受贿赂,在打压宦途对手时毫不留情也不择手段,但吴三桂知道他对自己是真的喜爱,那一番话,正是他驰骋官场多年不倒的心得之一。
现在最令他头疼的,既不是怎么样防止放弃宁远的消息泄露,也不是怎么去招待那些太监和锦衣卫。这些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他相信在关宁铁骑中没有人敢违背他的命令,而交接官场对他来说也是同样游刃有余。在崇祯十六年勤王班师离开北京时,他父亲在北京的家门口,就排出了将近几里长的京师大小官吏甚至宗室的送礼队伍。
现在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难题,是宁远卫的三十万百姓怎么办,这老弱病残、青壮妇孺夹杂的三十万平民,该拿他们怎么办。
皇上在诏书中除了招他入京勤王,着他放弃宁远外,还加封他为平西伯,当然,其他被招入卫的两镇也都同时晋封为伯。这个虽然让他很高兴,但却并不能让他轻松一些,也不能帮助他解决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皇上只是轻轻松松一句话,“弃地不弃人”,不过五个字,写起来轻运手腕顷刻可完。可这五个字对吴三桂来说,就是他自小时起在关外日日要见的那些人。那些每天卖菜卖瓜果给他府中、在他巡视时望着他的眼神中充满敬重的实实在在的人,这样的人足足有三十万之多。而在他们背后,还有整个大明朝百姓和上下官吏乃至皇上的眼睛,他们都在看着他,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清虏自起兵到现在,人口一共只有二十多万,但却有近十万的战斗部队,如果算上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则足有十、七八万的部队。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严重失调的战斗和生活人员比例,那是由于他们历来有蓄奴的习惯。
八旗军上上下下,一般不从事耕作和渔猎之类的生产活动,只负责征战。他们的物资,基本都来自于被他们掳去的汉人、高丽人和其他各部落俘虏的劳作。这些人无论男女全部被充作奴隶,分配给八旗军的将领和士兵,圈起来成了苦力为清人从事生产工作,包括他们的后代,也都将是世世代代的奴隶。同时因为清人要榨取最多的物资,且又不断地有新俘获来的奴隶补充,所以那些奴隶们的饮食起居几乎和牲畜无异,要是病了只能自生自灭,并且还经常被处罚至死,甚至可以因清虏的赌博或者心情不好而被杀死。
吴三桂如果留下关外的百姓,那么这些留下的百姓将毫无疑问地成为八旗军的战利品,就此沦为他们的奴隶。
这等于是吴三桂亲手把他们送上了死亡之路。
这,才是真正的比什么都要重的压力,只要一个失措,他吴三桂将成为一个被大明朝上上下下一起唾弃的罪人。
早在一月廷议调关宁铁骑入关时,兵部尚书张缙彦就提出弃地不弃人的意见,可惜当时群言纷纷,意见不一。崇祯虽然心里极其赞成,却碍于“丧地”的罪名,一直态度暧昧,不能定夺。
现在李自成的大军距离京师大约有一千里,虽然中间还有阳和、宣府、居庸关等重镇,但很难说这些能阻挡李自成多少时间。吴三桂心里清楚得很,这些地方的官吏和将领是不能指望太多的。在大明军中,不要说像周遇吉这样的忠勇双全的将领,连有一个“忠”字的都寥寥无几,全靠发军饷支撑,一旦缺饷,形势就难说得很了。这只要看李自成从西安攻到大同这一路,只仅仅遇到了宁武关一场恶战,可望风而降的关城、将吏却数不胜数就知道了。
宁远距离山海关二百余里,山海关到京师是七百多里,合计大约九百余里,和目前李自成的军队离京师差不多远。如果宁远军没有拖累全速前进的话,骑兵一日行程一百二十里,要是不顾惜马匹和战斗力,一日可急驰两百里以上,这样的话最快只要五、六天就可以抵达京师。
吴三桂见过十几万大军的行动,知道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形,也知道指挥起来有多么复杂。可现在按照皇上的旨意,他将要带上三十万毫无训练根本无法指挥的平民百姓去行军,更不用说其中还有一大半是老弱病残和妇孺,带着这样的三十万人长途跋涉两百多里,他不知道会怎么样。他甚至无法想像出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和场面。
关外的清军很清楚,只要宁远还在明军手上,他们就不能长驱直入进攻山海关,即使绕开宁远和山海关,从蓟州进攻京师,也会被截断归路,或者遭遇来自山海关、京师、山东等各方面的夹击,从而无法长期围攻北京,崇祯元年、十一年、十五年的清兵三次犯京,虽然最远抵达山东兖州一带,但最后都不得不撤出关外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清虏多年来一直在寻求与关外明军主力进行野地决战的机会,可惜都无法得逞,这次如果多尔衮等人知道明军放弃宁远,他们是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全歼吴三桂所部的好机会的。
吴三桂与皇太极、多尔衮交锋多年,可以说知己知彼,谁都清楚对方心里在想点什么,想要玩点什么花样瞒过对手,还真不那么容易。而皇太极死后摄政的多尔衮,比之皇太极更多了一份彪悍和果断,此人骁勇善战心计深沉,是不世出的一个枭雄,吴三桂曾经在近距离见过这两人一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