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王承悻悻地看了萧洪一眼,说道,“原来你早就知道?”
“那倒没有……”萧洪解释道,“我只是以前听过这几个说法,至于那说的是什么,我却并不明白……”
“哦?”王承似乎又来了些兴致,“那么,这个‘驱龙就虎’之法,你是不是也不太明白?”
萧洪点了点头,承认道,自己只能猜出个大概。
这王承又得意地笑了笑,说道:“这个呀,也要从一部经书说起……这部经书呢,名叫《悟真篇》,你可曾听说过?”
萧洪又是摇头。
王承说:“我刚才说过,‘内丹’之药,来自炼丹者体内,而这炼丹所用的丹炉,就是他的身体……而这‘内丹’一派,就是由《悟真篇》而始。
“这部《悟真篇》,专门讲述‘内丹’之法,但是,因为其内容晦涩难懂,所以便有不少后人为其作注。这些注释,按照各自的理解,各有发挥,便形成了清修与阴阳双修两大丹法,后来成为清修派与阴阳双修两大内丹派别……
“而那与阴阳双修有关的内丹丹法,则是始于翁葆光为《悟真篇》作注,写下了三卷《悟真篇注释》……
“在这《悟真篇注释》中,就专门讲解了‘金丹秘旨’,其实也就是修炼‘内丹’的具体过程……”
那王承故意停顿一下,冲着萧洪眨了眨眼睛,然后低声说道:“你刚才说到的‘驱龙就虎’,那其实就是翁葆光的‘内丹’丹法的第一步。这丹法的第一步,就叫做‘炼金丹’,所谓‘驱龙就虎’的意思,就是那炼丹的男子,要主动去与女子结合……
“这‘炼金丹’时,是以‘混元真一之炁’为丹基。所谓‘混元真一之炁’,翁葆光又把它称为‘无名之始炁’或者‘先天之始炁’。‘驱龙就虎’的过程中,经过阴中取阳、阳中取阴、五行颠倒、逆以成丹的过程,只需半个时辰,便可摄得天地未分之时的‘混元真一之炁’,使其在‘玄牝之门’之中,结成一粒黍米大小的‘真一之精’,这便是炼得的‘金丹’……
“而那翁葆光丹法的第二步,叫做‘炼金液还丹’。在这一步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采金丹’,而这‘采金丹’,自然就是阴阳双修法中的极妙之处……”
“好了,好了……”王承还要细说,萧洪却打断了他,“你所说的,我已经大概明白了……我猜,那翁葆光丹法的第三步,自然就是‘炼九转金液大还丹’,对吧?”
“对,对!”王承连连点头道,“这些东西,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你若是一但会意,那自然可以举一反三……现在你明白了这些,再去看看那本《金液还丹印证图》,是不是就明白了许多?”
萧洪听王承说到“举一反三”,说的是那《金液还丹印证图》,但是萧洪想到的却是,袁建功曾经提到的《金丹大旨图》。
那《金丹大旨图》中的“坎离交构之图”,萧洪虽然没有见过,但是那袁建功提到的解释经文,萧洪现在却还记得。
那经文提到,“阴在上,阳下奔,他为主,我为宾”,又说,“采取有时节,颠倒有法度”,结合王承所说的“练金丹”的过程,萧洪又怎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只是,这文中所说的意思,若不是王承如此解释,可真是让人无法参透,正如那“坎离交构之图”解释里所说的,“别有口诀,不著于文”。
萧洪这才明白,袁建功提到《金丹大旨图》的最后一幅图,也就是“还元图”,大笑道,“功夫到此,一句说不得,一句用不着”,仿佛可以用来形容他此刻的感受——这样的丹法,那其中意会的成份,又怎么是言语可以形容的?
那王承见萧洪不说话,以为萧洪还没明白《金液还丹印证图》说的是什么,于是仍是笑着解说道:“那我就再为你指点几句吧……你一定要记住,这炼丹时,所谓——男子为神炉,女子为金鼎……还有,你想想,我刚才给你讲过‘铅汞’与‘抽添’之说……联系这些,你再看看这二十幅图,难道还不明白,这上面说的是什么?”
王承停顿一下,又继续说道:“我见你刚才看这经书中‘警语’一图时,思索良久……你现在再看,那注解写的是什么?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为四海澜。世界到头犹会坏,人生捻指有何欢。成男作女应千变,戴角披毛历万端。不向此生生里悟,此生尽处作么看……’
“要想理解这几句话,其实还有几句诗文,所谓‘有人要问真炉鼎,岂离而今赤肉团’,那说的,便也是这个——修仙之道,怎能离得双修一途?
“还有,‘朱砂鼎,堰月炉,何难寻之有;守一坛,中央釜,惟自己而求’……明白吧,人生但此一次,不以此‘朱砂鼎’、‘堰月炉’,合修阴阳之法,那岂不是枉此一生?……”
这王承说完这番话,便盯着萧洪,看他作何反应。但是原来走在前面的冯天礼,此刻却突然站住了脚步,回头向着萧洪高声说道:“萧道长,我有一件事情,想要问问你……”
萧洪一抬头,这才发现,自己只顾着与王承说话,不知不觉地,已经被那冯天礼落下了好远。二人听到催促,加紧脚步,一连赶上不少距离,这才来到冯天礼面前。
二人还没站定脚步,就听那冯天礼说道:“萧道长,有部经书,名为《悟真篇》,你可曾听说过?”
萧洪听了奇怪,心想,不知怎么这么巧,这冯天礼居然也问起这部经书。
而王承也是神色古怪。萧洪看出他的心思,知道他刚才与自己交谈时,刻意压低了声音,就是怕这冯老道听到。王承此刻的表现,定是在怀疑,那冯天礼听到了他二人的对话。
可是这又怎么可能?
那王承说话时,声音很小,就是有人站在旁边,也未必能听清内容。何况二人故意放慢脚步落在后面,与那冯天礼隔开了几十步的距离!
所以,这冯老道士问起《悟真篇》,那不过只是巧合罢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