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心幽幽地道出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渴望,如果自己的叶哥哥有一天能认出自己,如果他愿意像司马相如那样不嫌弃自己,如果他愿意如果他愿意啊——
水心真的愿意与叶哥哥一起浪迹天涯,过一种超脱红尘的生活;只是,自己会那么幸运吗?叶哥哥啊,你在哪里,你会记得水心吗?你的脑海里,到底还有没有水心湾那只可怜的小乌龟呢?
“司马相如成为汉武帝的文学侍臣后,很受汉武帝的赏识。过了几年,汉武帝派司马相如作为特使前往西蜀,安抚西部的少数民族。司马相如到了西蜀后,很多官员都来到郊外迎接他,县令更是背着弓箭为他开道,临邛的富户也争先恐后的请他吃饭来讨好他。”
智惇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似乎也被水心的话感染了,似乎他也在憧憬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只有爱情,仿若世间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又岂止是世外桃源般浪漫呢?
“不过当时,势利的卓王孙因为女儿和司马相如私奔而大怒,发誓绝不给女儿文君一个钱,现在却后悔自己没有早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哈哈,所以说那个卓王孙最可恶,如果是我,绝对不会原谅他!”
智惇说到这里很自然地想起了自己的身世,对于水心这样的身份肯定会招来多方面的责难,怎么办?如果所有人都不同意,自己会有勇气像卓文君与司马相如那样“私奔”吗?为了这个仙女般的水心姑娘,自己会有勇气吗?
“其实水心也有很多感慨啊,常常在想这爱情究竟是什么东西?到底能保持多久的新鲜和魅力?像故事里说的这样,他们曾经轰轰烈烈过,海誓山盟过,可是据传说,司马相如发迹后,渐渐不思进取,整日周旋在脂粉堆里,甚至萌生想纳妾之意。”
水心回想起自己在现代社会的经历,不由得一阵心寒。所谓人心不古,其实并不是从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才开始的,自古以来那些负心汉们,又何尝不是花心花肠子呢?
唉,爱情,呵呵,真的只是瞬间产生的一种冲动,之于女性或许会越来越深,但之于男性,往往就会越来越淡了,直到移情别恋,悲哀啊……
“确实有这样的传闻,但是卓文君也是一个奇女子,她忍无可忍,就写了一首《白头吟》,并附上了一封书信。司马相如读完这一诗一书后,回忆起当年夫妻恩爱的情景,就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夫妻俩和好如初。”
智惇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水心的表情变化让他有些莫名其妙,难道这个小丫头有过什么痛苦的经历吗?为什么对司马相如后来的转变如此深恶痛绝的样子?但是他打住这个疑惑没有追问下去,然后掷下一颗棋子说道——
“后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就一直是广为流传的千古佳话。尤其是那句传世佳句更让人赞叹: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水心没再言语,而是仍然在考虑什么是爱情这个问题。在现代社会那种快餐式的爱情见得多了,甚至包括婚姻都变成了快餐似的方式,闪电结婚已成为过去式,更流行的是“试婚”。
唉,到底这感情为何物?到底能维系多久?而自己,穿越千年,从人到龟再到人的幻化,又能不能得到这个答案,能不能找寻到爱情的真谛呢?
“水心姑娘,智惇有一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呢?”智惇凝视着水心的眼睛,真的很想了解她的内心世界,以解开她的叹息声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智惇请讲。”水心没有抬眼,目光仍然锁定在棋盘之上,心绪却仍然在古代与现代间穿行。爱是什么?爱会坚持多久?会不会有天长地久的爱情?会不会有海枯石烂的真情?
“三国时代的貂蝉,我想水心姑娘一定听说过吧?故事说,貂蝉非常美丽,使得月亮看见都自惭形秽藏了起来,这就是闭月!古今中外,有权的男人大凡与绝色的美貌佳人搅和在一起,往往被美人弄得身败名裂。但尽管如此,男人仍对美人趋之若鹜,就如饮鸩止渴一般,貂蝉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说明。”
智惇讲到这里自己更加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权利”对于他来说自然是有的,那么如今与面前这个美人,到底会不会发生冲突呢?而这个美人,会不会将自己搅和得身败名裂呢?想着想着,便有些冷汗微微地冒出来——
“智惇想知道,关于这貂蝉和吕布,你认为他们之间是爱情吗?也就是说,在整个计谋中,貂蝉到底有没有爱上过吕布?不知道水心姑娘对这段三国故事,有何高见?智惇愿意领教。”
呵呵,这个智惇,一会儿杨贵妃一会戚夫人,刚刚讲完卓文君,又提到了貂蝉,到底想跟自己探讨什么呢?若说是棋艺,现在讲的可是有些偏离轨道了。不过,既然这个智惇始终遵守着规矩,并没有想“侵犯”自己的意思,那么谈什么内容也无关紧要了……
“水心自小读过《三国演义》,虽然称不算精通,却也略知一二,尤其是对于貂蝉美女的连环计,记忆深刻。”
水心在现代社会时真的读过数遍四大名著,更不要说在影视剧作上看到的貂蝉形象有多少了,那么为了拖延时间,水心动了个小心眼儿,便从头讲起,呵呵,若能讲到天明,自己的“第一个客人”也就可以成功打发掉了——
“记得故事里是这么说的: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东汉末年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一个没落家庭。兵荒马乱时,貂蝉母女流落到了洛阳,被王允收容。
貂蝉到16岁的时候,已长得亭亭玉立,美丽可人。由于长期寄人篱下,养成了一套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本领,再加上生性聪慧,更具有一种善解人意、嘴甜心细、不畏劳累的特质。她不但颇得王夫人的欢心,就连王允本人也对她另眼相看。她在王家的身份介乎小姐与侍婢和歌伎之间。
时值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之际,各地军阀割据混战,时局混乱不堪。朝中董卓杀死皇帝,另立陈留王,只手遮天。自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后,把持朝政的董卓仗着有勇冠三军的吕布做义子更加目空一切,为非作歹,罪恶累累......
有一天,北地招安降士数百人到来,董卓出横门,百官相送。董卓乘机留百官宴饮,却将降士数百人在座前或断其手足,或挖去眼睛,或割掉舌头,或将他们放在大锅中熬煮,极其残暴。
百官战栗失箸,董卓饮食谈笑自若,并说道:我杀歹心的人,有什么可怕的?当时,在场的司徒王允胆战心惊,吓得话也不敢说,大气不敢出……”
“ 又一天,百官正在朝堂议事,突然吕布来到董卓身边,耳语数句。董卓点了点头,吕布来到司空张温身边,一声令下,将张温揪下朝堂。一会儿,侍从用一个血淋淋的盘子把张温的人头献上。董卓杀一儆百,命吕布劝酒,把人头在各人面前……”
智惇微笑点头,这个水心果然饱读读书,能如此畅快地谈古论今,真是有生以来一大快事,于是接住水心的话茬儿,继续演绎那个几乎妇孺皆知的桥段——
“看过,当面威胁百官,说道:汝等人对我孝顺,我不害你们,我是受天保佑的人,害我的人一定会失败。一个大臣就这样无缘无故地被杀了。这就是史上一代奸臣的嚣张啊!
就在那天晚饭后,王允到花园散步,脑子里想着白天的事情,暗暗伤心落泪。他知道要除董卓,就必须先离间他和吕布的关系,否则便是以卵击石。怎么办呢?王允百思不得其法……
这时,他忽然听到在花园的另一端有女子的叹息声,他高抬腿,轻挪步,悄悄走过去,发现是貂蝉。便问道:你有什么伤心事,为何深夜在此长叹,能不能告诉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