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再是智计无双,他也变不出钱来。
王也却是表情轻松,笑着说道:“不必担心,等完成第一轮的产业升级之后,钱就暂时不是问题了。”
等到大量工坊建立起来,财政收入确实会暴增,因此与其授予珍贵的土地,不如直接给钱。
王也又和荀攸商量了一下正兵的大致待遇,正兵虽然不授予土地,但是收入却比府兵要高得多。可以说一人从军,全家吃喝不愁,还能住进大城市里,享受各种隐性的福利和待遇。
不过相应的,正兵需要承担的战斗任务,烈度也比府兵要大得多。
“正兵之上,还有锐士。”
王也口中的锐士,指的正是类似神武军这种拥有特殊番号的王牌作战部队。
拥有系统加持的这些王牌部队,战斗力十分强大,而且是士兵本身越优秀,获得的加持也越高。
王也以前是没得选,只能逮着什么人用什么人,但是他现在只想选择精锐。
然后训练成军,组建真正的国之锐士!
锐士因为数量稀少,而且是真正层层选拔出来的精锐,因此除了给予优渥的待遇之外,还必须要给予荣誉。
王也说道:“各郡各县,府兵的军官必须由退役的锐士出任,而武将也必须是锐士出身。不仅如此,锐士为国效力,当有见官不拜之特权,只跪天地君亲师,不拜朝臣。”
见官不拜!
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实际上,在古代,这等同于是社会阶层的直接晋升,与推行科举之后的秀才待遇几乎相同。
荀攸听完,不由赞叹说道:“此制若立,士卒必奋勇争先,为主上效死矣。
将士用命,不避生死,如此霸业可期。
但办法是好办法,却不宜操之过急。
荀攸心中权衡了一番利弊,向王也建议道:“府兵制和正兵制可以马上着手推行,而锐士,则宜暂缓。须等待府兵制壮大,我军建立不可撼动的权威之时,再去推行。”
任何针对底层的制度调整,都可以称得上是国策,王也魔改过的府兵制,本质上已经和当初秦国的商鞅变法相同了。
同样是打通了一条通往社会底层的阶级晋升渠道,这种变法,势必引来朝野的全然反对,尤其是世家豪族之中,借助独尊儒术而垄断了权贵阶层的士族,更是会倾尽全力来阻止王也。
荀攸本身也算是士族出身,不过他好歹属于开明派,愿意接受一定程度的社会变革,却不见得其他的儒门士人也能如此。
甚至可以说,以人性而言,守旧派才是真正的主流和大多数。
既得利益阶层,绝不可能轻易放弃手中的特权和利益,因此想要推行锐士制度,荀攸认为需要稍微等一等,至少等府兵制的成效出来了,正兵和锐士的团体壮大到一定程度,足以和士族对抗为止。
王也认可了荀攸的建议:“公达所言甚善,就照你的意思办吧。”
大政商议完毕,两人有聊起了眼下的战事。
荀攸笑道:“主上创立府兵制,世家豪族纵有反心,也无能为力矣。”
拥有了土地的府兵,必然自发地凝聚在一起,抱团与世家和豪族对抗。
还是那句话,有恒产者,才有恒心!
而无恒产者,只会沦为贼寇,就算打仗,也是抱着抢一把就走的心态,亦如黄巾军,打着起义的名号反抗统治,最后却是各种抢劫和杀人,变成了一群只知破坏的野兽。
王也也是一脸的轻松加得意:“现在我们只需坐等韦斌败亡,带渑池战事结束,府兵制就可以全面推行了。”
“主上所言极是。”
荀攸趁机拍了拍王也的马屁。
“任务:推行府兵制。”
“任务说明:建立十处军府,征召三万府兵。”
“任务奖励:5w霸道积分,三流武将卡一百张,怒涛(军团技能),《武经七书》,统帅+5。”
怒涛:发动进攻时,自部队+10%战力,并且对进攻型战法拥有额外加成,数值由行军速度决定。
这个军团技能,强就一个字!
不过让王也稍微觉得可惜的是,怒涛不太适合神武军。
神武军虽然也骑马,但其实是以下马步战为主,而怒涛这个军团技能的特性就决定了它最适合的还是骑兵部队,因为骑兵的机动性最强。
算了,可以暂时先攒在手上。
倒是《武经七书》,可以直接刊印,然后作为教材发放下去。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同时也可以说是华夏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
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自宋朝以来,就一直被当做将领必修的《武经七书》,可谓是集中了古代华夏军事著作的精华。
除了《李卫公问对》之外,其余的兵法名著都已经出现,因此王也只是稍微改了一下书名,就将《武经七书》交给荀攸。
本就喜欢研究兵事的荀攸,简直如获至宝:“主上果然学究天人,年纪虽轻,却才华横溢,当真天下无人能及也。”
《武经七书》可是古代兵法的集大成之作,历经多次修改,原本就是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经验,现在王也直接拿出来,荀攸自然是看傻了。
毕竟这种级别的著作,常理而言,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但现在王也就这么突兀地掏了出来,荀攸心中再怎么难以置信,也只能接受现实,把《武经七书》,当成是王也对前人兵法的一次系统性的注解和总结。
这年头很多人都喜欢注解前人所留的兵书战策,因此王也这么做,荀攸一点也不奇怪。
但是王也直接拿出《武经七书》,荀攸却是被吓得不轻,随后心情激动,拿着书中的问题,频繁与王也讨论印证。
王也本身也对军事理论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因此越是讨论,荀攸越是认为《武经七书》就是王也本人所写,心中愈加佩服。
毕竟历史上能征善战的武将很多,可能够留下兵法传世的人,却屈指可数。
尤其是王也现在还不到20岁!
在这个年纪,就身具此等才华和学识者,旷古未有!
荀攸心中越想,越是觉得不可思议,他很好奇,自家的袓上,难道真正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同样的问题,熊耳山上,韦斌也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