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听了内心很满意,但他却委婉点一他一下:“希大,你考虑得很周到,只是那张铁嘴的嘴……”谢希大吓出了一身冷汗,点头道:“卑职该死,把这张铁嘴给忘了。卑职马上派人送黄金万两堵住他的鸟嘴。”
武大郎回乡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县城都轰动了,看热闹的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都想争睹发迹了的武大郎的风采。
前面是传锣开道,“咣咣”地响个不停,后面是鼓队,敲着欢快的鼓点儿,响器之后,是一队飘扬的彩旗,在春风中哗啦啦地响着。旗后面,是一队吹鼓手,喇叭、唢呐、笙、笛、箫,演奏着一支又一支热热闹闹的曲儿,花样不断翻新。吹鼓手后头,就是瀛洲皇帝武大郎,头戴皇冠,身着龙袍,腰佩灵龟剑,足蹬马靴,骑着从瀛洲带回来的大象,煞是威风。武大郎后面是一顶小轿,坐着瀛洲皇后柳叶儿,再后面就是一大帮大宋官员和随从,两边是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前有警车开道,车上有两块大牌子,一块上写:“肃静回避”,一块上写:“衣锦还乡”。后有虎车压阵。那两只吊睛白额大虫拉的鸾车,上缀红花绿柳,下飘金色流苏,在街道上缓慢辘辘而行,最后是数不清的看热闹的观众。浩浩荡荡,前后足有十里路长。武大郎骑在象上,不断地向围观的人们微笑点头,和熟人们招手致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欢欣鼓舞。这支队伍经过县西街、猪市街、紫石街、下瓦子、狮子街,把整个清河县城几乎都转遍了。锣鼓手和吹鼓手看到当年的穷朋友,今天成了邻邦皇帝,也是扬眉吐气,吹得格外卖力。此后一连几天,武大郎回乡之事都成为清河人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人人都在议论着、笑谈着。大宋主流媒体都在显著位置进行了追踪报道。
武大郎在县衙与地方官见面,与各方人士和当地百姓座谈,忙了一整天,晚上到宾馆与武松匆匆见上一面,告诉武松已完全恢复自由,尽管放心就是。武大郎邀武松一起回家看看,武松说:“出家无家,我就不回去了。”武大郎也不勉强,在谢知县的陪同下,来到县西街头自己的房子前,不禁眼前一亮。不仅原先上下两层四间屋粉刷装潢一新,还把西王皇亲的房子也划归武大郎院内,市民小院扩大为豪门大院,还新修了一个门楼,上书“武家大院”四个镏金大字。孙天化、祝宝念、吴典恩、云理守、常峙节、白赉光等均自告奋勇,主动为武公馆打更护院,还推举郓哥儿担任他们的头。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西门大姐、宋蕙莲等抢着在厅上张挂花灯、铺陈绮席,为武大郎接风洗尘。春梅、玉箫、迎春、兰香当年西门庆的四个家乐,在旁弹筝鼓板,弹唱灯词。食烹异品,果献时新。小玉、元宵、小鸾、绣春,都争着为武大郎斟酒。武大郎感慨万千,暗忖:“这谢希大还真会办事。”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武大郎借着酒劲对谢知县道:“希大啊,做这县令,屈才呀,你要好好干,我会向徽宗皇帝保举你的。”谢希大跪谢道:“多谢陛下提携,卑职一定誓死相报。”武大郎看见来安、画童躲躲闪闪,缩手缩脚,不禁又好气,又好笑,骂道:“贼奴才,还不快出来这里伺候,躲个什么劲?贼少打的奴才!”
武大郎借投资建厂为名,在清河县为自己寻了一块风水宝地。早有好事者为其建陵修墓,从长城搬来秦砖,从汉宫运来汉瓦,从泰山移植松柏,从黄河引来活水,众人推举何九为工程总指挥,何九也当仁不让,为武大郎建了豪华之极的地下宫殿。
武大郎的家谱也早已有专家学者为之编纂,原来武大郎的祖宗中不乏帝王将相。
商代国王武丁,少时生活在民间,即位后,重用傅说、甘盘为大臣,力求巩固统治。先后对北方的叿方、土方、鬼方,西方的羌,东方的夷,南方的虎方用兵。对羌曾一次出兵一万三千人以至三万人,对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在位五十九年。
武臣,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陈县(今河南淮阳)人。张楚政权建立后,张耳、陈馀请兵攻赵地,陈胜遂任他为将军,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率军三千攻赵。由白马津(今河南滑县东北)渡黄河,连续攻下赵地十余城,发展到几万人,旋又招降三十余城,进占邯郸。经张耳、陈馀劝说,他自立为赵王,并违抗陈胜命令,拒绝援助周文。后为其部将李良所杀。
武则天,唐高宗后、武周皇帝。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十四岁时被唐太宗选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高宗时复被召为昭仪,永徽三年立为皇后,参预朝政,后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中宗即位,她临朝称制。次年,废中宗,立睿宗。载初元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她开创殿试制度,亲自考试贡士;令九品以上官和百姓可自行荐举;修《姓氏录》,规定五品官都可升入士流。神龙元年中宗复位,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是年冬死。
至于武则天之父武士寻、武则天之侄武承嗣、武三思,以及后来的武元衡,甚至连当朝画家武宗元也赫然列在上面。
武宗元,初名宗道,字总之,河南白波(今河南孟津)人。官虞部员外郎。擅画佛道鬼神,学吴道子,行笔流畅。年十七,曾画北邙山老子庙壁;景德末真宗营建玉清昭应宫,招募画工绘制壁画,中选者百余人,分为二部,武宗元任左部之长。后曾在嵩山、洛阳、许昌等地寺观作壁画。存世作品有描绘道教内容的《朝元仙仗图》。
武大郎的家谱其真实性、科学性是无可置疑的,都有据可考。且夷人都予以肯定。如泡泡国子虚博士的《武氏族谱考》、水深国吴有先生的《瀛洲土皇武植家谱概论》、扁马国孟太奇女士的《武家血统探幽》等权威论著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证。这些书一经出版,即销售一空。各位专家因此都狠赚了一笔。
各种家谱对武大郎身高均讳莫如深,但谢希大主编的《清河县志》有明确记载:“武植,宋仁宗时为清河县令,清政廉洁,人称“武青天”,身长七尺,虎背熊腰,与其弟武松相比,虽不及武松威猛英武,却比武松多了点儒雅风流。人称‘武氏双雄’。”
武大郎身高为七尺,又做过知县,史书确有记载。那后来武大郎怎么变矮、又怎么流落到卖大饼的呢?这里有一段凄惨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