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刚刚结束后的1885年,越南战场和福建水师阵亡官兵的英魂不远,而远在北京的大清朝廷似乎全然没有什么痛苦伤感,依然生活在欢乐中。
仿佛太后那道帘子是“穿越”神器,一隔开,里外就是两个世界、两个时空。
6月,慈禧即发布懿旨勘修“三海”。
“三海”,不是大清朝的黄海东海南海,而是紫禁城城西和西北的南海、中海、北海。当年大清皇帝开凿“三海”,要的是风景,不是海上的霸业。
此时,太后不能亲自看到大清海疆,在北京城看着这“三海”,心里记着海上的安危,也是忧国忧民的表现。
兴修“三海”的工程还在热火朝天,从皇帝到负责的大小官员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太后还嫌不够,又提出要修缮颐和园。
清史记载:光绪十四年二月,“是月,诏修葺颐和园,备皇太后临幸”(《清史稿》)。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与圆明园同时被毁,英法联军干的坏事。
毁了就毁了吧,找强盗算账,咱没本事,但咱有本事重建一个。
老太太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上谕,改清漪园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并下令“殿宇一切,亦量加葺治,以备慈舆临幸”(《清德宗实录》卷二五二)。
列强们,不怕累就再来烧,你能烧我就能建。
再说,老太太为中国操劳了大半辈子,归政后有个颐养之地,倒是说得过去。
——*——*——*——*——*——
当然皇帝家说话十分注意分寸,用词十分讲究,口气太大别把大家吓着,“量加葺治”,就是稍稍地、适当地修理修理。
关键是钱的问题。
钱从哪里来呢?
首要的来源当然是国库中出了。国库存银不够,就把任务下给各口海关,下给各省,途径就是增加税负。
其实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过日子的方式没什么不同,今年的收入不够使,就花今后五年、十年的钱,大清朝也用上了借钱花的招儿,向外洋贷款、向商行借款,用明年、后年以及以后很多年的钱来还嘛。
可惜那时候皇家就盯着那点钱了,眼界不够宽,思想不超前,还没有创造出承包商包工包料、工头垫钱施工这个招数。
其次就是以各种名目,敛财补贴。这个途径很是隐蔽,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全看当权者的创意。我知道一些,比如,针对特殊项目的特殊专项捐税,但实在说不全乎。
第三个,有一部分是各地认捐。象本身就是靠着朝廷发财的各地盐商,不得已还能孝敬一点,一些琢磨升官发财的人,“才”不够但有“财”也可,明里拿出银子或承担相应的建筑材料,借机会换个官当当,这可是正当渠道的“捐输”。
除此之外,平民百姓是没有这份钱,甚至官员们也没有这份热情。工程的事放出风去了,可是两个月,才收到几万两捐款。可见即使是太后家的事,靠自觉自愿的积极性,是不可能的了。
这类事情向来如此,据说以前慈禧要重修圆明园的时候倒出了个骗子,声称认捐所有梁木,“官帽”批下来了,钱没交,人“失联”了,末了还搞出了一桩“公案”,连带摘掉了一批人的顶子。
第四个就是一部分报效银。目标是京官、各衙门、各地督抚将军大员们,人人有份。你这官是朝廷给的,报效朝廷、尽尽孝道是天经地义,光口头上表示不行,要看表现,现在是时候拿出点实际行动了。
这个,有时是暗示有时是明讲,对不识相的,则要动点粗的,到后来,完全成了一种摊派。按清朝官员的工资收入,……这种报效实在是无法抽出,只能从官府小金库、额外的收入、个人的“灰色收入”中吐出一点,反正平时这些也少不了。这纯粹就是逼着大家去贪、去刮,去挤占正常的公务支出给朝廷上“回扣”。拿出来了,缺额怎么办,那就是加紧搜刮压榨吧。有的还是四处借债,然后这任还不上下任接着,一任接一任地还。
所以你花大价钱捐个实职的官,到任后,挽挽袖子,却发现面对的是一个财政大窟窿,这都是极有可能的。
一片乱象。
慈禧强要学习乾隆老爷爷建园子,但此时的景象,怎可与老爷子气象比?上上下下演出的一出出闹剧,已经丢尽大清颜面。
——*——*——*——*——*——
一片热闹之下,不是没有诤臣敢于直言,想泼点凉水。但是……
为一个修园子的事,因当时主管财政的大臣阎敬铭坚决不予拨款修缮,并坚称“无钱”,便被太后怒赐以通俗易懂的国骂——“滚出去”。电视剧《百年共和》中有经典一幕,对此情景描述十分传神:
慈禧(脸色不悦):阎敬铭,你怎么不说话呀?
阎敬铭:话好说,事不好做。
慈禧(粉面现出怒容):这就是说,你阎敬铭还是坚持要将修园子的工程停了?!
阎敬铭(不卑不亢):禀太后,不是臣阎敬铭要停,是银子要停。
慈禧(生气,起):好,好啊,你顶得好啊!我就不信死了张屠户,就要吃连毛猪!你给我滚——
阎敬铭(起立):臣有罪,太后可将臣罢黜问刑,不可叫滚,辱及朝廷制度。
慈禧(很生气):我就说了,滚,滚,滚——
阎敬铭(挣脱前来拖他的太监):臣不滚,臣自会走!
不久,阎敬铭这位有“救时宰相”之称的一代名臣黯然去职。
以上是电视中的情节还原。
真实的历史记载中,还留下老佛爷那句震动青史、响彻云寰的名言“谁让我今日不痛快,我就让他一辈子不痛快。”(“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除此,太后还有一句响亮的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前人的结局就是最好的教育。太后老佛爷的脸一变,谁敢不烧香?
就有一个人没烧香,御史吴兆泰。“十六年,九月,壬午,御史吴兆泰请停颐和园工程”,结果如何?“予严议”——被严肃处理。
从此,消停了。再没人敢站出来了。
——*——*——*——*——*——
围绕这些工程的耗费问题,各家给出了很多研究成果。有多人根据所能留存的资料统计,整个“三海”大修工程的经费总额约为600万两。
这种估算,大抵是不可靠的,缺陷是也无法证明除此之外就没有其它渠道来源,也汇入了“三海”。实际上,除前面所记,“三海”工程基本完工后,还有续修、年修。光续修一项,就达上百万两之多。
但就算是共有600万两,也是一个手面很大的数字了。
还有颐和园呢。那情况就更复杂了,因为实际上从兴修“三海”开始,这边就已经动手了,先是偷偷摸摸地修,后来才光明正大地实施。
各家研究者给出的数据,也多为估算。
比较详尽的,是王道成先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与慈禧太后》(《清史研究》1994年第4期)一文中,根据发现的清代主管皇家工程的专门机构“算房”关于颐和园五十六项工程用工、用料、用银的估算(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预算),共用银三百一十六万六千六百九十九两八钱三分三厘,又依据这五十六项工程,约占颐和园工程的一半以上,进一步推算出,颐和园的修建经费,当在五、六百万两之间。
仍然是估算。
学术界,至今仍未有一个称得上权威的统计数字。说穿了,其实那就是一笔糊涂账。
糊涂账,就没法查了。而且这么大的事,史料还很少有记录。
我在《清史稿》搜寻半天,只发现一条记载:光绪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奕譞面奉懿旨:“著户部自光绪十二年起至二十一年止,于每年内务府经费银六十万两内拨十万两归工程处应用。”照这样看的话,十年,每年十万两,下来才一百万两呢。
可能吗?当然不可能,我自己也不信。
相反,清史倒是经常蹦出太后懿旨要求“勤俭节约”之类的记载。象1888年二月下旨开建,又在十二月下了新旨——“丁酉,懿旨,以水灾停减颐和园工作。”这些类似的情况,不止一次地出现。
有地方闹水灾了,虽然太后高喊减停建园,到底是减,还是停呢?
到了光绪十七年夏四月辛酉,“颐和园蕆工,上奉皇太后临幸自此始。”历时三年两个月的颐和园工程到此始成。
按颐和园浩大的工程量来算,这工期进度还真是十分神速,一刻也没有耽误的。
此后的记录中显示,太后也多次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内帑)帮添着赈济灾民。太后搞工程,只记事、不记账,“太后恩典”倒是数目清楚。象清史也记载着,“十五年四月,懿旨发内帑银十万备山东赈;冬十月丁亥,以江、浙雨水为灾,各拨库储五万,并发内帑五万赈济。”之类的话。
与庞大的工程耗费来比,十万五万的太后“隆恩”,竟然还能说得这么大气!
这点银子,不知道能干点什么。就算全数分给地方灾民手里,肯定也是——抗旱,则不过滴雨,防雨,则不抵片瓦。纯粹就是一个做样子的“形象工程”,带个头罢了。
但“三海工程”、颐和园这样的实体工程,却都是那段时期出来的。不花钱,能吹起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