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闻平红着脸说:“小生不才,一时难以对出下联,请容缓时日,定当面呈答卷。现天时已晚,小姐亦请回府吧。”
公子回到家乡,念念不忘这件事,他虽日夜苦思冥想,也对不出下联。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一晃数年,迎来了元朝的科考。
调任和州知府的姚承久慕西梁山的胜名,利用空隙时间来到西梁山,此时已是红日西沉,他们来到陈桥洲渡口,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副夕阳返照,浪花迭起,红似炉火,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
这时,一老叟驾着一叶通体红色的扁舟,载着行人向岸边驶来。他一面摇桨,一面放声高歌,船靠渡口,行人上了岸,老叟分文不收。
姚承不解,便向老人施礼请教。
老人手捻银须,绘声绘色地讲了几十年前发生的一段佳话。
那是九十年前的故事,南宋大将军,义王范开举驻师当涂,一个夜晚,义王要渡江视察对岸防务,他来到江边时突闻爆竹连天,便问:“今天何日子?”
属下说:“王爷,今天是大年三十。”
“啊?”
范开举淡淡地苦笑了一下,此时义王身边众将都默默地流下泪水。一个王爷,为了保全偏安江南的宋室江山,累的连春节都不知道了。
范开举看着静静的江面,说:“这个时候,我们如何找到渡船呢?”
正在这时,忽见一渔年轻鱼夫驾着一叶渔舟逆水而上。
义王见了喜出望外,大声呼喊道:“渔家,快来渡人!”
年轻人将船荡至近前,说道:“大年三十晚上了,天无月色,难以看清航道,且风大浪险,极不安全。几位将军不如屈驾在小舟上暂过一夜,明早再渡不迟。”
范开举听了便点头称是,便驻在渔夫家一夜。
这是一个极为普通之事,却被义王一直惦记着,后来派人找到了那个渔夫,并把渔夫的儿子带到当涂生活,还为这孩子起了个名字黎
满江,赠送一艘大红船,取名‘满江红’。
这渔夫因此而衣食不愁了,从此开设义王渡,这渡在黎家已经传至四代,近百年;
姚承听完这动人的故事,心情十分激动。
转眼开考之日,庐州各县才子会聚一堂,都想试一试自己的才华。
谁知打开试卷一看,考题出人意料,既不是四书五经内容,也不是策问策对,而是一联别出心裁的下联,要求考生对出上联。
这个考题就是姚承受义王渡的启发而出的,这考题是:“满江喜唱:清平乐,感王恩,舒渔家傲,如醉翁操。智公摆渡苦变甜,满江喜唱满江红。”
考题虽仅有三十二字,却挂了五个词牌的名字,既暗中歌赞了义王渡和清平盛世,又描绘了渔家的喜悦和骄傲。
考生们面对这个考题,个个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
然而,返回和州应试的文闻平翻开试卷先是一愣,继而眉飞色舞。
心中暗道:我曾经为此思前想后,呕心沥血,数年吃不香睡不着。没有想到考题却使我如愿以偿,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他兴奋的奋笔疾书,一挥而就,交了一个头卷。
发榜那天,文闻平名列榜首。
顿时,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四牌坊的文府喜气洋洋。
退休在家的文礼笑脸相迎亲朋好友,却独不见公子了。
文礼吩咐家人找公子去,不料没有了公子的踪影。
文礼见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随即命令上下人等一齐寻找公子。
公子哪去了呢?原来,他得知中榜,就飞马直奔天门山。
当公子来到西梁山,只觉得昔日的情景依旧,只是那块大石头旁多了一座简陋的茅棚,一缕青烟,正从茅棚内飘出。
公子走近茅棚,向里望去,正是年玲手持竹管,向灶内吹火。
文闻平惊喜地喊道:“年玲小姐,小生特来呈交答卷。”
年玲闻声抬头,见是几年前相遇过的书生,淡淡地说道:“一别数年,公子还记得我这位不祥人?多谢!多谢!快请屋里坐。”
文闻平坐定之后,从怀里掏出一个折子,恭敬地递与秦年玲。
秦小姐展开一看,粉面顿时涌上红晕,羞涩地说:“未婚夫去世后,小女子决心不嫁,为了打发那些风流少年,就以这个上联为对子,声言‘谁能对上此联,我便与谁结为夫妻。’几年来,没有一个人上门答对,我也感到十分自在。如今,公子对上了,倒叫奴家不知如何是好?”
文闻平只是抱着男子汉必须一诺千金的理念,执着地对上这联。当时他还年少,根本没有想什么嫁娶之事。
可是,今天听到秦小姐这番话,心里突然一颤:原来,自己这些年的烦恼和不安,其根在此?
文闻平接过年玲的话说:“小生至今尚未婚配,既然如此,实乃天作良缘。”
秦年玲满脸红色,她说:“公子的父母能同意吗?”
“不妨,我的父母乃开明人士。”
“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小生姓文,名坤,字闻年。家父乃原和州知府,现退休在家,母亲乃乌江范氏。”
“相公如若不嫌弃,奴家亦只好践约了。”
文公子高兴地说道:“待我回去禀报家父,不日来花轿迎娶小姐。”
秦小姐一听便点头答应了。
吃了午饭,秦年玲将他送下山,二人又说了一番山誓海盟的话。
临别之际,她触景生情,信口吟了一绝:“山自清清水自流,临歧话别不胜愁。江潮有信传佳讯,但愿郎君早发舟。”
满面春风的文大少爷回到家中,文礼见儿子安然无恙,惊喜地问道:“我儿这半日哪里去了?怎么连招呼也不打一声?”
文少爷便将前前后后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述说了一番。
最后说道:“孩儿此次得中榜首,实乃鬼使神差,天意所为。望父亲准许我迎娶秦小姐。”
文礼闻听,勃然大怒道:“你乃官宦人家的子弟,岂能与那丧夫之妇结为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