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师祖,您老人家千万不要听一面之辞呀,老五之罪件件有人证、物证。”宋策狡辩道。
“住口!”邵武从袖袋里抽出一叠纸,扔到他面前,喝道:“这上面有五位冒名顶替者的证言,你是不是要我把他们全都带来与你对质?”
宋策心里咯噔,慌忙摊开那叠线卷,看完第一页,他就傻了。
“你还有什么说的?”
“要杀要刮,随你们!”
邵武转身望着追随宋策的弟子,温声问道:“他干的这些事,你们知情吗?”
“祖师爷,弟子不知道这些呀。”十多个弟子跪下声明。
还有六个弟子浑身抖成了筛子,宋策叹口气说:“你们别怕,都是我下的命令,罪不该你们。”
六个人扑通一声全部跪下,道:“男子汉大丈夫,我们做了就不该抵赖。”
邵武冷冷地说:“你们算是个男人,但不算大丈夫。因为,大丈夫爱憎分明,峥峥铁骨,而你们则暗中追随宋策陷害师叔、残害师伯。念你们勇于承认,我代表排教宣布:从现在起,你们被清理出去了,从此后,不准你们以排教的身份在江湖中活动。”
六个人一愣,他们惊呆了。
宋策见状,立即喊道:“你们还不感谢师祖大恩?”
六个人赶紧伏地,邵武立即说:“不必了,你们已经不是排教弟子了。”
他转向宋策说道:“念你这些年没有迫害申家老少,而且还资助了你的三师兄和五师弟的家小,这说明你的良知还在。但是,你不该背祖叛宗,投靠外族辱我同胞。你知罪吗?”
“弟子知罪!”到了这个地步,宋策也只能认罪,况且六师祖没有把他批的一文不值,居然还表扬了自己资助师兄师弟的行为,这让他很是感慨。
他伏地说:“六师祖,权利欲望迷住弟子心智十余年,做了对不起师门和祖宗的事。”
“不管你是否真心认错,我不准备废了你武功。只责令你退出排教,退出江湖,重新做人。”
宋策连忙磕头谢过,此时他眼前一花,六师祖已经身形落到几十丈远之外了,所有排教弟子见状都吓的一哆嗦:“这老祖宗太厉害了!”
宋策在弟子帮助下挣扎着爬了起来,这时他耳边响起了传密音:“残暴的元朝不会存在多久,你还是好自为之,别负了你这一身武功和你祖上的英名。”
宋策爬了起来,活动一**体骨,见武功没有丝毫受损。他喃喃自问:“他是怎么解开我的穴道的?”
两世为人的宋策扑通一声跪下,朝着六师祖他们离去的方向连磕三个响头。
宋策全家搬到黄山脚下隐姓埋名,过着乡间郎中生活,因其医术高超,又心地善良,深受当地百姓的好评,直至十二年后邵武率领起义军攻打祁门城,宋策才出山到起义军中当了军医。
铜都城北面峡谷内,申公方率门下弟子和妻儿再拜六师祖。
邵武说:“排教由于内讧,已经分裂了十五年之久,从今天起,你就是排教掌门人,我将在这里教你武功十五天。”
“多谢六师祖。”
邵武将自己会的排教不传之秘,全部传授给了申公方,并亲自送他到南北两个排教总舵,最终统一了排教。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过扬子江,得益于申公方的排教鼎力相助。当然,这是后话。
话说,元武宗这天突然下旨,免了铜都千户侯的职务,封姚承为万户侯,兼知府。
手握重权的姚承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公布了宋策陷害申公方的罪恶行为,并张榜为申公方平反。
庐州知府不愿独子沾上官场,便将遣回老家铜都。
文公子文闻平年方十六岁,少年英俊,才思过人,遵父之命回乡时,租了一只帆船,逆江而上,向老家驶去,船至天门山下,文闻平叫船家靠岸,他举步上岸观赏李太白笔下的天门奇景。
顺着羊肠小道缓步上山,忽闻到一阵哀婉凄楚的箫声。
文公子循声望去,只见一年轻美貌的女子,背倚山石,神情悲凉地吹奏一管铜箫。
公子再向周围看了看,附近并无他人,他好生奇怪,便走到姑娘跟前施礼问道:“请问小姐尊姓芳名,为何一人在这里发此悲声?”
姑娘不理不睬地转过身离去了,公子见状再次施礼道:“小姐有何难言之事,不妨说给小生听听,或许能帮助一二。”
姑娘看他是个书生,言辞又诚恳,便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
原来这姑娘姓秦,其爷爷是南宋御使,看不惯朝庭腐败,辞官来到西梁山下隐居。
秦御史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秦农,秦农也只有一个女,这个女儿就是秦姑娘,取名“年玲”。
年玲姑娘今年十五,不仅长得如花似玉,而且天资聪颖,在父亲的悉心教授下,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无所不精通,成为乡里闻名的才女,慕名登门求亲者络绎不绝,但都被秦农一一婉言拒绝了。
去年,秦农将女儿许给陈桥村的一个孤儿陈望富。
陈公子虽是农家子弟,不通文墨,但为人忠诚老实,勤劳俭朴;而且与秦玲彼此都有情有意,秦农夫妻俩也很喜欢他,就招陈望富为婿,准备在正月十八举办婚礼。
谁想到正在秦陈两家准备婚庆之际,陈望富不小心掉入长江,从此不见踪影。噩耗传来,秦农因悲伤成疾而亡。
年玲痛苦地说:“刚才所奏,乃奴家自制的词:‘千年哀奏,惜分飞,朝中措。盼陈郎归,似昭君怨,贞妇望夫人化石,千岁哀奏千岁调。’”
“小姐命运之悲,催人泪下。”公子说:“小姐作了一首好词,也是一联绝妙的对子!”
公子沉思一番说道:“让小生思考一下,对出你的下联。”
谁知,尽管公子搜尽枯肠也想不出下联。
书童见状说道:“天色已晚,请公子回船吧!”
公子叹口气施礼道:“小姐遭遇,小生深表同情,人死不能复生,理应节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