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章、贵妃娘娘
贵太妃这一病,今年所有嫔妃都不能省亲了。不仅如此,各府里身上有诰封的女眷还要进宫请安,贾母亦带着二太太进宫请安,之后就去凤藻宫里给贵妃娘娘请安。
凤藻宫华美无比,正殿里坐着一位宫装的美妇人,正是二太太的嫡女,贾元春,获封贵妃。
贾母和二太太进来给贵妃娘娘行礼,贵妃连忙让人扶起来,说道:“快免礼,这里只我们娘们在一处说话,不必如此。”
贾母说道:“规矩不可废,娘娘就安心受礼吧。”
贵妃的丫环抱琴原是贾府里的丫环,跟着贵妃进宫伺候的,她扶着贾母坐下,又给二人奉了茶,二太太说道:“娘娘近来身体可好,”
贵妃说:“我还是那个样子,不好不坏的,熬日子罢了。”
贾母听了这话就是一惊,她说:“娘娘甚言!”
贵妃:“祖母不必担心,这里只我们几人,横竖传不出这间屋子去,”
贾母:“虽如此,也请娘娘小心为妙,这宫里边最忌口舌,若被有人心传出去,又是娘娘的不是了。”
二太太问道:“娘娘可是受了什么委屈?”
贾母是经过事的,瞧着贵妃的神态就猜着了一二,她说:“娘娘可是在为大选的事发愁?”
贵妃说:“可不正是愁这个吗,以前在王府里,不过是几个庶妃、侍妾的,如今是遍天下的去选了,”
皇帝去年登基,今年正好是大选之年,各地五品以上官员都可以送女儿进宫参选,早有那些好钻营的拿了银子进宫打点,就等着自家女儿飞上枝头变凤凰呢。皇帝如今正值青年,把女儿嫁进来,若得了雨露承了天恩,得个一男半女的,便是全家全族跟着鸡犬升天了。
贾母也心疼孙女,但皇家有皇家的规矩,三年一大选,一年一小选,若皇帝自己不说免,旁人谁也不敢提,贾母只能安慰贵妃,“皇上只是按着规矩行事,未必有多少心思放在那起子人身上,娘娘要谨言慎行,千万别叫皇上瞧出怨怼之意来。”
二太太说:“娘娘已是贵妃,何须理会那些人,她们进得宫来,不过是个答应、常在的名份,何敢与娘娘争峰。”
贵妃:“名份虽有限,却个个心大,恨不得一朝得了宠就把旁人都踩下去呢,今年才是头一遭,今后每三年一选,总有新人进来,这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贾母叹气道:“以天下供养一人,原是如此的,所幸的是,皇上并不是沉迷女色之人,宫中的几个妃位都给了在潜邸就伺候的老人,再有多少新人来也是无妨。”
听到这话,贵妃到悲伤起来,她说道:“她们自然不怕,宫里现有四个妃子,她们膝下都有了儿女,将来也有个指望,偏我一个是没福气的,若再失了圣心,这日子就再无趣味了。”
贾元春伺候皇帝也些年头了,却一直没有生养,为这个贾府里求医问药的没少想办法,却一直不见效。宫里的女人,若是不能生养,再高份位也只是个空架子。况且元春年纪渐大了,比不得那些新进宫的鲜花儿一样的女孩子,这才趁着祖母和母亲进宫觐见的时候与她们说说。
贾母和二太太互相看了一眼,贾母点了点头,二太太对元春说:“若说起子嗣的事,到有个现成的法子,”
元春闻言一愣,抬起头来细瞧祖母并母亲,见她们二人面容坦然,似是早有计较,于是说:“还请祖母和母亲教导我。”
天下的父母没有不为儿女着想的,贾母并二太太也为元春没有生养的事情发愁,又是大选临近,生怕选出来一二个狐媚子夺了元春的宠,早在家里商量好了对策,这会子由二太太说给元春听。“若是在坊间,这也不叫事,太太做主,给老爷找个人,等生下了孩子,就记在太太的名下,……”
元春说:“此法在宫中却不可行,别说那些个得了脸面的,就是不招人待见的答应、常在,也断不会舍了自己的孩子,谁不盼着生子得继,哪有人把到手的富贵推给旁人的。”
贾母说:“宫里的人与娘娘非亲非故的,自然不乐意,若是咱们自家的女孩,哪有不乐意的。”
元春闻言一惊,细想想祖母并母亲的话也是在理,若真有自家的姐妹生下孩子记在自己名下,自己在这宫里也算是有了依靠。只是,家里那三个妹妹当中,似乎没有合适的人选,去年,元春回府省亲见了迎春三姊妹,虽然是自家人都瞧着好,但也知道迎春性子木讷,惜春年岁还小,探春到是齐全的,可惜没生出个花容月来,进了宫也是不中用,于是元春说:“怕是不相宜。”
二太太说:“我提一个人,娘娘且斟酌着,”见元春点头,二太太又说:“你薛大妹妹就快十六了,正是花儿一样的年季,人也你也见过,性情也是好的,样也是好的,”
元春听了心中顿生疑惑,她早听母亲说过要成就金玉良缘的事,如今怎么又要送薛家表妹进宫了。这话却不好当着老太太的面问出口,只能隐含着问:“薛家表妹的亲事,还没订吗?”
二太太瞧了瞧老太太,不好对元春细讲,只能讪讪地说:“自然要以你为重。”
贾母说:“娘娘无须疑惑,只细琢磨宝丫头是否得宜,旁的事,都有我并你母亲帮你料理。”
初五那天,贾母骂醒了二太太,叫她知道,元春至今没个子嗣,在宫里处境不妙,认真动了送薛宝钗进宫帮衬元春的念头。贾母不怕薛家人不认,那一家三口就没个明白人,又是寄住在贾府里的,三言两语就能哄住他们。况且,贾家给了宝钗这样的前程,他们一家子还有什么不如意的。
元春说:“我听说,薛家表弟犯了事,宝丫头受了连累,被免了入宫待选的身份。”
二太太说:“这些事都好办,只叫琏儿去打点一番便可,娘娘只瞧着宝丫头的样可堪进宫伴驾吗?”
元春省亲那日确是瞧见了宝钗,只是来去匆匆,与自家姐妹尚有许多话没有说尽,又哪有闲功夫理会旁人,于是她说:“远远的瞧了,到也生得齐整。”
二太太大喜,她说:“等下个月,我带了迎丫头她们和宝丫头一起进宫,娘娘不防再仔细瞧瞧,若可用,也算是宝丫头的福分。”
元春忽然想起一事,她问道:“省亲那日,怎么不见姑妈家的林表妹?”
二太太说:“老太太原派了人去接她的,谁承想林丫头那阵子刚好病了,”
元春:“林家族里给林姑父过继的儿子可是叫林粲的?”
“正是呢。”
元春:“还在潜邸的时候,我就听说过他,早知道皇上有位师弟,弃学经商了,不承想如今成了亲戚。林表妹得了这样的哥哥,必是有福气的,比薛家妹妹还要强些。”
元春知道皇帝与林粲亲厚,若能把林黛玉拢在手里,林家兄妹便都是自己的人了,到时候还愁拢不住圣心吗。
老太太是经过见过的,一点就透,但她一直想把黛玉与宝玉凑成一对,于是说:“林丫头打小被我惯坏了,她那个性情怕是进不得宫的。宝丫头到是性子软和,娘娘但凡有个吩咐,她必是遵从的。”
二太太说:“宝丫头又识礼又大方,身子也富态,一看便知是个宜男相,她若进了宫定能帮衬着娘娘。”
二太太觉着林丫头长得尖嘴猴腮,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能不能生养还两说呢,要来何益!但是,当着老太太的面不好贬损林丫头,只能捧着宝丫头些,
元春却更加中意林丫头的出身,说到底,人家有个好哥哥,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元春听着老太太并二太太话里的意思,似是都不愿意送林丫头进宫,也就没有强求,只说:“说起来,我还未见过林家表妹,不知她是个什么模样?”
二太太说:“林丫头身子弱,长年请医延药的。”
老太太说:“若说起林丫头的模样,确是头挑的人才,只是她从小与宝玉养在一处,两个人的情分不比旁人。”
老太太的话说了一半,元春已是明了,只是她不愿轻易放手,于是说:“行与不行的,容后再议吧,只是,若只带着薛家表妹进宫,怕有人看透了,乱嚼舌头,还不如带了林家表妹一同进宫,只当是姐妹们厮见,到没有嫌疑。”
老太太和二太太没话说,只得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