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关于李尼姑的辛酸往事,我暂时只能从李念邦根据她奶奶的口述而整理出来的故事中大致知道这么多。毋庸置疑,如果不是亲耳听奶奶讲述,李念邦是绝对不会相信奶奶这辈子会有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传奇人生。好长一段时间,他害怕夜幕降临,害怕令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漫长黑夜。只要躺到床上,那些令奶奶不堪回首更不愿触及的血泪情仇,尤如长长的电影胶片在他脑海里浮现,一幕幕凄惨遭遇幻化成岁月的碎片,刺破他的躯体,穿透他的心脏,让他体无完肤,鲜血淋漓,让他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他心情沉重,郁郁寡欢,不苟言笑,奇耻大辱挥之不去,刻骨仇恨历历在目。奶奶的苦难遭遇,折磨他的心灵,摧残他的毅志,侵蚀他的体魄。他为奶奶难过,为奶奶落泪,为奶奶心酸,为奶奶悲伤。假设时光可以倒流,如果灾难还会还原,他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承受奶奶经受过的所有大苦大悲,不会让可亲可敬的奶奶受到半点伤害。尽管假设和如果是幼稚可笑不可能的事,但李念邦那时就是这么想的。他甚至担心奶奶要是不在了,奶奶的故事会被奶奶带进坟墓。担心日子长了,他的脑子生诱了,迟早会把奶奶的故事忘记得一干二净。他强烈地滋生出一个念头,要把奶奶的故事留下来,就像把某一片树叶,或者是一只蝴蝶夹进书页里留下来一样。他要用文字将奶奶的苦难时光切成片,做成标本,永远留存下来,记住它们。于是,他开始慢慢地把它们写进笔记本里,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
时光飞逝。到1994年奶奶去世的那一天,已成为历史学博士的李念邦手捧着那本已经发黄的记载着奶奶故事的笔记本,在暗暗庆幸自己当初所作出的英明决策之时,又勇敢地作出了要为奶奶写一部长篇传记的决定。尽管他担心自己不可能像作家那样创作出引人入胜的情节,构思出扣人心弦的悬念,但想到历史学家所应有的良知和责任,他没有退缩。他明白真实的历史无需加工,更不可杜撰。他只须凭借记忆,如实地慢慢还原。何况奶奶讲述的那段史实,足以挑战人类的想象极限,那段惨绝人寰的真实历史会比创作出来的情节更叫人震惊,那些撕心裂肺的尘封记忆会比构思出来的悬念更令人发指。他想好了,书名就叫《我的尼姑奶奶》。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让我们把时光轮回到1981年的秋季,轮回到李尼姑和她的孙子李念邦身上来吧。
李念邦去南山师范学校上学了。虽说南山离青绿山并不算远,可李尼姑的内心却空落落的。尽管孙子走后,有师太和师姐们陪她,那些被她抚养成人后结婚生子的孤女们也时常带着孩子们上山来看她,可一股莫名的孤独感依然袭上心头,就像当初在日本李振邦离开她的时候一样。
李尼姑从未感到过如此孤寂。几十年了,她和李振邦虽说天各一方,可李振邦的身影始终陪在她身边。儿子和孙子都长着一幅酷似李振邦的面孔,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李振邦的血液,他们的言行举止时常闪现出李振邦个性鲜明的气质,这让李尼姑能时刻感受到李振邦的存在。她甚至相信这是李振邦在佛祖的指引下作出的精心安排,当他不能陪在她身边的时候,就派儿子来陪她,儿子不能陪她了,就派孙子来陪她,他们的心始终在一起。可是现在,孙子去上学了,离开她了,李振邦的身影一下子消失了。她开始害怕,害怕一个人独处,害怕李振邦会真的离开她。
然而,佛祖救了她。当她跪在佛祖面前默默祈求的时候,李尼姑瞬间就与李振邦心灵相通了,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李振邦的存在。他们的心慢慢靠近,慢慢地融为一体。他们一起感受脉搏的跳动,感受彼此的气息,感受呼吸的畅快,感受思念的滋味。
一封封带着幸福泪水的信件在海峡两岸穿梭,让他们紧密相连,心心相印。
李振邦说,妻啊,起风了,我真想驾着长风,飞到你的身旁。
李尼姑说,夫啊,我感觉到了,这可是从你身边飘来的风啊,它们吹拂我的头发,吹拂我的脸庞,吹拂我裸露的肌肤,就像你轻轻地抚摸着我一样。我深深吸入一口,把它们留在了心底。
李振邦说,妻啊,你去青绿山的小溪里洗一把脸吧,让它带上你的体温,流到绿水河,流到长江,流到东海,再流到我的身边。我跳入水中,埋头进去,让你的温暖包裹我的全身。浪花拍打着我肌肤,尤如你的玉手。我贪婪地喝下一口海水,咸咸的,那是你泪水的味道,亲吻的味道,思念的味道。
李尼姑说,夫啊,我明白了,为什么青绿山的溪流要急匆匆地流向海洋?为什么东海的浪潮会汹涌澎湃地奔向长江?只因它们承担着我们的热泪,承载着我们的魂魄,渴望着让我们早日交汇!
李振邦说,妻啊,我看见你了!我看见月色之中,你披着华丽的衣裳,徜徉在青绿山上。山依旧,树依旧,水依旧,你青春的模样依旧。那么多的事情过去了,那么多的夜晚过去了,那么多的思念过去了,唯独这月色没有过去,依然如当初一样美丽,一样地照在你俊俏的脸上。
李尼姑说,夫啊,今夜的月亮多圆啊,圆得像一面明镜,我已经看见你了。让我们一起祈求大慈大悲的佛祖,保佑你早日平安归来吧!
李振邦说,妻啊,自从得知你在积善堂的消息,我把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已经请进家里,我早晚烧香磕头,顶膜跪拜,感谢菩萨保佑你一次次逃过劫难,让我从绝忘中摆脱了出来。菩萨一定会保佑我们早日团圆!
李尼姑说,夫啊,你做得对。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每天早晚一起在佛祖面前跪拜吧!让我们一起遵照佛祖的诣意去积善行德帮助众生吧!要不是佛祖保佑,我不知死过多少回了。从我来到中国,数不清有多少次被日本人推到阎王殿的门口,可每一次,都是善良的中国人搭救了我。他们和佛祖一样,都是我的救星,是我心中的菩萨。现在,我们当尽微薄之力,帮助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李振邦说,妻啊,你说得对。是菩萨一次次搭救了你,让你一次次活下来并看到希望。现在,又是佛菩萨让我心底透亮并看到了希望。我可以骄傲地告诉你,在你的影响之下,我已经成为一名忠实的佛教徒了。从1949年我来到台湾,是老子的《道德经》伴我走过了人生中最黑暗最难熬最惨淡的孤独岁月。我以上善若水自律,努力学会做一个广包容、能恒忍、甘静寂、利万物之人。然而,我却一直未能打开心中的死结。直到我结识了佛教,发觉老子的思想和佛教的思想存在惊人的相同之处,才终于茅塞顿开,如饮醍醐,大彻大悟。
李尼姑说,夫啊,我多想伏在你的肩头,听你侃侃道来。
李振邦说,妻啊,你听好了。其实,老子推崇上善若水的境界和佛教教化积善行德的思想都是劝告人们要大彻大悟。道理很简单,我们每个人只不过是宇宙间的一粒尘埃,是沧海之一栗;一切都会过去,时间过后,无论人与物,是与非,悲与喜,种种一切,都会随风飘逝,化为空气或灰烬;正如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万事万物都会归于自然,归于平静。只有明白了这些,人类才会顺势而为,尊重规律,襟怀坦荡,无私包容,甘守寂静,造福万物。这样一来,人世间就会只有和平没有战争,只有友爱没有仇恨,只有团结没有分裂,只有真善美没有假恶丑,我们就能过上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了。
李尼姑说,夫啊,这样的生活我们等了一辈子也没能等来啊!这是为什么?
李振邦说,妻啊,这样的生活就快要来到了。因为追求自由、和平、幸福、美好和爱情的生活,是人间上善,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只可惜我们这辈人的生活全被日本鬼子给毁掉了,是他们剥夺了我们本该安定幸福的美好生活。日本人狂妄自大,顽固不化,目空一切,为了一已之私,丝毫不顾别国人民的死活,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国人民。他们不懂什么叫上善若水,更不会听从佛祖的教化去积善行德。他们逆人类和平发展之大潮,蔑视正义,逆反自然,涂碳生灵,无恶不作,虽逞一时之强,图一时之快,但最终必将受到正义的惩罚,注定走向失败,走向灭亡。日本的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及所谓的大和精神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聚集成一股野蛮暴戾的世界逆流,不仅祸害了中国人民,祸害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祸害了世界上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也同样会让他们自食恶果,祸害他们自己。
……
就这样,李尼姑和李振邦开始了长达五年的鸿雁传情。在信中,他们诉说衷肠,恩恩爱爱,畅快淋漓,心心相印,宛如热恋中的一对情侣,沉浸在牵挂思念的爱河之中。后来,他们书信的内容无所不及,无所不谈,李尼姑再也无法隐瞒,不得不如实告知儿子媳妇惨死的实情。这让李振邦悲伤了半年多的时间,心情才慢慢在李尼姑的抚慰之下平静下来。直到1984年秋,李振邦再也无法忍受对亲人的相思之苦,毅然取道香港逃离台湾,投入祖国大陆亲人的怀抱,与令他魂牵梦绕的妻子和孙子团圆。
李振邦的回归不仅轰动了南山,还出乎意料地轰动了湖北,并波及全国。李振邦和李尼姑长达47年充满悲欢离合的凄美爱情故事更是登上了各大报刊杂志的头条,引得无数痴情男女辛酸落泪。
李振邦回来后,拿出一生的积蓄完成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创办了积善堂敬老院。他和李尼姑一起,访遍方圆百里之内饱受过战争侵害的老人,将他们接到敬老院赡养。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说,国难当头之时,他们,或者是他们的儿女,离开亲人,抛洒热血,九死一生啊!他们本应该有个幸福的晚年,可是,罪恶的战争削夺了他们的幸福。看到他们现在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真叫人肝肠寸断!作为一名曾经和他们,以及他们的儿女一起共赴国难的战友,唯有如此,我的良心才得以稍稍安宁。
第二件是修复了积善堂。李振邦变成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尽量让积善堂恢复原貌。他和李尼姑一起,专门购置了铁锹、铁铲、铁锤、铁凿和铁钎,和工匠们一道凿石铺路,把从山下通往积善堂的石阶铺得稳稳当当、平平整整。在得知往生殿里存有松本雄一等6个日本兵的骨灰后,李振邦找来一块空心石,将骨灰封存在里面后,在石头的正面刻下一个罪字,又分别在石头的前后两侧用中日两国文字刻下了四句话。前面刻的是中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弃恶从善,往生天堂。后面刻的是日文:過ちを改める、直地に仏果菩提を正従成就すること;(捨てる悪??Gら善良)、生の天国に向けて。
李尼姑为此心存感激,李振邦安慰她说,这本是你的主意啊,我觉得很好嘛!这样一来,既可以让他们一边聆听佛祖的教诲,一边忏悔自己的罪行,又可以让他们明白中国人上善若水的宽广胸怀。
后来,这块凿有罪字的石头成了青绿山积善堂景区的一个景点,和青绿山下建的死难矿工白骨塔,以及在李垸村所建李垸村灭绝纪念碑一起,成了南山县三大反法西斯主义爱国教育基地景点。
李尼姑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专门和李振邦一起去看望了慧子。虽然慧子的坟墓早已被日本人炸平了,但李尼姑还是凭借记忆,在埋葬慧子的大致位置为她建起一座新坟,立了一块墓碑。以后的每一年,李尼姑都要和李振邦一起来到这里看望她,和她谈些家常,为她烧些纸钱,长吁短叹一阵后,再落下几行热泪。
一九九四年农历九月初八,李尼姑躺在李振邦的怀抱里,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三个月后,李振邦思念成疾,追随李尼姑而去。
从李振邦回到青绿山开始,他和爱妻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在一起度过了十年幸福美好的快乐时光。他们感叹失去了太多太多,万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寸光阴,用心过好每一分钟。用李振邦的话说,十年胜过了一百年。
按照李振邦的遗愿,李念邦把爷爷和奶奶合葬到一起。从此,他们相依相伴,一起长眠于青绿山上,永远不会分开。
每年的清明和春节,李念邦都会雷打不动地带着妻儿回青绿山看望他们。遵照奶奶的嘱托,每次回来,李念邦都会代奶奶跪在那块刻着罪字的石头之上,面向佛祖,为里面的罪人忏悔,恳求佛祖让他们的神识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