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校长不仅是著名教育家、海军宿老,还是一位著名翻译家。
比另一个位面早了几年,严校长已经开始筹备翻译外文文献的工作了,只是外文资料浩如烟海,经济、哲学、科学、历史还有艺术和宗法,各式各样的文献,很多人穷尽一生的时间都不可能完成自己所有想翻译的东西。
因此,严校长决定吸收一些帮手,在本职工作之余,去翻译那些他认为更有意义,更能向懵懂着面对新世界的大明人民介绍西方人的思想和文化的精品文章。
而这帮手,自然有孙笑这位英语成绩能够考满分,可以直接与学校中的洋教员无障碍对话的高徒。
至于书法过于一板一眼缺乏艺术感,这算什么,翻译工作最忌讳花活,严复更是提倡“信达雅”,这排在第一位的信,就是不悖原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的意思。
孙笑这样的性格(他把不写花体当成孙笑的性格使然了)其实正合适,大不了到了需要雅的时候,他本人再润色一二好了。
严复问道:“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不会耽误学业吗?”
孙笑对这个工作的感觉有些无所谓,没有太大的兴趣,但也不至于讨厌,如何决策全在时间的取舍。
若是有空余时间,帮帮校长大人倒也无所谓,但若是时间紧张,那他也会拒绝。
“你的英语、德语成绩都没问题,接下来的两年,这两科实际上没什么好教你的。”
严复想了想,认真说道:
“这样吧,今后你就不要再上这两节课了,直接来帮我,若是做得好,年考的时候我直接给你甲优。反正你若是能做好翻译,考试自然也不会有任何问题,这样算下来,你甚至还能节约一点时间做别的,怎么样?”
孙笑立刻答应下来:“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每学期的英德语课,我抽出一半时间来帮您,剩下的时间我自由安排。”
“可以,不过别忘了校规,不请假可不能出校门。”
“放心吧,我知道。”
“呵呵,其实这对你今后的发展也有好处,你是海军军官,将来跟洋人打交道的时候还长着呢,翻译他们的文献,能够让你更快的了解他们。”
严复难得的笑道:
“而且,还有润笔费。”
实际上,大明翻译海外文献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前明时代(崇祯年以前,不算外国传教士,明朝翻译过外文资料的儒生就有三千人以上,相对来说,鞑清……呵呵)就已经有不少了,甲申复国以后因为风气相对保守,反而略少一些,不过恶片战争不得不开放通商以后,又开始猛然爆发,只是暂时来说还是不成体系,总的来说更像是个人爱好。
本朝洋务改革之后,你如若是没看过几本洋人的书,那简直没脸自称是文化人,所以哪怕为了装样子,也得在书橱里塞几本洋人的书籍。
可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学好外文,何况外国也不是一家,洋人也并非都说同一种语言,这种时候,就需要翻译家出面来解决问题了。
如今翻译一本书,甭管是什么书,也甭管作者是哪国,只要确保是外国洋人,总是有人不吝啬银子给润笔的。
“其实学生不怎么缺钱,我现在拿的可是中校津贴,也就比您低一级而已。”
孙笑笑道:
“不过钱总是多多益善的,放心吧,您可以给我布置任务,我会把它当做作战,认真完成的。”
“很好!这样想就对了!”说着,严复从自己的书橱里掏出一卷书递给孙笑:“先从它开始!”
孙笑接过来看了一眼,是法弥斯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著作《论法的精神》,英文版。
“这是第二卷?第一卷呢?”孙笑问。
“第一卷我已经翻译完了。”
说着严复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摞稿件,孙笑看了一眼,严校长把它翻译成《法意》,意思好像是法律的意义?
“如果真的让我来,我会把它翻译成<论法的精神>。”孙笑直截了当的说。
“呵,随便,你翻译完之后,我还会校对。”
严复难得的笑了:
“春假回来之后开工,给你半年时间,这本书有六卷,我们师生二人合力,争取在你毕业前完成。”
孙笑没有表示反对,其实对他来说,翻译这种活就是一次抄书之旅,根本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
不过严校长愿意给他更多时间,那他也不介意。
只不过……
“校长,您一定要全部翻译完才出书吗?”孙笑好奇的问。
严复的计划是自己翻译第一、三、五卷,孙笑负责二、四、六卷,看起来,他是想全部翻译完之后合订出版。
“那是当然,不翻译完怎么出书?难道出一半啊。”
“为什么不行?如果是我,最少也得一卷一卷刊行,甚至每个月刊行一篇,连载个1、2年。”
“那像什么话,这又不是话本小说!”
大明几百年前就有连载形势刊行的书籍了,不过集中在章回小说上面,主要供应坐馆的说书先生,正经书基本没有这么做的,所以连载的书总给人一种不怎么正经的感觉。
只是孙笑本人对此没什么歧视,相反很喜欢这种形式,他觉得这样可以吸引真正的读者“追更”,更容易打响名气。
这是前世追网络小说留下的毛病。
严复还是摇头:“不行,此乃治国雄文,以话本视之太过轻浮。”
“那么,如果在报纸上连载呢?”
“报纸?”
大明有报纸,国营报刊最著名的当属《邸报》,直接套用以前的邸报系统,结合洋报风格搞出来的,基本可以视为朝廷口舌。
民间则是以香江的《循环日报》和尚海的《点石斋画报》画报为首,都是影响力巨大的舆论媒体,被人们视为办洋务必要订阅的三份报纸。
发表在上面的文章,即使以连载的形势刊行,也不会有人视之为话本——报刊的版面太小太少,采用连载的形势实属正常。
“那倒是……,可以试试?”严复有点犹豫:“不过我们选哪份报纸?邸报?循环日报?还是点石斋?我倒是都有熟人。”
“如果学校还有经费的话,我倒是想咱们自己创办一个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