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刚走出药堂,头顶忽然电闪雷鸣,顷刻间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等原先生拿着一把伞追出来,吴伟已经顶着包袱跑出了院子大门。
走到街上,他将包袱取下来,任凭雨水淋透他的全身,他毫不在乎。
走了几步,他回过头来看着药堂那面风雨中摇摆不停的招牌,心潮澎湃。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第一个赚到钱的地方,也是他喜欢的一个地方。现在却要离开了,他真的舍不得。
他喜欢松寿,更喜欢阿方,一直不怎么喜欢原先生,现在也喜欢起来了。
原先生原来是一个心胸宽广无边的人。对他与阿方的纠缠只字未题,还给他找了一份更好的差事。
他来这儿一个多月了,上月的工钱早就结清,现在才工作了不到二十天,他就拿到了全额月工资。
这样的好人上哪儿去找?
发生了这样的事,他离开药堂是必然的,但以这种方式离开,无疑是最好的一种。
可是,无论结局多么完美,他都舍不得离开这儿,他觉得心里十分难受。
又站了差不多一分多钟,吴伟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向着药堂大门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才转身向观音寺方向走去。
当吴伟落汤鸡似地出现在了院子里,阿正和阿佳先是一怔,然后就手忙脚乱地忙乎起来。
阿佳递给他一条干净的毛巾,让他擦干了脸上头上的雨水。
阿正送上一双干爽的草鞋让他换上,并交给他一摞叠放整齐的衣物要他去里屋换上。
全身换上了干净清爽的衣物,头上再也没有滂沱大雨,他的世界变了,心情也变了。
就在几分钟之前,他的心情糟糕的就像这糟糕的秋雨。
现在,他从阿正和阿佳的关爱中,又感受到了温暖。
这就是家的好处,在外面受了委屈,有一个能给你温暖的地方,这就是家的意义。
吃过阿正端上来的热饭热菜,吴伟倒头就睡,等到了第二天早上醒来,他似乎忘记了昨天发生的事。
枕头边上多了一件新衣服,他穿上后发现,这是一件书生穿的长衫,广袖紧腰,猛地转一下身,长袖飘飘,衣摆翻飞,马上有一种风流倜傥的洒脱。
他马上认出来了,这是他用偷的那枚铜元宝买的布,奶油色,上面还印着淡淡的碎花,显得素雅大方。
这本来是买给阿正做外袍的,可现在这块布到了他的身上,无论是颜色,还是衣服款式,都好像是专为他准备的。
原来男人也能穿花衣,而且穿了还很耐看!
吴伟从自己的卧室里跑出来,跑到正在礼佛的阿正身边,来回又转了几圈。
“师父,你做的衣服我太喜欢了,谢谢你。”
阿正上前正了正衣领子,又上下打量了几次,满眼都是喜欢的笑意。
阿佳不知什么时候进来坐在了门槛上,托着下巴望着吴伟,说道:
“哥哥变成先生了,我能跟着一起去念书吗?”
阿正瞪了阿佳一眼,阿佳吐吐舌头马上不说话了。
“我答应你,一有空我一定回家来继续教你。”
阿正冲着吴伟做各种手势,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吴伟现在基本能看懂阿正的手语了。
他知道阿正此时的意思是说,庄主家人多嘴杂是非多,不好伺候,要他千万不要多管闲事,干好自己的本分就行。
按约定时间来到原先生家大门外,原先生刚好出来,两个人就一起来到了庄园,一个家仆马上带他们去见家主。
河湾四郞虽然下了病床,但看起来比之前更加憔悴了。
只见他斜靠在一个矮桌上,腿上还盖着一条毯子,好像比他那天见过又老了好多。
见有人行礼,庄主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招呼他们就坐,刚想说话,便一阵咳嗽,坐在门外的一个丫鬟便跑了进来,慌忙给他捶背顺气。
原先生来时本来就带着药箱,立即上前给庄主瞧病、写方,然后派人去取药。
折腾了一番,庄主脸色有所好转,这才继续刚才的话题:
“本来也不急于一时,只是我这身体,恐怕没法亲自去管教他们,还望公子代劳,别让他们荒废了学业……”
“主公放心安心养病,在下一定不负重托。”吴伟也文绉绉地回礼道。
“有劳公子了……”
吴伟发觉这个世界也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对有文化和手艺的人特别尊敬,不管年长还是年少,一视同仁。
河湾四郎竟然没有问他的身世和来历,就把自己的子女交给他去管教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原先生的原因,原先生是个有口碑的人物,他推荐的人当然也差不到哪儿去。
河湾四郎叫来一个下人,吩咐他带吴伟去住处。
他们穿过几个回廊,来到后院一个僻静之处,那儿有间堂屋。
堂屋上首有一张香案,上供一尊道士雕像,屋子中间摆放着几张条桌,旁边还有一个侧门。
推门进去,是一个不大的小房间,里面靠墙放着一个不高的书架,里面放着几本书。
房间的另一头,有一个一尺多高的木台子,上面整齐叠放着一套被褥。
这儿应该就是他的宿舍兼办公室了。
吴伟先坐在台子上试了试,有点矮,但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看到的第一张床,原来只有富人家才会有床榻。
仆人将他带到,就转身离开了,什么话都没交待,他这才意识到,他现在面临着一个不小的难题:
当老师虽然是他的老本行,可这个时代的先生怎么当?他给学生教什么?怎么教?
这些问题他之前一点都没想过,总认为来了后他们会告诉他,可那个下人什么都没说就走了,他现在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要是在他那个世界,即使到了古代,他也不怕当这个教书先生,只少他认字,当老师完全没有问题。
可这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他根本没见过这儿的课本长什么样?
于是,他就走过去翻看那个书架上的书,一看乐了,这些书中,除了一本叫做《蒙书》的书外,其他全部是天朝的书籍,《论语》、《千字文》《孙子兵法》,全是汉语刊印。
他翻开那本《蒙书》,原来是一本识字课本,相当于《三字经》之类的启蒙教材。
不过,使他感到意外的是,他发现了一本《算学》,打开一看,原来是《九章算经》的节选本。
《九章算经》是一本实用数学专著,同样来自于天朝,但他记得天朝古国的传统学堂里,是不教算术这门课的,而这里却有教材。
看来这儿的教育并不算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