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青梅竹马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传舍门对大街,模糊的喧嚣声隐隐约约的透了进来,一阵风拂过,院中树上的枝叶哗哗作响,气氛紧绷,一触即发。

“阁下可是颍川姬良姬先生?”忽半空中有人开口道,声音不大,却仿佛在耳边响起一般清晰。

话音刚落,几道人影悄无声息的从树上、屋顶上飞出,落到地面。

来者皆身着单薄的麻布衣衫,赤足仅裹一双草履,形容清苦。为首者身材高大,宽肩长臂,面容质朴,年约四十上下,却发鬓灰白,额头三道皱纹仿如刀刻,眼神深邃如海,那是历经沧桑后的沉淀,予人强大厚重之感。

张子房站起身,脸上微露诧色道:“莫非是墨家子弟?”

那首领拱手,嘴角含笑道:“在下徐复。”

张子房笑道:“果然是墨家徐门,今日一见徐公,方知墨家人才济济。”

实际上,至如今,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已经式微,影响逐渐减小。墨翟死后,墨家分裂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和邓陵氏之墨三大派,分别以谈辩,从事,说书为主要思想,其中谈辩即辩论,从事即研究科学,说书即教书和研究各种典籍。三派墨者皆以自身为正宗,各自为政,甚至互相倾轧,致使墨家元气大伤。到了战国后期,三派又汇合成了两支,一支转化为社会上的游侠豪杰,另一支则注重工巧、匠术、机关制作及其系统理论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

而墨门徐氏则属于后者,以铸剑而闻名天下,当世名剑藏锋便出于徐氏之手。

徐复笑道:“姬先生谬赞。数年之前在下曾途经下邳,门人谓我曰先生隐于此处,然我前去拜会时,却遍寻不见先生踪影,实是缘悭一面,今日在城外偶遇先生,并不敢贸然相认,故而尾随,不想此举惊扰先生。”

听得此语,项庄仍是丝毫不敢懈怠,他直觉此人目的并非如此单纯,立于张子房身后,暗自戒备。

徐复见状,不由笑道:“勿要误会,在下并无恶意。”

墨门纪律严明,“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墨门子弟绝不轻易出手。

张子房笑道:“徐公此次前来淮阴所为何事?”

徐复沉吟片刻,方才苦笑道:“不瞒先生,数月前,墨门重要信物被人偷盗,墨门子弟数百人竟无一人发觉,此人狂傲,盗走信物后在壁上书‘盗者龙且’四字……”

项庄惊呼道:“什么?”

“什么?”人群中传出一阵惊呼,纷纷交头接耳。

韩信静静地注视那无赖青年的脸,默不作声。

那青年不禁生出几分心虚,大声嘲笑道:“怎么?你不敢么?”

韩信摇摇头,慢慢抬起手来,放到剑柄上。

几乎所有人都在紧紧的盯着韩信的动作,喧哗声渐渐止了,霎时仿佛呼吸可闻。而那青年连额头鼻翼冒出冷汗也没察觉到,他只感到自己的心脏仿佛要跳出胸腔一般鼓噪着。

谁知韩信并未拔出佩剑,反而又放下手来。

青年顿时松了口气,想说一些嘲笑韩信的话时,却发现喉咙干渴的厉害。

韩信慢慢的蹲下身子。

“哗!”人群爆发出好大一声惊叹。

楚歌心跳如雷,眼前这个男子将是未来集王侯将相于一身的无双国士,可他现在如此屈辱的匍匐在地。

“别……”楚歌终于忍不住了,正要开口,背部却突然不知被谁轻轻击中一处,脖颈间一阵刺痛,他惊恐的发现自己的喉咙里发不出任何声音,不仅如此,连身体似乎也僵硬的无法动弹。

而韩信却已然从那无赖胯下爬了过去。

人们用鄙夷的目光打量着重新站起来的韩信,指指点点,不知在小声议论着什么。

-------------更文-------------------

传舍内。

徐复道:“这龙且的身份来历不详,门人也只打探到他曾与楚国项氏交好。月前有消息回报,那龙且似在淮阴城中出没过,故而一路追寻而来,不料却在城外遇见先生一行人。有门人认出先生身旁二位公子系项氏族人,在下不由得动了心思。”

项庄心中暗怒,这人端的可恶,不禁道:“哼!我等不屑做出那鸡鸣狗盗苟且之事!”

张子房笑道:“徐公却是误会了,在下几人实不知此事。”

徐复暗观诸人脸上神情,尤其是项庄,模样确实不似作伪,于是拱手笑道:“先生之言,在下岂有不信之理?冒犯得罪之处,还请诸位见谅。”

项庄忍不住出言讽道:“我听说墨家徐门主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不承想……”

张子房出声打断项庄的话,笑道:“此事澄清就好,若我得知那龙且下落,必定托人告知徐公。”

徐复宽容一笑,他心知为便宜行事,暗中跟踪之举并不磊落,故并不隐瞒姬良等人,反而以实言相告,若其不谅解,亦是人之常情。当下便笑道:“如今徐某要务在身,不便久留。”

说着,从袖中掏出一枚烟火递与张子房,道:“此为墨门专为传讯警报之用所作的焰火,若先生遇到麻烦,不妨点燃,附近墨家子弟自会前来相助。”

语罢,徐复正欲告辞,眼光无意中落到立于姬良身后的魏无瑕脸上,不由一愣,这人虽收形敛色,不引人注目,但心中却对此人的身形气质油然生出一股熟悉之感,再细看这青年面容,面色蜡黄,五官平凡,但一双眼睛却是神采濯然。徐复心下暗惊,知此非其真面目,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名,却又不十分肯定,便笑道:“我观先生身后之人非常人也。”

张子房笑道:“徐公好眼力,此人乃项将军门下第一得用的客卿。”

魏无瑕不慌不忙,上前一步见礼道:“张先生谬赞,在下实是无才无德,让门主见笑了。”

徐复洒然一笑,知其隐瞒身份,又想到两人实际并无多大干系,于是也不追究,率众告辞离去。

大街上。

楚歌站在那里既惊且惧。

秦孝公在位时,秦朝选官多采用世卿世禄制,不仅官职爵位世袭罔替,连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亦是父死子继世代享有。直至商鞅变法,虽明旨废除世卿世禄制,施行二十等爵制度,以军功大小授予爵位俸禄,然此举触犯贵族利益,执行并不彻底,大部分的官吏任选仍是以世袭为主,此时仕进之途主要有六,即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

后始皇帝即位,一统六国,废分封行县治,将官吏任免大权紧紧地握在手中,到李斯为相时,官吏世袭制几乎被废除,统治阶级荐举提拔人才的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除却保荐征召等途,秦制又有“辟举”,所谓辟举,亦称辟除,是由中央或郡国长官对所辖部门或地区内有名望的人加以聘任,辟为自己的幕僚属吏,这一制度便从根本上决定了名声人望的重要性。

韩信钻胯之举,惊世骇俗,此举将他的仕进之路彻底封死——“无行(即毫无品行),不得推择为吏”,无异于自毁前程。韩信是聪明人,肯定知道这一点,楚歌所不能理解的是,对于那无赖,韩信是完全可以不用去理会的,为何要忍受这种侮辱?难道这就是历史强大的必然性么?

一想到此处,楚歌默默远目了。

围观者逐渐散去,而那折辱韩信的无赖也早带着那帮市井少年随着人群逃之夭夭。

韩信整了整衣衫,方走过来道:“走罢,船商聚集的工坊就在这附近。”神情淡然,好似刚才钻人胯下之举不过同举手反掌一般普通。

楚歌苦于说不出话来,又不得动弹,面上不禁难看起来,韩信见他神色有异,皱眉道:“你可是也看我不起?”他心中冷笑,贤名难挣,且就算博得微薄贤名,也必是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恐为人坏了声望,不如索性一恶到底,究竟也让人知道我韩信之名。

楚歌知他误会,忙眨了几下眼,见韩信还未发现异样,正心中焦急,忽背后被人轻轻一撞,不由哎呀一声向前踉跄一步,正好撞进韩信怀中。

一察觉到能开口说话,楚歌也不顾自己还没站稳,伸出爪子扯住韩信衣袖,满怀敬意的望着韩信,极为诚恳道:“韩大哥,您真英俊!”

扑哧。

身后传来一声轻笑。

楚歌这才回头望去,只见一身着一袭华丽白袍的高大青年袖手而立。

这青年五官轮廓深刻,长发披散,左耳垂竟缀着一枚约三寸长的月牙形银质坠子,却丝毫不显女气,反更衬得鬓发乌黑肤色细白,英气勃勃中透出一丝不羁,唇边挂着一抹歉意的微笑,似诚恳又似漫不经心。

听得那青年挑眉道:“怎么?项籍,你竟不认识我了么?”

哈?楚歌瞪大眼睛,难道这人是项羽的熟人不成?

韩信淡淡道:“你是何人?”

那青年拨了拨耳边的坠子,笑道:“在下龙且。”

传舍内。

张子房问道:“那龙且是何人?”

项庄摇头道:“我亦不甚清楚,只知龙且自幼与羽哥交好,那时我年岁尚幼,并不记事,只是羽哥提过几次,方知有此人。如今算来已有十年未曾出现了。”(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木叶开始逃亡 我有一剑 陆地键仙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修罗武神 星汉灿烂 万相之王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相关推荐:一品女神捕:将军请自控重生2011时间的囚徒风暴骑士物语仙道横行药王随身空间异世药王海贼之我是莫利亚大炎不良人我与她的日常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