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中这样写道:“辽地疆土日见减少,而辽左之地数百里荒无人烟。熊廷弼刚愎自用,不纳忠言,只知报功,而不知报败。军马懈怠,将军不知所命。人心浮动,刑罚无用,当兵的除了整日在地里劳作,并没有具体的军事行动。”
明朝有六部,却有七卿。这最后一卿就是御史。御史的工作就是挑毛病,如果挑不出毛病,这些人就面临失业的危险。
所以,一旦有御史对于某个官员发起弹劾,其他御史都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嗷嗷直叫。
御史顾慥首先发难,他上表弹劾熊廷弼出关一年有余,诸事没有规划;蒲河失守,隐瞒不报;带着兵器的战士不用于作战,只用来挖沟,尚方宝剑在手不求有补国事,只是供自己作威作福。 ”
顾慥的表章并没有引起天启皇帝皇帝朱由校的反应。
御史冯三元继续上疏弹劾熊廷弼。他列举了熊廷弼八无谋,三无信的事例。并扬言,如果不把熊廷弼罢免,辽地终究难以保全。
天启皇帝见御史们对熊廷弼的意见如此之大,就把冯三元的表章拿到朝堂上进行廷议。
此事很快传到了熊廷弼的耳朵里。熊廷弼是个暴脾气,一听就火了。他一方面上表为自己辩解,一方面要求回家养老。
天启皇帝没有批准熊廷弼的请辞,但御史们的攻击却愈演愈烈。
御史张修德又上疏弹劾熊廷弼鞭打将士,破坏辽阳的安定团结。
熊廷弼气得把官帽重重仍在地上,并手指京城方向大骂:“如今辽地已经转危为安,而我熊廷弼却要有生变死了。”
熊廷弼再次写下一道奏表,并连同尚方宝剑送往京师。
熊廷弼越是行为暴躁,越是给朝廷百官落下口实。
兵部给事中魏应嘉继续弹劾熊廷弼肆意妄为,刚愎自用,欺瞒圣聪,罪无可恕。算是火烧浇油了一把。
但是,在朝堂之上也并非所有人都站在姚宗文的一边。御史吴应奇、兵科给事中
杨涟,次辅刘一燝、御史左光斗等人都支持熊廷弼,认为熊廷弼是辽东复兴的希望,并非姚宗文,魏应嘉等人所言。
这两派争论不休,天启皇帝觉得天灵盖都要洞穿了。
天启皇帝觉得这样无休止地争论下去,实在不是办法。他决定派人到辽东亲自探查一番。
而熊廷弼闻听此事,立刻上表要求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等三人前来看看,辽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朱由校刚要同意熊廷弼的建议,派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等三人前往辽东,杨涟立刻阻止了朱由校。
杨涟心中暗想:“熊廷弼啊!熊廷弼!你丫脑子进水了吧。如果让这三个人去,回朝之后,白的也能说成黑的。你小子还要命不要命了。”
在杨涟与吴应奇的极力劝阻下,天启皇帝决定派一个在朝中人员最好,相对最为公道的人前往辽东,一查究竟。
他的名字叫朱童蒙。
朱童蒙领旨之后,前往辽东视察辽东的军备。
熊廷弼见到这位钦差依然很不客气。他直接告诉朱童蒙:“回去禀报陛下,我熊廷弼不愿再受朝廷那些靠嘴吃饭的人的鸟气,我要辞职。”
朱童蒙视察了一圈,然后回转京城。
在朝堂之上,朱由校询问朱童蒙:“爱卿此去,究竟如何?”
朱童蒙躬身回奏:“我刚刚进入辽地的时候,辽东军民无不垂泪称赞,说辽东几十万生灵皆因为熊廷弼一人才得以保存,这样的人怎么能有罪呢?金贼进攻沈阳,熊廷弼星夜兼程,赶赴救援,退敌数百里,胆气何其壮!然,熊廷弼稍遇挫折,就负气声言告老还乡。他这样做,眼中还有没有陛下,还有没有朝中的文武百官。他这样做,把陛下对他的大恩置于何处?熊廷弼最得先皇的信任,他功在存辽,成绩斐然。但却辜负了先皇与陛下您对他的信任与希望。陛下,根据君臣大义而论,他是无法逃脱罪责的。这就是罪浮于功!”
朱由校明白了朱童蒙的
意思,这是要给熊廷弼一个教训。
朱由校无奈,下旨同意熊廷弼的请辞,命辽东巡抚袁应泰接替熊廷弼经略辽东。
袁应泰,字大来,凤翔(今属陕西宝鸡)人。历任工部主事,兵部侍郎。
袁应泰是个搞建设与后勤的得力干将,可不幸的是在泰昌元年九月,被朝廷升任右佥都御史,代周永泰巡抚辽东。
更不幸的是在泰昌元年十月,袁应泰接替熊廷弼经略辽东,注定了他悲惨的命运。
袁应泰在一个月之内连升两级,心情十分激动。他上疏天启皇帝,表明心迹:“臣誓与辽东相始终,更愿文武诸臣不怀二心,与臣相始终。”
天启皇帝见了袁应泰的奏表,十分感动,一转手将熊廷弼的尚方宝剑交于了袁应泰。
新官上任三把火,袁应泰先是斩了贪官何光先。随后,将不服管束的李光荣等十几个将军罢免,提拔童仲揆、陈策等老将用于重要的职位。
袁应泰天天猫在经略府内制定军事方针,打算开春之后攻打赫图阿拉。
袁应泰对下属及军兵比较宽厚,不像熊廷弼那般苛刻。
袁应泰为了充实军队的力量,下令招收流民入伍和宽宥逃跑的明军将士。
很快,辽东的几个重镇聚集了十八万明军将士。(本人认为这里面大部分是混饭吃的。)而贺世贤招收的最多,竟然达到七万人。
由于沈阳城与金国相邻,为防止金国来袭,贺世贤与尤世功换着班地带兵进行守城。
二月八日的夜晚,北风呼啸,大雪茫茫。今夜在这西城门上面守城的总共大约有二百人,因为太冷了,所以大伙都躲在炮楼里,生火取暖。
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将军到!”
这二百军兵立刻站起。木门一起,一股冷风吹了进来,里面的军卒都不禁浑身打了一个寒战。
此时,一个满身戎装,身材魁梧的将军在外面掸了掸身上的雪,随后大步走入了炮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