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年10月,北洋政府的教育联合会通过了《教育经费独立案》,这是当时各界别的人士要求解决教育经费的一个提案。但是这些要求和提案,并没有改变政府当局对于教育经费的挪用和拖欠。
190年1月,北京政府迫于学界的舆论压力,决定征收所得税,拨作复兴教育、提倡实业专用。但是由于当时军阀割据混战,教育税根本无法推行,既无税款可收,教育经费依然没有下落,致使许多学校索薪罢教风潮迭起,教育独立的呼声不断高涨。
从1919年以后,直到北洋军阀倒台,拖欠教育经费实际上是长达了7年之久,而且还是愈演愈烈。欠薪的方式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教育部公务员的薪金;另一类是北京八所国立院校的教职员的薪金。
着名学者和作家鲁迅是当时被欠薪的代表,他既是教育部的资深公务员,又是北京大学、北师大、女高师高院校的兼职教师。早在民国成立的时候,鲁迅就应蔡元培之召,担任教育部的公务员,他曾在政府教育部工作长达14年,这是鲁迅在北京时期的正式的职业,他的薪金从1916年月后增为00元银洋。
虽然有资料说鲁迅自民国十年,即191年11月起应该得到“年功加俸”,也就是每年60银元,但是教育部却拖欠了他半年多的薪俸,所以实际收入就更为减少了。
与此同时,鲁迅也在北京8所院校兼课,从他兼任的北大国文系《中国小说史》讲师为例,每周是一小时,定月薪是18银元。而鲁迅同时在四五所高校和两所中学兼职,几乎每天都要讲课,每月所得大约有70银元左右。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在学生们的鼓舞和带动下,北京各院校教职员也联合起来,为索薪而罢课罢工。191年4月8日,北大等8所学校的教职员,因为抗议北洋政府克扣教育经费,全部辞职,并通电全国。
6月日,“北京小学以上各校教职员联合会”罢课,并为维持教育举行了请愿。8月15日,教育部公务员因欠薪达五个月召开全体会议,决定停止办公。鲁迅也参与了这场旷日持久的索薪运动。
鲁迅的兼课生涯
190年8月日,鲁迅接受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聘请,兼任北大国文系《中国小说史》讲师,1月4日开课,每周1小时,定月薪18银元;同年8月6日又兼任高等师范学校(后来的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次年1月1日开课,每周1小时,定月薪18银元,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
鲁迅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每天坐班的公务不多,所以可以每周下午到北京各校开讲,所拿的讲课费是6元大洋。鲁迅由于后来经济紧张,不得不扞卫自己的经济权而向教育部一再索取欠薪。
19年9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女高师)聘请鲁迅讲课,每周讲课1小时,月薪1元5角;同月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聘请鲁迅,月薪10银元。这时的鲁迅同时在四所院校兼课。
到195年9月,北京中国大学再次聘请鲁迅,担任本部小说学科讲师,每周小时,月薪国币10元;更接受大中公学高中新文艺学科教员的聘书,每周一次,月薪(车马费)仅仅元角。
于是,鲁迅同时在四五所高校和两所中学兼职,几乎每天要讲课,每月所得应有70银元(合今人民币近000元)左右。这不能不认为除了文学事业爱好以外,还带有经济上的考虑:就是尽量多挣钱贴补开支。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在学生们的鼓舞和带动下,北京各院校教职员也联合起来,为“索薪”而罢课罢工。这个正义行动得到了一些进步者的支持,也难免遭到一些守旧者的异议和责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