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李存勖出兵伐蜀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曾经在科考时抨击朝政,被官员陷害,得到王衍亲自营救并且提拔的蒲禹卿,此时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抱着必死决心,上了一篇长达两千多字的著名奏疏。奏疏中,蒲禹卿提醒王衍:“我们虽然与后唐刚缔结了友好盟约,但我方大军北上,岂能不引起他们的怀疑?”又警告道:“昔日刘禅向邓艾投降,李势向桓温屈膝。足以证明,仅据山河之险,是靠不住的!”

蒲禹卿的上疏并未送到王衍面前,到韩昭那里就被扣下了。韩昭恶狠狠地对这个眼中钉说道:“我收下你的奏疏,等陛下西巡归来,自然会派狱吏一个字一个字地追究你的罪行!”于是,谁也阻止不了王衍大军北上了。王衍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在数千里外,另外一支大军已经从洛阳出发,与他相向而来。

虽然蓄谋已久,但是李存勖将唐蜀战争正式排上日程表的时间,其实比王衍还要晚一些。同光三年六月,李存勖下诏,向民间收购战马,当官员的可以保留一匹自乘,一匹之外,敢私自藏匿马匹者均要论罪处治。等准备工作完成,伐蜀之战已是箭在弦上。九月七日,李存勖召集各宰辅重臣,举行御前会议,讨论出兵的具体事宜。

第一个重要的议题,是由谁来担任大军的统帅。鉴于这次战争的重要和难度,远低于当年与后梁的战争。而且中原受灾,人心不稳,北方又有越来越强大的契丹在虎视眈眈,所以李存勖肯定是不能亲征,主帅人选,只能从众臣中挑选。

此时,在后唐众宦官中,资历排名第一的是宣徽使李绍宏。他与威胜节度使李绍钦私交甚好,关系极为亲密。他便建议道:“李绍钦乃当今盖世之军事奇才,我看就算孙武、吴起复生,也比不上他!完全可以担当此次大任。”参会的郭崇韬,听到李绍宏这肉麻的炒作,恶心地差点儿没把饭吐出来。

郭崇韬想的,是由自己去伐蜀,好建下大功,修复一下自己与李存勖之间,因罗贯等事件已经伤痕累累的君臣关系。所以,就算李绍钦真是什么军事天才,也不能让他去。何况就他那两把刷子,几年前又不是没见识过。

于是,郭崇韬很不客气地扒下李绍钦这张马甲,一点面子也不给地反对道:“段凝就是一个亡国败将而已,根本没什么本事。而且他奸诈无耻,只擅长溜须拍马,绝对不能信任!”李存勖显然也觉得太不靠谱,这个提案马上被否决了。

到会的多数人认为,不论才能还是威望,要担当伐蜀之任,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此时后唐军界的第一人,蕃汉马步都总管李嗣源。郭崇韬自然也不能让这个提案通过,马上提出了一条非常有说服力的反对意见:“如今契丹的凶焰正嚣张,怎么能让李总管轻易离开河朔?”

否决了前两个提案之后,郭崇韬顺势提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第三个提案:“魏王

殿下虽然是国家的储君,但是从未立下过什么大功。最好依照本朝先例,让殿下挂帅伐蜀,以便培养在军中的威望。”

自唐朝中期以后,就有一个俗成的习惯:任命皇子为天下兵马元帅,然后再任命一个副元帅担任实际总指挥。在安史之乱时,肃宗李亨就任命皇子李豫,也就是后来的唐代宗为大元帅,实际总指挥郭子仪当副元帅。昭宗李晔也曾经任命长子李裕为大元帅,朱温为副元帅。结果副元帅不满意,一句话就逼得昭宗将李裕撤掉,改任另一皇子李祚,即后来的昭宣帝为大元帅。尽管都做到这一步了,朱温也仍然没去抢那个大元帅的位子。

郭崇韬的建议,最关键的部份,是由谁来担任副元帅。虽然是出于私心,但郭崇韬这个建议,站在李存勖的角度考虑,也极为合理。只是方案中最重要的另一半,郭崇韬不能自己说,要等李存勖自己将其补充完整。

果不其然,李存勖顺着郭崇韬的思路发话:“我的儿子还小,怎么能独自担当此任?得给他安排一个有能力副手。”嗯,陛下圣虑极是!”郭崇韬只负责点头,不发表意见。按道理来说,既然军界第一人不能去,自然就轮到自己这个军界第二人。只是这时候,不管他多么想当毛遂,也不能自荐。李存勖停顿了片刻,还是说出了郭崇韬盼望的那句话:“再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了。”

郭崇韬得偿所愿,临出发前,又向李存勖推荐两个和自己关系不错的朋友:“北都留守孟知祥为人忠信厚道,又多谋善断,此次出征如果拿下西川,那么镇守成都的节度使人选,我看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另外,邺都部留守张宪,做事谨慎持重,且有胆有识,可召其入朝为相。”李存勖没有反对,也同意了。

九月十日,李存勖正式向天下颁布伐蜀檄文,痛批王建辜负唐恩,王衍昏庸无道,还不知道自我反省,居然怀有“北顾秦川,东窥荆渚”的侵略野心。宋光葆的计划就是铁证!自己虽然不喜欢战争,但也不得不仗义兴师,吊民伐罪!

不过,檄文中真正重要的内容是这一段:“三川范围内,有以藩镇投降的人,即可授之为节度使。有以州郡投降的人,即可授之为刺史。有以镇、县投降的人,即可任命其为当地官员。有能见机行事,诛杀伪命节帅,以藩镇城池投降的,同样可以任命为节度使。除此之外,有率军五千人以上降者,授之以大郡;三千人以上降者,授之以次郡;一千人以上降者,授之以主将。大军此次出征,所要追究罪责者,只是僭窃大号的伪帝一人,所要拯救的,是蜀中的万千百姓!”

对于本就不看好王衍的前景,对大蜀天子缺乏忠心的大多数蜀军将帅而言,檄文开出的这些归降条款,无疑极具吸引力。在出兵的具体安排上,李存勖特任命爱子魏王李继岌为讨伐西川的四面行营都统,名义总领东北、东南两路伐蜀大军。

其中,东北路军是后唐讨伐军的主力,兵力为六万,将从洛阳出发,经关中,越秦岭,走陈仓古道南下,李继岌本人也在这一路。虽然总指挥亲临,但此路大军的实际总指挥还是由郭崇韬担任,匡国节度使李令德为副,保义节度使李绍琛为先锋。

另外还有西京留守张筠、感化节度使毛璋、静难节度使董璋等大将,以及客省使李严、工部尚书任圜、翰林学士李愚等文臣从征。大军所需的粮草辎重等后勤物资,就近由凤翔节度使李继曮负责一路提供。

挂名主帅李继岌,还是初历戎行的纨绔少年,在军中既无经验也无威望,性格有些软弱。实际总指挥郭崇韬,足智多谋,在灭梁战争中有过卓越的表现,算是当时的名将。不过郭崇韬此前主要是在李存勖身边出谋划策,独当一面的机会不多,虽有过节度使的头衔,但每次都是挂名不上任,缺少陪养属于自己嫡系武力的机会。

副总指挥李令德,原名朱令德,是举河中之地背叛后梁,投靠李存勖的西平王李继麟的儿子。李令德带来的军队,就是朱友谦从自己军队中挑选出来,交给儿子的。朱令德与朱友谦的军队从没有过什么优异战绩,也就守城的能力还可以。每次渡过难关,都要靠李存勖发兵来救。无疑,在后唐军队中,李令德算不上猛将,他的军队也算不上精兵。

先锋李绍琛,说主动归附的后梁降将,在灭梁战争中起到过关键作用的康延孝。此人智勇皆有过人之处,是配得上猛将之名。西京留守张筠,是后梁的老将,朱温讨乏时溥收降过来的,在后梁灭亡后投降。年轻时,张筠在战场上有过不错的表现,但说他是位名将,略显过誉。李存勖伐蜀时,张筠已老迈,已经很多年没上过战场了。

感化节度使毛璋,也是后梁降将。毛璋原为梁将戴思远的部将,当初梁将刘鄩大败于故元城,尚在沧州的戴思远急忙率部南逃,让毛璋给他断后擦屁股。毛璋不想当戴思远的替死鬼,就投降了李存勖。毛璋作战英勇,算得上一员战将。

静难节度使董璋,原后梁将领,在后梁临近灭亡前,在王彦章帮助下曾攻陷泽州,杀死了忠于李存勖的裴约。后梁灭亡,董璋也随大流入朝归降。李存勖待董璋很优厚,郭崇韬也十分赏识他。在伐蜀期间,凡有军机大事,郭崇韬都召其共商决定,亲厚在诸将之上,使一向看不起董璋的李绍琛十分不满。根据董璋的实际战绩,其虽骁勇敢战,但粗疏少谋,算不上什么良将。

凤翔节度使李继曮,是岐王李茂贞的世子。一次他出访洛阳,就变成了李存勖的仰慕者。李茂贞死后,他主动归附后唐。李继曮此人性格柔弱好文,没有武夫气质。因此后唐伐蜀大军的将领中,除了李继岌和郭崇韬外,都是后梁与岐国的降臣。算得上名将的,仅郭崇韬、康延孝二人,其他都很一般。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人族镇守使 从木叶开始逃亡 我有一剑 陆地键仙 万相之王 星汉灿烂 从长津湖开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修罗武神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相关推荐:重生之最佳再婚星海仙冢圣骸之墟都市全能医王千秋皇明妖诡之瞳末世红警电影系统逍遥游白夜传奇荒村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