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神,也说“跳大神”。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民间巫卜的风俗,也是藏传佛教寺院最隆重的祭典活动之一。
跳神时一般戴着面具,面具多为立体雕刻的,也有少量平面的布面具。面具除表现佛、菩萨、历代高僧和圣人像之外,更多的是表现“益西巴”和“吉德巴”两大类邪法中的各类神仙鬼怪,这些护法神灵的职责是护卫佛法和修行的人。
民间巫卜风俗是古代宗教的遗风。跳神人有男有女,在各地有不同的称谓。男的称神汉、端公;女的称巫婆、师娘等。跳神的目的很广泛,有的请神来消灾治病、驱邪撵鬼;有的请来与亡灵对话。
跳神时,设有香案、神位,上置供品、香烛。跳神人先焚香叩首,闭目假寐,意为前去请神。继而跳起舞来,称已请来神灵。然后全身战傈,边跳边舞边唱。手中有时持皮鼓敲打,有时持铜锣敲打。唱的内容或为咒语,或为回答术神者问话,或厉声驱邪,直到口吐白沫仆倒于地。
“苏醒”后,称神已离去,跳神仪式结束。
【一】《作法词.娇红记》孟称舜.元曲
高文秀从丫环、院公口中听得家中要李花嘴去请师婆为他祛病,心中就有数了。
第二天早上,文秀的病愈发闹腾得比以往更加厉害了。守在床边的母亲窕娘急得眼泪不住地掉,父亲高源也不停地唉声叹气。
不多时,管家申成来报,说李媒婆领着人来了,现正在堂上。高源、窕娘急命请到这边来,救命要紧。
不大一会儿,李花嘴与张师婆母子随申成进来,先给员外安人请安万福。高源此时已顾不了礼节,急道:“不要讲究俗礼,快快作法禳解,使我儿病体安康。”又命小厮将昨日备好的福礼三牲抬进来,摆在张师婆面前。
张师婆又令人抬了一张几案,蒙了黄布,放了黄纸、朱砂、水盂、笔墨,焚香点烛,立了法坛。然后,她与儿子俩都披挂起来。
张师婆请高源拈香站立在她的身边,便开始做法,只听她口中念念有词
道香、德香、宝惠香,通三界香。
吾奉九天玄女娘娘敕令:
三界直符使者,十方从驾威灵,
当境土地龙神,诸处城隍社庙,
幽冥列圣,远近至真,
以此真香普同供养。
伏以神威至赫,祛百魅以迎祥,
法力无边,扫群妖而育物。
今有东平府东平县高家坊高源,
为因孩儿高文秀,
梦境随邪,病魔为崇,
特于甲戌年酉月戌日巳时,
敬请神官,奉行摄勘,
有鬼捉鬼,有怪捉怪。
稽首拈香,万祈鸿鉴。
[※甲戌年酉月戌日:是指1334年8月22日,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法,这一天是甲戌(狗)年癸酉(鸡)月庚戌(犬)日。李花嘴有意选择这一天,说明这一天是“鸡犬不宁”之日。商代是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而冬至恰恰在农历十一之中,在农历干支纪月中被称为“子月”(鼠月),五月是“午月”(马月),八月是“酉月”(鸡月)。每年农历正月到腊月大致对应的属相依次是: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甲子纪日法: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庚戌”为第57日,60天循环一个庚戌日。]
高源恭恭敬敬地在祭坛前拈香礼拜,心中默默祷告:“祈愿神灵大施法力,驱除魔魅,庇护我儿文秀早日康复!”
“啪”的一声响,只见张师婆用桃木剑猛击灵牌,高声喝道:“一击天清,二击地灵,三击五雷,速变真形。赫赫扬扬,日出东方,金牌一响,神来八荒。”喝罢,忽而仆地不起。
过了片刻,只见她双目翻白,身子直挺挺低跃起来,手持木剑,声若雷吼,剑剑砍向卧于病床的高文秀。足足闹腾了一个时辰,方才收住。
这时,就见病榻上的高文秀慢慢睁开了双眼,说道:“好困啊!天色几时了?爹、娘、二哥、李妈妈,你们怎么都在这里?”
高源见儿子神志清醒,心中暗暗称奇,忙上前问:“厚卿,你方才睡中觉得怎么了?”
文秀口齿清楚,朗声说:“只见一个金甲神将,进房中驱赶几个女子,出门去了。”
窕娘长长舒了一口气道:“张师婆的符,好灵呀!”
高源若有所思地问:“刚才天神是怎么吩咐来着?”
张师婆道:“天神说这些鬼魅是官人前生结下的,故不好捉拿她们,她们躲过二五三七四六之日会重来,天神特教官人远避,走出这四面八荒的“八百里水泊”,到正北方去躲避,方可保得平安。”
高源问:“去正北方?走多远?”
张师婆头不抬、眼不睁地说:“八百里[古代1里=415.8米]。”
高源听罢眉头紧皱道:“神人之言虽是,但为何非要去正北方才可躲避?”
张师婆念念有词道:
“艰难困苦遇龙鸡,
灾难重叠逢牛羊;
即便躲过三八月,
牛羊之日必伤亡;
直须离家八百里,
方保平安正北方。”
张师婆看高源还是不解,便解释道:“三官人不是属牛的吗?“牛为‘坤’[易卦,‘坤’为子母牛],‘坤’是指正北方。今年又是甲戌狗年,属牛的要躲避羊月或牛月。现“羊月”已过,就要躲避“牛月”了。让三官人选择犬日起身,到正北方躲避个一年半载的,便可保得官人康健。下月的四日,是狗年狗月狗日,教三官人选择此日前起身,踏着众犬之力离家出走,那可是百魔难追啊!否则,错过此时,官人难保无虞啊!此事,你要想好!”
高源很是为难:“老夫一时也想不出去正北方的何处躲避?”
窕娘也转喜为忧,说道:“说的是呀,这可如何是好?”
文清看了看父母,又看了看弟弟,半晌方唯唯诺诺地说:“外公家不是在正北方八百里外嘛,不如就去……”
他的话音未落,高源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道:“不可,不可,刚刚求亲不遂,怎好厚颜再去,岂不是自取其辱?”
其实,刚才张师婆说正北方向时,窕娘就想到娘家了,只是不敢先说出口来,此时见二儿子说出,急应道:“这倒不妨,只要孩儿的病能好,还要什么脸面?”
李花嘴一边帮衬道:“是呀,是呀,新亲不成,旧亲还在,但去无妨。况且还是嫡亲亲的姥爷,嫡亲亲舅妗,哪能见死不救?老员外多心过虑了。”
窕娘闻听此言,十分入耳,频频点头:“李妈妈说得在理!老爷,当初孩儿有病,一到姥爷家便好了,如今还是去那儿好!”转过头来又问文秀,“秀儿,你说呢?”
文秀此时心悬在嗓子眼上,恨不得马上就到京城,可嘴上却说:“孩儿为提亲之事,颜面都丢尽了,还是爹说的是,孩儿拚着一死,也绝不去自取其辱!”
窕娘听了泪珠儿滚落下来,冲高源喊:“老爷,你看着办吧!秀儿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高源见状连连叹息,思来想去还是儿子的性命要紧,自己这张老脸又算得了什么,他把心一横说:“如此就先派人去打个招呼,他姥爷若同意,去避避也好。厚卿呀,只能委屈你了。院公且将二两白金谢了张师婆,另取二两谢过李妈妈。”
李花嘴冲张师婆一挤眼,二人笑逐颜开,欢欢喜喜上前接了谢礼,齐声说道:“多谢老员外,多谢老安人。”
李花嘴到床前对文秀说:“三官人,老媳妇说句不当说的话,不要太小家子气了。亲事不成,算不了什么,身子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好生去吧!定是大吉大利!”
文秀含泪谢道:“妈妈搭救之恩,小生没齿不忘。”
李花嘴挤挤眼睛说:“受人之托,必当忠人之事,既是员外安人托了,老媳妇焉有不尽心尽力之理。官人保养身体要紧。”转过身来对高源、窕娘道,“时候不早了,老媳妇和张师婆就不叨扰了。以后有事,但凡用得着老媳妇的,言语一声就行了,我们就此告辞了。”
高源、窕娘千恩万谢将李花嘴和张师婆母子送出宅外。然后,即派一名小厮,持了高源的亲笔书信,星夜兼程赶往京师。
当天夜里,文秀便呼唤肚饿,索要饭吃。高家老小自是高兴万分,都说张师婆法术就是高超,道行深厚的不得了。
【二】《娇红记》孟称舜.元曲
为因多病远求医,
旧馆依然尚可栖。
自是故园花树好,
飞来宿鸟尽依依。
不过半个月,派往京城的小厮已快马返回了,带回来的却是个不幸的好消息:八月十六日[1334年9月22日],京师的鸡鸣山[今宣化东南]地区发生大地震。
鸡鸣山像山崩了一样,大地随即陷为湖池,方圆百里,死的人不计其数。
在这次地震中,老夫人和多名仆人丫环不幸遇难。小厮没有把高源的书信交给老太爷孙知之,却直接捎回了“讣闻”。
小厮当时想:姥爷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怎好再提进京就医的事?何不就着进京奔丧的事,直接待在姥爷家不走了,岂不两全其美?
窕娘听得此讯,只是细问老父亲和文娇是否伤着,对丧生的继母,只是假惺惺地嚎哭了两声。
高源决定,明天就带着夫人窕娘和三子文秀去京城奔丧。
【三】《梦中的额吉》特古斯吉日嘎拉.词 格拉巴**.曲 张慧玲.歌
大方的母亲其其格[蒙语女人名,花朵的意思]也在这次地震中受了重伤,危在旦夕。伯颜找尽了所有名医,也没有挽回自己爱妾的生命。弥留之际,其其格不停地呼唤自己最亲爱的小女儿大方的乳名。
伯颜八百里加急召大方迅速赶回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为了预防再次地震,皇帝和伯颜等大臣都赶往上都避难。]见母亲最后一面。
[歌曲]“青青的草原,星星在闪耀,梦中妈妈的脸,在为我挂牵。为我向苍天祈福祝愿,她在遥望远方的天边。亲爱的妈妈额吉啊~,她在遥望远方的天边。”
大方把孛罗接来了雷家城堡,让他一边疗伤,一定看住乌通山的出口,预防匪首逃走。她便带领二十名武艺高强的男侍卫及原来一起跟来的六十名女侍卫,和纪绪一起快马向上都赶去。
[歌曲]“金色的草场,梦中的故乡,妈妈在轻轻地唱,歌声多悠扬。草原有我,无尽的思念,母亲的恩情永生难忘。亲爱的妈妈额吉啊~,母亲的恩情永生难忘。”
刚刚还是意气风发的小姑娘,当上了马的时候,便想起了母亲,不由得浑身没了力气,连骑马都支持不住了,直接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纪绪建议坐车,大方不同意,说太慢了。纪绪只好让大方到自己的怀里来,和她同骑一骑。
看着躺在自己怀里的、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的小女孩,纪绪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