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旧识?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游乐场终于开张了!最高兴的当然是那些放假的孩子们,过年要拿压岁钱,正好到游乐场来消费。当然,大人们也不甘落后,这里汇集了丰富的美食、娱乐及商品。除了身体、物质享受,还有精神上的享受。

比如:卡拉ok。93年可不是ktv遍地的年代,那时的卡拉ok还是一种奢侈的消费。两元钱一首歌,你能唱多久?别忘了,当时的工资才多少?物价有多少?游乐场一角的露天卡拉ok音响还行,就是贵了,再说唱歌的人大多也不怎么样。

最精明当属摆游戏机的档位,利用当时游戏机没有普及,吸引力够强。拿出家里的电视和fc,再多借几盘卡带,人气相当火爆。一角钱一分钟,5块钱一个小时,并不便宜。即便如此,一天下来玩游戏的人可没停过。甚至,有些小孩连几分钟都在打。

姜文浩他们亦忙个不停,也十分辛苦,才不过半天时间,姜华就有些受不了了。他隐晦表露出想退出的意思,却被姜文浩一眼瞪了回去:“妈的,这是一个难得锻炼意志的机会,你难道想一辈子都一事无成?”

“额……我……”姜华不明白姜文浩为何如此激动,可他那种超越年龄的气势却不是盖的,直接让姜华屈服在了他的“淫威”之下。

原因?当然是为了姜华好!曾经一事无成地混到中年,工作没一份长久。身为发小兼死党,姜文浩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要改变姜华的命运。磨练与重塑,一切从小开始。

熬吧,所有人都在适应中,慢慢地,大家也都习惯了。毕竟,钞票就是最好的原动力。期间,姜文浩的父母来看过两次,发现儿子真的很努力,一丝不苟。

“原以为,他只是好奇贪新鲜,想不到,他真的坚持下来了。”姜父姜大维颇为感叹。

“是啊。”姜母陈兰满脸欣慰:“儿子长大了,也懂事了,居然知道勤工俭学,自己挣书本费。”

姜大维点点头:“让他知道赚钱的辛苦也好。”在姜大维心中,姜文浩能有个几十块收入就不错了。可谁想到,在不久后,姜文浩会给爸妈一个天大的惊喜!

“姜大维?你是姜大维!”突然,有人在前面叫姜大维的名字。

举目四望,姜大维在人堆中寻找声音的来源。

“这里、这里!”人群中有人举手:“呵呵,游园会好多人啊。”

“你是?”望着眼前的中年人,姜大维一时竟没把他认出来。

“不会吧,你连我都不记得了?以前和你在一个分厂,给行车(ps:行车,即桥式起重机)挂东西的那个!”中年人说道。

“哦,是你!”姜大维认出来了:“吴绍纲!你变化好大啊,怪不得我认不出来了。”

吴绍纲嘿嘿一笑,转向陈兰:“嫂子,你好,好久不见了。”

陈兰和姜大维同一个分厂,一个在库房,一个搞测量,他们都认识吴绍纲。陈兰笑着对吴绍纲微微一点头:“是的,好久不见,你还好吗?哎,完全不一样了啊。”

变化有多大?以前穿着劳保服,满身油污汗水的司索工人。现在却西装革履,身材开始发福。颈上挂着小指粗的金项链,手上带了3个金戒指。

“怎么,发财了?”姜大维笑问。

“一般一般。”吴绍纲嘴上谦虚,但他脸上那得意的表情却出卖了他:“还不是做老本行。”

姜大维只当他不愿意说,心中却是不信,司索能发财?然天下之大,有什么不可能?就凭窝在华新这个国企里,没去处闯过的人当然想不到!

接着,吴绍纲向姜大维夫妻介绍了他的妻儿。

好漂亮!姜大维眼前一亮,这个女人,在人群中绝对是鹤立鸡群的那种!高挑的身材,即使身着冬装,也掩饰不住她那傲人的曲线!鹅蛋脸配上柳叶弯眉樱桃嘴,那种天生的妩媚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再形象点,她长得有点像香港的女明星王祖贤。

“姜大哥你好。”女人落落大方,微笑着打招呼。她叫姚娅楠,和吴绍纲结婚六年,有一个4岁半的儿子。

说起自己的妻子,吴绍纲总是充满自豪——年轻、漂亮、学历高。姚娅楠是大学本科毕业,在93年,大学生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啊。姜大维心中暗叹,可转念一想,谁叫人家有钱来着?说起来,姜大维以前还曾经看不起吴绍纲过。学历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工种不好……最关键一点,吴绍纲离开华新是被开除的!相对而言,姜大维的自我感觉便要好很多。因为在当时,华新评价工作好坏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坐办公室。有茶喝、有报纸看、无聊多过于做事。也许有些夸张,但姜大维却也有着所谓“知识分子”的傲慢与自视甚高。于是,当多年以后再次相遇,吴绍纲的今非昔比倒让姜大维内心有些不平衡起来。

“叫叔叔。”吴绍纲抱起自己的儿子。

小家伙不习惯和陌生人打交道,半晌,才含糊不清地叫了一声叔叔。

“呵呵,小家伙还挺害羞。”陈兰笑道:“好可爱,长得真像他妈妈。”

“对了,姜哥,你的儿子应该10岁了吧,上小学几年级?”吴绍纲问。

“今年就满12了,小学五年级。”姜大维道。

吴绍纲奇道:“怎么,他不和你们一起逛游园?”

“他在,不过是在学别人卖小吃。”陈兰接口道。

吴绍纲妻子姚娅楠笑笑:“哦,不错啊,小小年纪便学着赚钱了,将来一定很有钱途。”

“哪里,不过是他搞着好耍而已,凭他,能赚几个钱嘛?”对于自己的儿子姜文浩,姜大维贬低起来可毫不客气:“学生,成绩好才是真的。”依旧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岂不知,还有一句话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么?

听大人谈及小吃,吴绍纲的儿子心动起来,便嚷着要买吃的。

“好好好!”对于儿子,吴绍纲十分溺爱:“我们去买。姜哥,不如我们就去照顾你儿子生意如何?呵呵,大家一起,我请客。”

几人来到姜文浩的摊子,先寒暄一阵,吴绍纲再点了许多吃的,也不管大家吃不吃得完。

“叔叔和我爸爸是旧识,吃东西,该我请客才对。”姜文浩说话相当得体。

“这怎么行?我怎么能让一个小学生请客?”吴绍纲高声道:“传出去我岂不被人笑?”

客套几句,姜文浩便不再坚持,你当他真想请啊?

一边吃一边闲聊,最初还是一种愉悦的气氛,可随着吴绍纲开始炫耀起自己的财富时,姜大维的脸色渐渐有些变了。

以前被人所小瞧,现如今发达了,吴绍纲当然要炫耀一番。人之常情,却难免有些得意过头了,刺激到姜大维。再加上曾经被开除的心结,吴绍纲唾沫星子朝华新一阵狂喷。口不择言,牵连广阔。

并非说姜大维有多爱华新,而是吴绍纲将华新形容为腐朽的满清。至于华新人,则大多为尸位素餐之辈。没具体所指,可也没说什么人不是,就看听者从什么角度去理解了。很明显,姜大维切入有些负面。

于是,两人为华新而产生了争执。

“呆在华新有铲铲个前途!”成见已深,吴绍纲说话脱口而出,既不经过大脑,也不客气。按重庆的说法,这属于典型的棒棒话。当然,吴绍纲的眼光也没那么深远,仅仅只是纯粹的吐槽。

姜大维肯定不服气,不过他的申辩还是老一套:“华新是大型国有企业,有保障、铁饭碗,衣食无忧。享受各种福利、老人、子女……”

“但是工资低!”吴绍纲不屑道:“福利好有什么用?有钱一样可以办到!你能享受的我也可以,而我能享受的你却不一定行!”

“华新将来肯定要涨工资的!”

“那点点工资,能涨多少?一辈子亦不过如此,连我一年都比不上!”

……

相比较起两位父亲的火药味渐浓,两位母亲倒是相谈甚欢。至于两位儿子,一个太小不懂事,一个则不好参言。

道不同,不相为谋!姜大维脸一垮,沉声道:“对不起,家里还有事,我要先走了!”说完,起身离开。

“真是对不起!”陈兰抱歉地道:“我丈夫他失礼了。”姜大维就这脾气,所以他人缘一直不好,容易得罪人。

告罪后,陈兰也匆匆离去。

“看你,怎么说话呢?”姚娅楠责备丈夫道。

“没事、没事。”吴绍纲浑不在意,他和姜大维是同事、是旧识,却离朋友差点。估计今后将没什么交集,怕什么?

吃得差不多了,吴绍纲递给姜文浩50元,颇为豪爽地道:“不用找了。”

姜文浩也不客气,径直收下钱,然后微笑着说了声谢谢。内心里,他对吴绍纲却颇为不满,吴绍纲刚才贬低自己的父亲。不错,事实证明了父亲一辈子的坚持的确是个极度黑色的笑话,但怎么着也轮不到吴绍纲来说三道四吧?姜文浩起码的护短心思还是有的。

“暴发户。”待吴绍纲一家离开,黄珏明才呸了一声。他又对姜文浩道:“何必多收他的钱呢?我们又不差那点。”

姜文浩呵呵笑道:“他自愿给小费,我为什么不收?和人过不去,没必要和钱过不去!”

“这人好虚伪,说什么做司索挣了很多钱,谁信啊?又没人问他赚钱的途径,找这么烂的借口做什么?无聊!”黄珏明哼道。

姜文浩想了想:“我倒认为他没说谎话。”

黄珏明顿时来了兴致:“哦,小姜,这话怎么说。”

“是啊,我也想知道。”姜华也凑了过来。另外两个打工的高年级同学嘴上虽然不说,但他们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好吧。”姜文浩点点头:“仅仅属于个人猜测,不代表事实。”

司索,可能许多人连听都没听到过这种工作。但在华新机械厂,它却是一种很重要、很关键的一个工种。属于特殊行业的一种,国家规定可是要持特种行业作业证上岗的!在华新,它有另外一个通俗却不准确的名字——起重工。

简单点说: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们国家的起重机稀缺,由此人力起重方式就变得非常重要,而做这些工作的人便叫司索。华新作为国有大型机械厂,当然不缺少必要的起重机,但某些时候机器也有不给力,所以还得靠司索。在华新,司索更多的在负责给吊物捆绑、挂钩之类。很简单?那你就错了,如果重物规则且在起重机额定起重量之内,那还好办。但如果重物超过起重机的额定荷载且形状不规则呢?就得靠司索的捆绑与挂钩将重物的重力分解给两台起重机,重心、平衡、额定内——技术活儿!有点类似于水手,捆绑打结都是特殊形状,再加上吊具种类繁多、使用方式的差别……够得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大事故,这也是国家将司索工列入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的原因。

但是,随着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发展,司索的重要性在逐步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吴绍纲应该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环境下才赚到了那么多钱吧。姜文浩连他的渠道或多或少都猜到一点,哦,不,应该是后世信息化的功劳。

继续求票啊,数据太难看,不过一定不太监!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相之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人族镇守使 我有一剑 星汉灿烂 陆地键仙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相关推荐:重生无悔的人生商器贞观祸害韩国娱乐圈见闻录漫展的男厕所有异界我不该去救那个女孩带着红警到GTAV挖掘地球大道无形寻妖天下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