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三人,已经习惯了李世民这里使用高圆桌来进餐。相比之下,以前那种分桌而食,的确能凸显主客间的威严等级。但这种同桌进餐,却能拉进彼此间的情义。
第一次与这么多人,“挤”在这么小的一个空间里进餐,王珪和魏徵,多少有些别扭。
等都好了,李世民举起酒杯,“某,今日非常开心。有了两位先生的襄助,某之大业,指日可待!”
酒过三巡,李世民说道:“某这郎子,多年来,一直无名师教导。今日请五位来,便是想让这小子拜你们当中一个为师。”
他这话说完,房杜二人不敢接话了,长孙无忌更是当做没听见。
房杜二人的学识,无疑是足够给殷清风当老师的。可学识再好,也是为了将来进入仕途。就殷清风那个农耕之术,他们就想不到,这还怎么教导他?压力比山啊大!
王珪和魏徵一脸好奇的看着殷清风。
这半天,他们没少打量殷清风。从殷清风的气质上,他们就敢断定,这少年的书没少读。给这样的少年当老师,好像不是个好差事。
殷清风见李世民旧话重提,他也有些无奈。
在桌的五位,将来都是宰相级别的人物。就算最后他被逼无奈的做了他们当中的一个人的学生,他也不能主动去选。选了一个,就得罪另外四人。
李世民见冷场了,他对殷清风说道:“学识、谋略、治国方面,这五位先生,都足以教导你。”
然后,他对长孙五人说道:“要不,诸位考一考他?”
李世民这么一说,殷清风的脑子里,立刻想起什么破题、承题、起讲的八股文来,这可不行!
自从他升起了想要改造大唐的那个念头开始,他除了回忆现代的某些制度,还读了不少古代书籍,以力求能将不同时代的思想完美的糅合在一起。
所以,他读这些书的目的,只是寻找有用的和没用的内容,而不是逐字逐句的细扣每个章句的意思。
现在,别说读书最少的李世民了,就是长孙无忌随便问一句,他都够呛,更别说那四位了。
殷清风站起来,先行个礼,“秦王对小子的爱护之心,小子感恩铭记。小子有个疑惑,借此机会求教诸位先生。”
“哦~~~”
包括李世民在内,都好奇的等着殷清风发问。
“小子的疑问是,何谓名臣。”
“何谓名臣?”
这个答案太多了!就算不识字的田舍汉也能说上几句,包括提出问题的少年郎,他自己就能说出一大堆来。
这个问题绝不简单!若是贸然的说出别人都知道的,那就丢脸了!
李世民对这个问题太感兴趣了。可是左瞅瞅右瞅瞅,那五个人都在做沉思状。他把目光转向殷清风。
李世民见殷清风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那你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对啊,听听这小子这么说。”
五个人眼睛一亮,一起盯着殷清风。
演戏演到底,殷清风再次行礼,“小子最喜爱读司马公的《史记》,尤其是书里的人物列传。”
众人一起在心里点头。
《史记》里有七十二列传。每个列传里,都详细记录了一个或多个著名的人物,像屈原、伯夷、韩非子、李斯、扁鹊、吕不韦、孙子、吴起等。
“能青史留名的人,固然很多。但,小子心中的千古名臣,只寥寥几人而已。”
众人有些无语了,这小子的口气不是一般的大啊。
“自有记载以来,各朝各代,文武名臣可以说数不胜数。有的助帝王稳定朝政时局,如汉之霍光;有的治理一方得力,如秦之李冰;有的御敌四方,如白起、廉颇。
但小子心中的名臣是,废除井田制的商鞅、是提出均田制的李安世;若隋文帝不是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提出科举制的杨坚,更是千古名臣。
大败东胡的秦开、使匈奴不敢窥视中原的李牧、让胡人不敢南下的蒙恬、一战击溃匈奴单于本部的卫青、横扫匈奴的霍去病、前隋与突厥作战的李充、韩僧寿、达奚长儒、长孙晟等才是名臣。”
说到长孙晟时,殷清风冲长孙无忌行个礼。
“所以,拾前人牙慧的文臣、为帝王遗缺补漏的文臣,不是小子心中的名臣、只是汉人杀汉人的武将,更不是名臣!
只有那打破和改变旧有的制度的文臣、只有对异族作战的武将才是名臣!他们!当!永世纪念!”
殷清风说的慷慨激昂,换来的是寂静、是怪异的目光。
他讪讪一笑:“小子不当,口出狂言了。”
六个人都不接茬,你这不是口出狂言,你这是拒绝拜师啊。
但,骂了殷清风一句之后,他们又在回想殷清风刚才说的话。
关于武将什么的,他们自动略过。他们想的,是殷清风提到的商鞅、李安世和杨坚;他们想的,是他们距离殷清风口中的名臣,距离有多远。
放完炮的殷清风,心安理得的坐了回去。
以对华夏民族的功德而论,在座的五个未来宰相,可能都没有分裂突厥的裴矩来的大。
王珪曾经回答李世民的提问,他说:“孜孜奉国,多谋善略,我不如房玄龄;敷奏说明,条理清晰,我不如温彦傅;办事干练,案无滞留,我不如戴胄;忠诚无私,犯颜直谏,我不如魏征。然而,激浊扬清,嫉恶好善,我却比他们有一日之长。”
从王珪的回答中就能看出,这些流芳后世的唐朝的名臣,并没有一个开创性的人才。就连杨坚开创的科举制度他们都没能完善,好歹王安石还整个青苗法出来呢。
不是说他们不够优秀出色,而是殷清风站在后世的基础上,来回过头去,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他们。
《中国通史》纪录片里面说“魏徵是贞观盛世的总设计师。”
按照当时唐朝的执政思想和方向来说,这个称谓也过得去。但,与邓老爷子相比,差得就有些远了。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建一个新政权容易,建一个新制度难。
如果按照隋朝前三十年,或前二十五年的时间计算。从李渊到李世民当皇帝这三十二年来说,还真未必比得上隋朝。
科举制、大运河,长平仓、灭吐谷浑,这几项就够李唐汗颜的了。就连灭突厥的功劳,最少也得分裴矩一半吧?
剩下能比的,只有战高丽和灭高昌了。
最少,在政治制度上,没有新突破。
没有新突破,就要走上王朝更迭的老路子。
古代所谓的盛世,只不过是经过战乱、人口大量减少、土地矛盾没那么激烈罢了。文景之治是这样、开元盛世是这样,康雍乾也不过如此而已。
真正有开创性的王朝,反而寿命很短。秦朝如此、王莽的新朝如此、北魏如此、隋朝如此。
要不是北宋立国之后,没有坚决的将防线推到长城一线,以北宋的历史成就,或许比唐朝还高。
古人总说“以史为鉴”,但顶多是不犯同样的错误罢了。真正做到推陈出新的,李世民比不过秦嬴政、王莽、拓跋珪、杨坚。魏徵、房玄龄等人也比不过商鞅、李安世、王安石。
殷清风多少也品出来,李世民一直惦记给他找老师的原因了。无非就是让他头上多一个宰相门徒的帽子,让后能若干年后,他文可入相、武可出将。
可如果他真拜了某人为师,辈分矮了一头倒没什么,关键是,他需要的是一个平等交谈的机会。只有这样,这些帝国的大佬们,才能心平气和的,来听取他的建议。
他刚才抛出来的问题,就是要告诉他们,想收小爷为徒可以,你得比我牛。最少小爷我已经提出了开创性的建议了,你们呢?现在还处于拾缺补漏阶段的认识和能力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