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政治为先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在东宫门前,杜伏威算是见识到殷清风有多威风了:那些守卫远远的行礼,没有任何阻拦和盘问不说,反而都是一副讨好的笑脸。

如果这样,杜伏威也能接受。等他看见一脸笑容的迎出来的李晋安,他算是彻底放心了。

虽然他只见过李晋安一面,但李晋安是谁他还分得清。既然殷清风与李晋安这么亲密,李世民对殷清风应该是没有恶意了。

“难得吴国公来做客,殿下已经在书房等候了。”

杜伏威没想到李晋安还记得他,他也笑着口称“不敢。”

李晋安和杜伏威打过招呼后便不理他了,低声与殷清风说着什么。

杜伏威向旁边让了一步,看着襄城和李承乾向李晋安乖巧的行礼。而李晋安只是随意的回了一下,又拉着殷清风说话。

他见这姐弟俩不但不以为意,反而乖乖的跟在殷清风和李晋安的身后,他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他真想把殷清风拽过来问问,到底谁才是李世民的儿子!

接下来,他又看到相似的一幕:李世民和他客套了一下,然后满是笑容的回应着殷清风的见礼后,大手一挥就把两个子女给打发走了。

杜伏威瞅瞅殷清风,又瞅了瞅远去的姐弟俩,他心里琢磨着,是不是自己也编一个什么神仙啊佛祖的回去哄哄自家的婆娘。自家婆娘自从有了身孕后,就愈发难伺候了。

在杜伏威东想西想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在书案后坐下。他得到殷清风的暗示后,赶紧在东面的首座上坐下。

殷清风不知道杜伏威为啥会在这个时候走神儿,但现在不是询问的时候。他见杜伏威坐下了,他也挨着坐下。如果以前他还担心杜伏威会在李世民面前出什么岔子,但那天晚上他明白了,原来杜伏威一直在藏拙。

他不会因为这个而气愤或产生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乱世中谁敢对别人毫无保留谁才是傻子呢,更何况杜伏威一路上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的暗算与背叛才走到今天的。

当然,也可以按照这个逻辑去推,认为杜伏威向他坦诚,可能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扮猪吃虎。但他不会那么无聊的去这么想,因为他不是阴谋论者,心里也没那么黑暗。

杜伏威将殷清风准备好的资料递给李世民,“伏威在义弟那里讨了一个差事,请殿下过目。”

李世民最喜欢殷清风给他“添麻烦”,“麻烦”越多,国力就越强悍。只是今天竟然拉着李伏威一起来,他多少就有些好奇了。

他接过资料,首先看到的是皇泽院的实施计划,他眼睛一亮,紧接着开始分析利弊。

利,是肯定有的,毕竟冠以“皇”字。弊端嘛,虽说各地的皇泽院只需要那些家族出第一笔启动资金,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留在墙上,也会永远的留在地方志上。这个,就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地方志,又叫方志,是记述地方风俗、物产、舆地以及故事传说、地理、沿革、风俗、教育、物产、人物、名胜、古迹以及诗文、著作等的史志。

方志起源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方志起源于史,它是从古代史官的记述发展而来的。像《周礼》中所提到的外史掌“四方之志”,可能就是方志的源头。

二说方志脱胎于地理学,是由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和《山海经》演变而成的。《尚书·禹贡》记载了战国前的方域、物产、贡赋等,《山海经》记载了远古时的山川、形势、物怪等,它们被认为是方志的雏形。

不管哪种起源,他都不希望看到某些家族的名字被记载下来。但他也明白殷清风这么做的出发点,无非就是利用那么世家罢了。可这在政治层面上,算是一个极大的败笔。

李世民说道:“不知国公可算过,如果每一县都建这样一座皇泽院,总计需要钱财多少?”

杜伏威也明白这话不是问自己的,他扭头看向殷清风。

殷清风看李世民这架势,就知道他心里有什么异议。但这个问题他事先还真没想过。

他稍微沉吟了一下说道:“若土地由各地县衙出而不用购买,可以节省一部分钱财;建造围墙和房屋,以收纳五百人算,大约需要两千贯;再为这些人准备第一个月的粮食等,大约为三百贯。

若以这个数字推算,一千座皇泽院的费用在两百三十万贯到两千五百万贯之间。”

李世民登时放心了。

如果这个数字放在去年,国库是绝对拿不出来的。但现今而言,别说两百多万贯,就是再增加一倍也无所谓。

最主要的是,这笔钱出得太值了!

只要皇泽院建成,它就始终彰显皇家的泽被之恩!这在无形中,就起到教化万民的作用!而付出的,只不过是几百万贯而已!

他轻拍了一下桌子,“那好!这笔钱财就由朝堂来支出!”

眼睛一转,他又说道:“非但如此,我会让各地县衙尽量多的腾出一些土地来。等清风起动倡学的计划后,就在皇泽院里建学堂。名字就叫皇泽学堂!”

殷清风立刻就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

不过这样也好,由皇室与那些世家打擂,他只要安心把学堂建好就行。谁管李世民是不是为了邀名呢。

满心欢喜的接下了殷清风送过来的“大麻烦”,李世民翻了两下“升道坊和立政坊的改造计划”就随手放下了。又偏又远的两个坊区不值得费心思,何况这还是殷清风的“交换条件”。

殷清风让李伏威递交皇泽院的计划,应该是在自己面前举荐他。考虑到李伏威这几年表现得一直很低调,没什么可疑之处,李世民说道:“那...这件事关皇家威严的事情,就麻烦吴国公了。”

杜伏威大喜,站起来躬身说道:“伏威当不负太子重托!”

李世民颔首,示意他坐下。然后看向殷清风。

殷清风摇摇头。

“晋安~~~”

李晋安应声就走进殿内。

李世民吩咐道:“带吴国公去稍作休息。”

杜伏威也知道后面的事儿不用自己操心,他躬身而出。

等杜伏威出去,李世民问道:“你打算要推荐你这位义兄?”

殷清风说道:“江淮之地已经由朝堂上治理多年了,他最大的根基已经消失殆尽,就没必要再防备他了;他能从一个农家子,又以弱龄之身走到今天,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这等人才不为叔叔所用,就有些可惜了。

况且,他的子嗣也是小侄的义子不是...”

李世民点点头,衡量着。

李伏威与殷清风走得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赐婚开始,他便让人留意李伏威的动向,的确是没有什么可疑的。既然殷清风这么堂而皇之的提出来,自己倒真要考虑如何使用他了。

但...到底该如何使用呢?

算了,还是听听殷清风怎么说吧。

“那,你打算是让他进入军中,还是别的什么打算?”

殷清风说道:“自古,外戚作乱有一个共同点:出身文官,但掌握兵权。

以此推论:若外戚没有兵权,作乱的可能就很低。”

李世民细想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至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文武不分。”

李世民一愣,“你是说...”

殷清风说道:“没错!小侄的谏议是,以后文是文武是武,各就其职各咎其责,互不相统!”

李世民明白他的意思:从此,文官不再掌兵权,武将功劳再大也不得入相。

他越琢磨越有道理。

但,随后他又想到了一个新问题,“那,你是不是接下来要谏议,将兵部从六部中分离出来?”(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相之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人族镇守使 我有一剑 星汉灿烂 陆地键仙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相关推荐:沧雪魔界盛世文娱废柴宅男变身国民偶像诸神鏖战秦神传说战国第一纨绔网游之金刚不坏万族最强妖帝系统九霄森罗最强仙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