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军很用心,他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当天陈俊东走后,他就来到这个房子处,前前后后仔细勘查了一遍。屋里面,谭军也趴窗户观察了好久。
车子上还有几百块砖头,谭军竟然还带来一位瓦工师傅,来修门前的台阶。还可以帮助处理一下掉落的墙皮。
墙皮的事陈俊东倒是想到了,他原准备让蔡老二抹水泥的,蔡老二的父亲是建筑队的瓦工,蔡老二也会一些简单的瓦工活。门前台阶的事,陈俊东没想到。
听着谭军请功般地介绍,陈俊东心里一热。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陈俊东心里开始有了谭军的印象。
“谭哥,您是不是把房建队的材料都搬来了,太感谢了。”
陈俊东由衷说道。
“帮小先生做事,应该的,应该的。”
谭军点头哈腰说道。
“小先生?你叫小先生?”
站在一旁的高静雯不由得问了陈俊东一句。
高静雯当然不知道陈俊东小先生的绰号,有些好奇。她更好奇,这个看起来像混混的人,比陈俊东大那么多,怎么对陈俊东好像毕恭毕敬。
陈俊东点点头。小先生的绰号早晚会有很多人知道,他没想隐瞒。
听到高静雯说话,谭军这才注意到高静雯,眼前一亮,嘴巴不知觉地张大了……
“您贵姓?能不能认识一下,我,我叫谭军。”
谭军对高静雯结结巴巴地说,还伸出了手……眼前的这个女孩太漂亮了……
“我姓什么管你什么事!”
高静雯冷冷地回答一句,转头进屋了,头上的马尾辫一翘一翘的。
她显然不愿意搭理留着大长头发,穿着喇叭裤,一看就不像好人的谭军。
谭军尴尬缩回了手,讪讪地搓着。他求助地看了陈俊东一眼,陈俊东摊了摊手,没有说话。
陈俊东心里暗笑,记忆中,上一世高静雯的爱人就姓谭。不过陈俊东没见过,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谭军。
休息了一会,众人又忙碌起来,东西搬的差不多了,柳红梅和张凤英已经到后面的两间屋子开始打扫卫生了。
后面的两间屋,高静雯没有和陈俊东提起,陈俊东知道高静雯假装湖涂算是默认了。这样最好,如果以后有人过问,再想办法解决。
谭军因为还有工作,提前告辞,陈俊东送到门口。
“小先生,您刚才说的材料的钱,先不用付,过一段再说。还有什么需要我一定尽力。”
谭军说道,他好像少了来的时候的意气风发,变得有些萎靡。
陈俊东抱拳致谢。
谭军打开副驾驶的车门,一只脚慢腾腾地蹬上踏板,犹豫着又下来了。他转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对陈俊东说:
“小先生,您看,您能不能告诉我,那个…那个姓名,她是干什么的?”
“那个是谁啊?”
陈俊东戏虐道,他明知故问。
“就那个……就那个穿澹蓝色短袖,扎马尾辫的女孩。”
谭军更不好意思了,说完还耷拉下脑袋。
“她叫高静雯,是一分局的工会干事。”
陈俊东笑着拍了拍谭军肩膀小声说。谭军本质不坏,又有办事能力,将来好好引导一下也能有一番成就。至于他和高静雯怎么样,那就看缘分了。
“不过谭哥啊,你这幅打扮可不行啊。把长头发剪了吧,喇叭裤也别穿了。对了,机关干部怎么打扮您就怎么打扮吧。”
陈俊东的话完全不像十五岁的小孩说的,好像过来人指点江山的样子。
谭军对陈俊东的话一点也没感到奇怪,他很受用。小先生就是小先生,一句话就让他恍然大悟。聪明的谭军一下子就反应过来高静雯为什么不搭理他了。
“谢谢小先生,谢谢小先生。”
谭军鸡啄米似的点着头,连忙道谢。
“加油噢,谭哥。”
陈俊东和谭军挥挥手告别。
人多好干活,十点多钟屋子里原来乱七八糟的物品已经清理完毕。众人没有歇息,清理了一下墙面的灰尘,马上开始开始刷墙。蔡老二给瓦工师傅打下手,墙皮已经抹好大半。
高静雯把房子的钥匙给了陈俊东,领着三个人走了。
临走时,她一再嘱咐陈俊东,要是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找她帮忙。
黑户沟的孩子都是干活的好手,又不惜力气,滚刷等工具也好用。不到十二点,包括后面的两间,屋子已经全部粉涮一新,但长久没住人了,原来的墙底子发黄,墙还不是很白。
等风吹上一阵,墙皮干了,下午还要再刷一遍才能更白,墙裙子的油漆要等墙刷完了才能刷。
窗户玻璃也都也被柳红梅和张凤英擦得锃亮,几块原来破碎的窗户玻璃也换上了新的。
门前的台阶也砌好了,用纸壳子盖着,现在还不能上去踩。瓦工师傅谢绝了陈俊东吃午饭的邀请离开了。
大军、建辉等几个人光着膀子,在后屋的自来水龙头前冲洗头发上身上沾着的白灰。他们很兴奋,吆五喝六,还嬉闹着互相泼水。
柳红梅和张凤英不时大声提醒,让他们轻点作祸。
陈俊东站在门前很感慨。他又把手伸进兜里,想找出一根烟。马上又苦笑了,习惯的力量太大了,重生都二十多天了竟然还惦记着吸烟……这辈子,说什么也不会抽烟的。
顾宏伟和赵志强抬着一个装着馒头都大铝盆进屋了,盆里还有几个装着白菜炖豆腐的饭盒。
“大东,你给的六斤细粮票全买馒头了,我怕不够,又和一个我爸单位认识的叔叔借了二斤,一共买了八斤。”
顾宏伟对陈俊东说道。
“抬到后院去,把剩的汽水也抬上,我们开饭。”
陈俊东对顾宏伟几个人说道。
馒头和菜是陈俊东让顾宏伟等在职工食堂买的,细粮票是陈俊东昨天晚上死皮赖脸从母亲袁琴手里要来的。
陈旺是工人,粮食关系在职工食堂,一个月二十八斤定量,但只有六斤细粮,其余是包米面为主的粗粮。二十八斤定量可以在食堂吃,也可以领出来。
六斤细粮票是家里仅剩的,可心快过生日了,怎么样也要一家人吃顿面条,一家人平时难得吃上一顿白面。袁琴很舍不得,但最终还是没有顶住陈俊东的软磨硬泡,把细粮票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