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人啊,这得分多少班?!
以现在班级来看,还不得装六百个班啊!
这还只是初级班……
当然,中高级班就不需要这么多了,这里面将要有绝大多数人,开完蒙之后就面临着辍学。
“功曹,这些人里绝大多数,恐怕都不会入学。”
程秉说道。
“……嗯……”
即便陈故再强调开蒙的好处,而且民间也确实富裕了一些,但教育普及,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
其实即便是刘备,虽然在陈故的建议下开创了这个无名书院,内心里的想法,也绝对与陈故不同。
陈故所谓的教育普及,择优录取,科举取士,这一切听起来很是附和统治阶级的利益,但,作为上位人士,真的愿意看到自己治下之民全部开了民智么?!
须知道圣人曾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的翻译,在后世历来有歧义,但作为统治阶级,愚民政策一向被奉为圭臬——将来人人都读书识字了,对于自己的统治,会不会是一个颠覆?!
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士子必不可少,但绝对不要求太多,只要够给他牧民就可以了。
刘备只所以同意,一者是因为陈故一直是刘备首席智囊,他提出建学校也并不是多么过分的事,答应下来也无妨。
二者是目前的刘备急缺士子,学校建成了之后会有更多的人才涌入自己麾下,帮助自己治理辖境。
第二点是最重要的一点。
陈故所说的消除世家,在刘备看来根本不可能,他是大汉本土之人,最能体会大汉各家族的根深蒂固。
再刘备看来,有一些世家士子,有一些寒门士子,那才是最理想的状况!
帝王心术么,平衡、制衡才是他们心里最想要的。
当陈故的学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许刘备就会主动喊停。
陈故早就知道这些,但这学校他依旧要办。
不是硬要对抗统治阶级,而是要种下星星之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量变引起质变,也许今天做的只是个基础,未来发展到一定程度,刘备即便想要掐灭这个萌芽,也做不到了。
“三万学子委实太多,我们先以下邳城中为试点,先开办几百个班!”
陈故说道。
程秉便道:
“下邳城中,也有五千余适龄学子。”
陈故咬了咬牙,道:
“德枢只管张贴告示,看看有多少人前来学习!”
程秉一笑,不置可否。显然,程秉并不看好这个“无名学院”的分院区。
定下了初步方针,陈故便只等后面消息。
次日天明,程秉开始满城张贴告示。
即便如此,想要入学的也不多。
旬日之间,只有百余人前来。
程秉将事实报给陈故,陈故咬牙道:
“既然如此,我等就教授这些人!”
程秉自无不可。
城中这百余人适龄儿童被通知一起前往书院集合。
陈故早编好了数学的教材。至于经义,自然由郑玄编纂。
当然,郑玄不会亲自来教小娃娃,经义编好只为了等这些小娃娃“进阶”。
陈故初步将这些还未开蒙的小娃娃叫做童生,等将来考试通过之后叫做“小学生”,到了小学生开始初步学习经义,院试通过之后,便叫做“中学生”了。
成为“中学生”,便会有郑玄亲传中的得意弟子教授了。
以陈故的设想,“中学生”便要比照一般士子的要求了,最起码在郡县里做个小吏不应成问题。
上百名年龄各异的未成年们最终被集合起来,就在无名书院“操场”之上。
陈故看着眼前二百多人,皱眉问程秉:
“德枢,不是只有百余人么?!又有人入学么?!”
“呵呵,这倒不是。其中有些家境殷实的,都带了伴读。”
“哦!明白了。”
陈故恍然大悟。
有些人家会雇佣年岁差距不大的孩子与自家孩子一同就学,负责照顾他。洗衣叠被,跑腿挨罚,一般都由伴读承担。
“呵呵,怎么有大家族愿意送自家孩子来书院?”
陈故笑道。
虽然有此一问,陈故却不必等别人回答,他自己也大致了解。
原因无他,当是这些富裕人家看中了学院的潜力。
在此之前,陈故原本以为会有大批的孩子前来报道,毕竟有郑玄的名头在这里,只要稍微有些远见的家长,一定会送了自家孩子前来。
但最终能来的却只有一百余,让陈故好生诧异。
程秉解释说是因为世家大族都是家学,或者族学,跟随聘请的名师学习。
就是普通家庭,也会送孩子去乡学甚至县学,有县里、乡里的教谕指导。
适龄的、能拿的起束脩的,都已经入学了。
此时能来的,便只有一些穷人家的孩子,毕竟“招生”的时候,“学费”减免,“优秀学生”还能免费,最顶尖的学生还有“奖学金”可以拿,这都是“招生告示”里写的清清楚楚的。
更保证只要通过了“院试”,就能在郡县里面或者军中谋一个职司。
有了职司,即便俸禄再微薄,也能补贴家用了。
至于那些富家子弟,当然是想要来书院“镀金”的。
“呵呵,穷人家的孩子啊,正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嘛,这些人都将成为国之栋梁啊!”
陈故眯着眼笑道,
“不过么,这无名书院,也不是想来就来的。”
“陈余,按照葛峰山上操训新兵的方法,练他们半个月!”
陈故身后一名面色黧黑,身材高大的亲兵嘿嘿笑着出列,上前来,对这群小娃娃不怀好意的笑了一笑。
这一笑,便吓哭了十多个孩子。
“新入书院的学生,都要经过军训。从今天开始,我便是你们的总教官。”
当即便有一个十来岁的小胖子高声喊道:
“我等是来开蒙识字的,随这等莽夫做什么‘军训’作甚?!”
陈故呵呵一笑,道:
“新生入学,必须经过为期十五日的军训,在此期间,随时可以退出。
退出者,书院永不再录取。”
那小胖子哼了一声,道:
“我等将来至少要做两千石的,却被这等军卒操练,实在有辱斯文!
这破学院,不进也罢!”
说罢,领着伴读,转身便走!
“记下他的姓名、籍贯,存入档案,永不录用。”
陈故丝毫不以为忤,依旧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