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可渝简直不能相信这话是沈谦能说出来的,瞪圆了眼睛。
沈谦看着她那副“只要你敢端走就给我等着”的表情,轻笑出声,不再逗弄姜可渝,又把盘子放了回去,嘱咐她。
“你今日中午用了不少,这盘蟹粉酥晚些再吃,不然闹肚子就没有下回了。”
姜可渝连忙点头。
沈谦离开后,陆晚看着桌子上的盘子,突然感叹道:“这沈谦还真是把你当闺女养了。”
“有吗?”姜可渝抚着肚子,看着桌子上的蟹粉酥,突然想起来什么问陆晚:“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直接叫他名字了?我记得没多久前你还一直叫谦哥哥呢。”
提起这事陆晚就烦,摆了摆手:“别提了,之前是年纪小不懂事,被他欺骗了好久,最近才回过味来,他又不是我哥,也就是悦姐姐嫁给表哥,成了我表嫂,我又没小他几岁,叫他那么多年哥哥已经是让他占了便宜了。”
陆晚的脑回路一向特别,不过姜可渝算是听明白了。
陆晚是觉得她叫沈谦哥哥是被沈谦占了便宜,现在反应过来,不想叫就不叫了。
不过也就是个称呼罢了,沈谦一直敬陆晚为公主,虽然偶尔会因为姜可渝小小利用陆晚,但总的来说,他也不在乎陆晚是不是叫他哥哥。
下午两堂课上完,姜家的马车来接姜可渝。
姜可渝坐上马车,把手里的书册交给前来接她的韶华。
韶华解了她身上披着的外袍,对姜可渝说道:“奴婢说个好消息,姑娘听了一定开心。”
姜可渝提起了兴趣:“什么好消息?”
韶华道:“今日魏大夫进府给二姑娘把脉,说二姑娘最近身子好了许多,不必再像之前那般只能窝在后院里了,寻个机会也是可以外出走走的。”
听了这个消息,姜可渝十分开心:“果然是个好消息,那便寻个有日头的好日子,带着二姐姐出门逛逛。”
姜可清身子不好,一直被柳氏看着守在后院不让外出。
其实原本姜可清的什么没有那么弱,在她十岁之前,不说活蹦乱跳,起码正常生活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但就在姜可清十岁那年,出了问题。
五年前的某天,姜老太太想要去北山仲岫寺上香,祈求佛珠保佑未来姜家上下都能平平安安的。
长辈有此心,姜家小辈也不能落后,尽数跟着姜老太太上了北山。
上山之前,马车停在了山脚下,姜老太太从马车上下来,其余人也陆续下来。
姜慎上前问:“母亲真要徒步登山?”
姜老太太道:“求神拜佛求得就是诚心,若是心不诚,如何让佛祖庇护?”
说罢,姜老太太正要抬脚上山,就看见身后跟着的一群孩子们,于是便又叫上姜慎,交代他道:“我老婆子信这鬼神之说,觉得一步一步走到佛祖面前才是心诚。这些孩子们什么都不知道,就不必跟着。”
她看了眼姜可清,说得更小声:“尤其是清姐儿,进京后也是水土不服的,身子也一直不算大好。你可得注意些,别让孩子逞强。”
姜慎道:“母亲放心,我会看着他们的,您也是,别逞强。”
姜老太太点头,便率先上了山。
柳氏本想拉着姜可渝,怕她在山路上摔倒,可姜可渝担心姜可清走不完全程,便说要和二姐姐一道。
姜可清姜可钒姐弟俩从出生那日起便失去了生母,柳氏虽然心里别扭过姜慎的妾室吴氏,但毕竟人都没了,还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心里那点别扭也没了。
吴氏难产,柳氏心急如焚却还是维持稳定让稳婆尽力保全,但最后还是只保下了姐弟俩。当时柳氏抓紧时间进去要见吴氏最后一面,可吴氏刚看见她,就阖眼去了。
后来柳氏也后悔没能早点进去,没能听见吴氏的交代。
可姜慎安慰她,说吴氏定是看到她心急如焚进了产房的样子,知道自己的儿女托付给她让人安心,所以才安心去了的。
因为吴氏的缘故,柳氏对待姜可清姐弟极好,甚至在姜可清接了本该属于姜可渝的县主册封圣旨后,要求姜家所有人待姜可清以县主之礼,待遇在姜可渝之上。
姜可渝与姜可清关系不错,柳氏也很是安慰,便同意她去姜可清身边跟着。
“宁宁想照顾二姐姐的心情娘亲知道,但你也要照顾好自己,若是累了一定跟娘亲说,好不好?”
“宁宁知道了。”
姜可渝说完,便跑到姜可清身边。
姜可清身子没有大好,姜老太太本来是不让她跟来的,可最终还是拗不过,让她跟了来。
姜可清走得很慢,姜可渝便跟在她身边慢慢走,还劝她不要着急。
等所有人都到了山上后,已经是未时三刻(14:45)了。
柳氏早有先见之明,提前在仲岫寺定了斋饭,等姜老太太礼完佛,众人便一同在山上用了斋饭。
事情发展到这里本来是一帆风顺的,可接下来,意外便发生了。
傍晚,姜家马车回城时,有个小孩子站在路中间,驾车的车夫喊了好几声,不知是不是距离太远,那小孩也不知让一下。
最后车夫无奈勒紧缰绳,将马车勉强在撞上那小孩之前停了下来。
小孩看马车离自己那么近,被吓得哭着跑回家,车夫刚想骂娘,却听见车厢内姜可渝急切的声音。
“二姐姐?二姐姐你别吓我!”
“姑娘?姑娘你醒醒啊!”
姜可渝掀开帘子:“怎么回事?”
车夫刚要解释,姜可渝打断他:“不用解释了,快回府!二姐姐昏迷不醒了!”
车夫往车厢内一看,发现二姑娘靠在丫鬟身上,紧闭双眼,一动不动,额头上还有一块包,已经青了。
原来方才车夫骤然停车,坐在车厢内的姜可清一时不查,身体不受控地往正前方倾去,头撞在了车厢上。
车夫慌了,连忙架着马车往回赶。
在之后跟着的姜慎等人一看前面两个小姑娘坐着的马车速度突然变快,虽然不知道缘由,但也不敢跟丢了,连忙也让车夫加快速度,跟上姜可渝她们的马车。
……
从姜可清的卧房离开,柳氏询问大夫:“大夫,怎么样?”
大夫叹了口气道:“二姑娘的身子若是一直养着便不会有问题,但大忌受惊吓。二姑娘本就没有大好,都是一直在用汤药撑着,今日被这么一吓,还磕到了头,往后想像之前那样也是难了。”
姜可渝急了:“连之前那样也恢复不了了吗?”
大夫摇摇头:“还是那句话,得静养着。”
……
大夫着一句话,姜可清便养了五年。
这五年来,姜可清一步也没有踏出过姜府的大门。连教学念书的夫子,也和上辈子一样,是柳氏专门从外面请过来,只教姜可清。
如今五年过去了,终于听到了姜可清身子好了许多的消息,姜可渝真是开心极了,连进姜可清的院子都是连蹦带跳的。
姜可清刚喝了药,见姜可渝进来,脸上瞬间盛满了笑意。
“宁宁,过来。”
“阿姐。”
姜可渝笑着跑到姜可清身边,怕冲撞到她,只敢坐在床榻旁边的凳子上看着她。
姜可清朝她张开双臂,姜可渝才敢钻进她怀里。
离开姜可清怀里后,姜可渝有些不好意思:“宁宁都十二岁了,阿姐还把我当小孩子哄。”
“不管宁宁几岁,都是姐姐的妹妹。”姜可清笑着看她。
若是平时照顾姜可清的琉璃玲珑看见她这幅样子,定然惊讶。
五年前姜可清受到惊吓,被大夫严令静养后,连院子都少出。偶尔会去姜老太太那问安,但老人家担心她的身子,便让她好好休息,此后连院子都少出了。
姜可渝开始也常来,但后来书院的学业重了,顾不上每日都来见姜可清,有时来了也是匆匆忙忙的,看她一切都好,便赶着回去完成功课了。
姜可清常年待在院子里,除了玲珑和琉璃,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琉璃玲珑又是柳氏特意给姜可清挑的话少的丫鬟,就是怕有个话多的在她屋里,让她心烦。
可当主子的话少,两个贴身伺候的丫鬟话也少,这一来二去的,姜可清的话就更少了。
琉璃和玲珑常常看着她们家二姑娘透过窗口往外看,不知道在看什么。有时她们会问她要不要出去走走,也被她拒了。
话那样少的人,如今见了姜可渝,不仅话多了,笑容也多了,整个人都鲜活起来了。
这是连姜可清的双胞胎亲弟弟姜可钒都不曾有过的待遇。
“阿姐待在院子里是不是特别无聊?我已经和娘亲说过了,等过几日我休沐,带着阿姐一道出去玩。阿姐不知道,已经入秋了,书院后面有一片枫叶林,树叶都红了,可好看了。”
姜可清笑着说道:“是吗?我还没见过整片整片的枫叶林呢,那我就等着宁宁待我去看。”
姜可渝笑弯了眼。
姜可清看着她的小脸,突然上手捏住。
“上回见面也没多久啊,我怎么觉得你这脸又肉乎乎的了呢?”
姜可渝瞬间皱起小脸。
这话,可是往她心尖上扎啊!
【作者题外话】:柿子:努力把媳妇喂胖!
宁宁:我请你住手。
更新时间:中午12:00温馨提示:有免费的小票票劳请看至最后一章再投哦。推荐朋友的书:《790676+嫁给残疾将军冲喜后》,河狸大大超会写!格局感情拉满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