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亮将这一年改为天德元年。
正月,登基大典举行完之后。
他给前朝来了一次大换血。
左丞相秉德,右丞相唐括辩,点检忽土和阿里虎,左卫将军徒单贞,领三省事萧仲恭,尚书省令史李老僧,秘术监萧裕。
这些人都是在暗杀完颜亶那晚出过大力的。
让萧裕惊讶的是这个李老僧,居然是老头!
他万万没想到。
也许在诛杀完颜亶的时候,完颜亮差他办了些什么事情。
可萧裕并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
难道完颜亮防备着他?
他看向坐在龙椅上的完颜亮,他此时正接受着大臣的朝拜。
脸上还是和之前一样,没有什么表情,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萧裕现在也练就了这样一个喜怒不显于色的本领,他也能感知到自己巨大的变化。
现在的他,善于揣摩人的心理,八面玲珑,阴险果决,确实和之前大不一样了。
他正思考着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朝堂上就叽叽喳喳突然间声音大躁,原来是大臣们为皇太后的名分而争吵。
宗干的正室徒单氏,和完颜亮的生母大氏两人的住处发生了争执。
完颜亮为他们两个人的住处拟订了两个名字,一个是永寿,一个是永宁。
按理来说仅一字之差其实不妨碍什么,可大臣们非要争个你高我低。
幸好完颜亮对这种事没有太过计较,让徒单氏住在永寿宫,大氏住在永宁宫。
那徒单氏是一个佛口蛇心的人,看来完颜亮也会在这两个太后身上费一些心机。
徒单氏明里暗里欺负大氏,而且徒单氏因为是正室所以自然高妾室大氏一头。
又是他最讨厌的嫡庶尊卑!
即使大氏是他的生母,他日常请安,有什么大事还是要第一时间给徒单氏禀告。
刚拟订了名字,按照礼节他先要去徒单氏的宫里传话。
他心里自然是极不情愿的,那也没办法,登基之初还不好给人留下话柄,留下一个不孝的名声。为此,他还将太后的父亲徒单赠太尉,封王。
因此他被宫女带着先去了永寿宫。
完颜亮本来想着假意走一下过场就行了,可谁知,徒单太后并不给他这个面子。
他进到永寿宫,就听见徒单氏和婆婆萧氏讨论说:“即使完颜亶有做的不对的地方,那也不能杀了他呀,这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让我日后下九泉怎么见太傅(宗干)!”说完又假惺惺地擦眼泪。
完颜亮知道,她是想在宫中博得一个贤良的名声,也能压过他母亲一头。
他气极了,但还是假装没听见笑着走进去。可徒单氏见了他既不祝贺也不行礼,所以完颜亮愤然离去。
直接去了永宁宫。
大氏是个好说话的,一直以为徒单氏对她的真的好,所以干什么事都让完颜亮以永寿宫的那位为主。
完颜亮知道这事很快就会传到她耳朵里,所以在路上就想到了一些说辞。
可到了永宁宫一看,大氏居然喝醉了。
完颜亮呵斥了下人几句,嫌他们不爱惜皇后的身体。
“元功(完颜亮的字),不要斥责下人,是母亲今日高兴,为你祝贺喝的。”
完颜亮蹲在大氏的面前,试图把她的酒杯拿走。
大氏爱怜地摸着他的头。“我们元功胸怀大志,能有这一天,母亲为你骄傲!”
说完又想起来了徒单氏:“你去过徒单太后那儿了吗?”见完颜亮闪躲的眼神,她就知道他们没有心平气和地说话。
“知子莫如母,我看你眼睛滴熘转就知道你和徒单太后起了争执。又想着想一箩筐说辞来湖弄我。我还不知道你。”
完颜亮悻悻地笑了,把太后扶上床躺着,又和她说了会儿话。
大氏对人对物总有仁慈之心,她并不觉得徒单太后是个坏人,反而觉的她是在处处帮她。不仅如此,她还讲了好多事情来说服完颜亮。
”你知道,徒单氏无子,她抚养的完颜充又嗜酒,因此永寿宫太后时常斥责他,但却很喜欢你。”
“这都是她装出来的,她就是为了那个贤良的名声。母亲,你就是太心善总把人想的太好。她自认为是正室就处处压你一头,现在你是当今皇上的生母,用不着对她低三下四的。”完颜亮气愤地说道。
“婆婆萧氏确实对我不好,时常责骂我,可徒单氏每次都会为我说话。”
“母亲,那萧氏整日深居冷宫。哪儿有心思管咱们府里的事情。况且你又是一个月进两次宫去侍奉她,而且从未出现过差错。她为何次次都抓住你的错处不放。而且就算你有错处,你去宫里侍奉她的时候,训斥您两句就可以了。可她倒好,专门跑去咱们府上,还是在父亲出丧那天,在那么多人面前打你,让你出丑。怎么她就那么会挑时间和地点呢?而且每次都有徒单皇后在场?您不好奇为什么每次徒单氏替您说完话,萧氏反而责罚你责罚地更重了呢?您就不疑心吗”
完颜亮这一通分析,让大氏原本的想法有些动摇。
“而且,儿臣刚才去给她送拟订住处的名称时。她居然不祝贺儿臣,还在那里和萧氏嚼儿臣的舌根子。您说,儿臣能忍吗?”
恨恨地说完,不由得攥紧了自己的拳头。
”她们若是再仗着自己是正室的身份故意为难您,儿臣绝不会善罢甘休!”
大氏怕他真的动气伤了身子,又怕皇上和太后不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端,所以就想在中间调和一下。
过几天就是徒单太后生辰了,这是一个让他们破冰的好机会。
“元功呀,过几日就是徒单太后的生辰了。”
”儿臣觉得徒单皇后不喜铺张浪费,不然就只咱们宫里的人简简单单地办办一场吧。”他可不想在这位身上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要不然明日早朝和大臣们商议一下吧,这是你登基以来第一件喜事,也许能给你冲冲喜,带来好运呢。”
“儿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