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略方面,兵部尚书杨嗣昌对大明面临的军事形势作了一个全盘的分析。在兵员和财力都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究竟以对付关外的满洲贵族进犯为主,还是以镇压中原的农民起义为主?
杨嗣昌最后主张集中兵力先消灭中原流寇,即所谓“安内方可攘外”。他在崇祯十年四月初二日的《敬陈安内第一要务疏》中说:
“窃臣犬马弩钝,加以草木幽忧,一切失其常度。蒙恩破格起用,叠奉明旨星趋,首以安边荡寇勉臣料理。似乎安边第一,荡寇次之。微臣乃言必安内方可攘外。何也?窃以天下大势譬之人身,京师元/首也,宣蓟诸边肩臂也,黄河以南、大江以北中原之地腹心也。人之一身,元.首为重。边烽讧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祸腹心之内,中之甚深。急者诚不可缓图,而深者尤不可忽视也。诚使腹心乂安,脏腑无恙,则内输精血,外运肢骸,以仰戴元/首而护卫风寒于肩臂之外,夫复何忧?今腹心流毒,脏腑溃痈,精血日就枯乾,肢骸徒有肤革,于以戴元/首而卫肩臂,岂不可为慄慄危惧也哉!以故臣言必安内方可攘外,必足食然后足兵,必保民斯能荡寇,此实今日证治之切,根本之图。非敢缓言攘外也,求攘外之至急,不得不先安内耳……。”
这个奏疏的中心意思,是认定中军贼寇是腹心之患,而山海关外的建州女真只是肩臂之疾。因此,杨嗣昌反复陈言,主张把军事重点放在镇压中原流寇上面。为了达到“安内”的目的,他建议集中兵力、财力对中原流寇展开大规模的围剿。为此,他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之网”的军事部署。
在朱尽忠看来这个战略,那是非常好的,可以目前大明的能力来说,施行起来很有难度,而且最后后来人的他,也是知道,这招虽然有,可面对即将破产的国库,这些都是无用之举。
具体说来,以陕西,河南、湖广、南直隶这四个流寇活动的主要地区为四正,责成这四个地方的巡抚“分任剿而专任防”,即以剿为主,防为辅。
以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这六个省份为六隅,责成这些地方的六个巡抚“时分防而时协剿”,即以堵击流寇进入自己管辖地区为主,必要时也参加协剿。另以陕西三边总督统率西北边兵,同中原地区的五省军务总/理直辖的机动兵力作为主力,“随贼所向,专任剿杀。”
从表面上看,杨嗣昌“四正六隅十面之网”的军事部署似乎非常严密,象某些封建史家评述的那样,大有“滴水不漏”之势。实际上这种计划完全是纸上谈兵。
流寇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战,实力和作战经验都已大大提高,杨嗣昌规划的“四正六隅十面网”根本不是什么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一旦义军在任何方向上破网而出,“滴水不漏”就必然变成决堤洪流。所以,这个部署不过是杨嗣昌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罢了。
议兵议饷。杨嗣昌为了实现一举荡平的美梦,建议全国增兵十二万,具体方案是:南直隶官兵五千,承天祖陵官兵五千,各坚守不动;陕西三边总督官兵三万,总/理军门官兵三万,作为追剿起义军之用;凤阳、陕西二巡抚官兵各一万,湖广、河南二巡抚官兵各一万五千。
兵增加了,饷自然也得随着增加。按杨嗣昌计算,十二万官兵中.步兵七万四千名,每名每天发给饷银五分,一年共需银一百三十三万二千两;马兵三万六千名,每名每天支饷银、草料银一钱,一年共需银一百二十九万六千两,两项合计共需银二百六十二万八千两。后来经过户部尚书程国祥计算,这个饷额只够供十一万名兵员之用,还需增加一万名官兵的饷银十八万两,总计筹饷二百八十万八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