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高祖讨伐英布时,被弩箭射中,此后,一直受此伤困扰,时好时坏。
等到了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三月间,病情渐渐严重,吕后请来御医进行诊治。
御医进去见高祖,高祖询问御医这病是否能治好,御医说:“病可以治好。”
高祖一听口气,就知道不会好了,于是,展现出一直以来的本性,谩骂道:
“我以一个布衣平民,手提三尺剑取得天下,这不是天命吗?命运在天,虽有扁鹊,又有什么用处!”
高祖自知生命已经到了尽头,不让御医治病,赏赐黄金五十斤,叫他离去。
吕后看着弥留中的高祖,近前问高祖道:
“陛下百年以后,萧相国如果死了,让谁接替他?”
高祖说:“曹参可以。”
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
高祖说道:“王陵可以。但是,王陵稍为憨直,陈平可以帮助他。”
“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立担当。周勃稳重厚道,缺少文才,但能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做太尉。”
吕后又问:“这之后呢?”
高祖说:“这以后也不是你所能知道的。”
卢绾听闻高祖病重,带着几千人马在边境上等候消息,希望高祖病愈之后,自己回到长安谢罪。
汉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高祖在长乐宫中,瞑目而崩。享年六十二岁。葬于长陵(在今陕西咸阳),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自高祖被封为汉王后,直到逝世,总计十二年。
卢绾听到高祖驾崩,担心吕后杀死自己,带人逃入匈奴。
高祖逝世,吕后过了四天秘不发丧,而是叫来审食其商量道:
“将领们和皇帝同为编户平民,如今北面称臣,为此常常怏怏不乐,现在事奉年轻的皇帝,心里会更不高兴,不如全部族灭了这些人,否则天下不会安定。”
吕后身边的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告诉了丽商将军。
丽商将军立即去见审食其,说道:
“我听说皇帝已经驾崩,四天不发丧,想要诛杀将领们。如果真是这样,天下就危险了。”
“高祖命灌婴统率十万士卒驻守荥阳,周勃统率二十万士卒平定燕、代,这时他们听到皇帝驾崩,将领们全部被杀,必定连兵回来向关中进攻。”
“大臣叛乱于内,诸侯造反于外,天下覆灭可以翘足而待了。”
审食其听后,赶紧进宫把这些话告诉了吕后,于是,吕后为高祖发丧,大赦天下。拥立太子刘盈为皇帝,即孝惠帝。
吕后,临朝称制。大臣们都说:“皇帝由平民起家,拨乱反正,平定天下,是汉朝的开创皇帝,功劳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朝廷下令各郡国诸侯都建立高祖庙。每年按时祭祀。
到了孝惠帝五年,孝惠帝思念高祖回沛时的悲乐情景,就把沛宫作为高祖原庙。高祖所教唱歌的儿童一百二十人,都让他们做高祖原庙中演奏音乐的人员,以后有缺额,就立刻补上。
高皇帝八个儿子都被封为王,他们是:长子是庶出的齐悼惠王刘肥;其次是孝惠帝,吕后所生;再次是戚夫人生的赵隐王刘如意;再次是代王刘恒,薄太后所生;再次是梁王刘恢,吕太后时徙为赵并王;再次是淮阳王刘友,吕太后时徙为赵幽王;再次是淮南厉王刘长;再次是燕王刘建。
纵观历史,汉高祖刘邦首要的贡献,就是为建立长期稳定的大一统王朝,为建立汉民族的身份认同感建立了稳定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汉高祖刘邦还创造了历史上如下的“第一”:
一、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
二、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
三、第一位运用“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
四、第一位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皇帝。
五、第一位“释放奴婢”从而一定程度上打击奴隶制度、解放生产力的皇帝。
六、第一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实行“十五税一”低税率的皇帝。
七、第一位推行“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财政支出紧缩政策而提倡节俭的皇帝。
八、第一位制定礼仪从而巩固皇权的皇帝。
九、第一位下“求贤诏”在全天下广招贤士人才的皇帝。
十、第一位诗作流传天下的皇帝,其诗作——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
十一、第一位祭祀孔子并重用儒士的皇帝,从而为汉朝及后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思想治国奠定了基础。
十二、第一位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
太史公评曰:“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
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评价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太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而敬爱的老人家则称赞刘邦道:
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汉太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