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众将讨论的差不多了,王贲归纳了一下说道:
“诸位将军的意见都很好,我看这样,自明日起,各军开始进行发起总攻的准备,我们称为‘双击计划’。”
“双击计划。”诸将凝神细听,这是王贲的决策方式之一。
他的会议,从来不是泛泛讨论,议而不决;而是将一些共识性的东西,形成决定,在讨论过程中确定下来,然后执行。
这一办法,实在是值得后世那些频频开会,而又毫无结果的“会精们”,学习借鉴。
王贲继续说道:“地面上,距城墙二百步左右,垒土造山,上面设置箭屋,争取形成多个制高点和魏军对峙,从三面对大梁进行远程控制,不让魏军肆无忌惮地发射弩箭,为下一步发起总攻,做好准备。此为第一击。”
“第二击来自于地下。即日起,各军的重点,要放在秘密挖掘地道上。每个攻击面不得少于三条地道,多则可以五至六条,宽和高都要能容四人通过,保证地下的士卒能迅速出击,同时注意用坑木架顶进行保护。”
“如此多的地道一旦完成,就能在进攻时,给我们的士卒提供最大的保护,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告诉士卒们,宁可在挖地道时多吃点苦,也不要在进攻时饱受箭弩伤害。”
“各将领回去后,尽快寻找开挖地点,准备工具,组织有经验的士卒,分班次,轮流挖掘,昼夜不停。
“对于挖掘地道的工期,初步给大家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内,我们会利用土山,适当发起几次羊攻,吸引和麻痹魏军,为地道挖掘争取时间。”
“当各军地道掘进到城墙根附近时,我们再下达掘进到城内的时间,统一协调进度。”
最后,王贲加重语气道:“一个月后,对大梁发起总攻,地上地下一起出动,一举拿下大梁城。”
众将闻听皆肃然,齐道:“将军高明,若如此,大梁城何愁不破?”
正议论间,帐外守卫进来报,魏军派使者到了营前,
王贲狐疑道:“魏军的使者?”
守卫:“是的将军,魏军使者声称,今后允许我们到城前收尸体和救治伤兵。”
“噢?”王贲抬起头来,与众将交换了一下眼神。
片刻,王贲吩咐:“带他进来。”
不一会儿,魏军使者昂然入内,将公孙敖手书,呈给了王贲。
王贲挥挥手,让人带走使者,去别处等候。
王贲看着手书,将内容简略说了一下,问诸将道:“诸位以为,魏军这是何意?”
大家互相看看,一时无人搭话。
在秦军的字典里,敌军的人头可是最值钱的东西,而魏军竟然不割头,还允许收尸,救治伤员,这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
王贲思考了片刻,看了看大家道:“这明显是个阴谋。”
大家齐声问:“阴谋?”
王贲点了点头,说道:“魏军里面,是什么人在为其谋划?出此策者,实为不凡。”
蒙恬道:“将军,愿闻其详。”
王贲继续刚才的问题:“各位,你们认为魏军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章邯似乎意识到了一些,说道:“他们是担心尸体在外,暴露时间长了,发臭腐烂,造成瘟疫和疾病。”
王贲点了点头:“此其一也。其二,魏军想借此,占据道德制高点,起到收买人心的作用。让我们在众士卒面前,没有拒绝的余地,形成战略主动。”
“其三,魏军利用伤员,增加我们转运的难度,给我军后勤造成压力。”
章邯道:“即使如此,又怎样,总比让我锐士的尸体,整天暴露在野地里强。”
辛胜也道:“看似这对我们也没什么坏处。只是这交换条件......”
王贲看了一眼辛胜道:“至于交换条件,每天午时开东门,允许百名百姓出城,我看可以答应他们。即使魏军想通过这种方式,向外传递什么信息也无妨。同样,我们城内的眼线,也有机会出来和我们报告城里的情况了。”
讨论到此,王贲吩咐,让魏军的使者进来。
王贲对使者道:“前日,我军派出的信使,被你们魏王毫无道理的斩杀,违背‘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惯例,实在令人愤慨。本来,此次也该把你斩首,回应魏王。”
说道这儿,王贲停顿了一下,给那魏军使者实施了一下心理战。
但仅仅是短暂的一瞬而已,王贲可没心思对一个使者,浪费太多的时间。他接着说道:
“但本将军决定放你回去,告诉魏王和城里守将,本将军答应你们的条件,每次战后派出士卒救助伤员和收尸。你们每日中午可以开城,放百名百姓出城,我军保证不难为百姓。”
使者领了回信,连忙回来向公孙敖汇报。
双方达成一致,魏军四城各派一队弓弩手,监视秦军,前来收尸。
秦军则派出着白衣的士卒,将战场上秦军的尸首,运回营后进行掩埋,遇尚有余息的伤员,紧急送往后军救治。
双方在此问题上,达成默契。这也算古代战争史上,率先实现人道主义措施的先例。
待秦军收尸完毕,魏军出城收拾兵器打扫战场,尽捡标枪、箭失等兵器,以备补充。
一时间,战场上,出现了难得的宁静,双方互相监视,各自歇息。
暗地里,秦军却在摩拳擦掌,做着准备。
两日后,公孙敖接到报告,城外秦军有了动静。
公孙敖连忙带着陈平等将,登城察看。
不远处,秦军开始运土堆山。
公孙敖问田迹:“目测这些土山据城有多远?”
田迹回道:“禀大将军,距城不足二百步,劲弩可以射到。”
公孙敖又问随从:“其他各城的情况呢?”
随从道:“回大将军,南城和北城外,秦军也在堆土山。”
公孙敖看了良久,回头问陈平:
“陈司马,对此,你怎么看?”
陈平道:“显然,秦军上次强攻,吃了我们弩箭的亏,这次是想利用这些土山,再次进攻时,从高处对我们箭弩实行压制。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
公孙敖点头道:“本将军当然不能坐视秦军在眼皮底下筑土山。传我的将令,各城组织强弩队,加上斩将弩,一起攻击筑山秦军,决不能让秦军将土山筑成。”
“夜间,再组织突击队,消灭土山守兵,掩护民工,出城把那土山都给我毁掉。他们白天筑,我们就晚上出去毁。”
“喏。”传令兵转身去了。
就这样,秦兵白天冒着箭雨垒土山,晚上魏军突击队出城毁,秦军的土山一直难以垒起来。
魏军的劲弩,每天也射出数千,尤其是斩将弩,对垒土的士卒,造成巨大杀伤,使垒土的秦将,一筹莫展。
表面上,双方在土山上斗智斗勇,你来我往,僵持不下。
暗地里,秦军的地道,神不知鬼不觉地,向城下延伸着。
推荐一本好书,《奋斗在苏俄》书号:798082。
一个穿越而来的灵魂,游荡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苏联,一袭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制服下,蕴含着多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