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突然认真的看着李伟说道
“朕的意思相信你明白,今日朕封你为秦,成,武三州刺史并且与秦王配合一同稳定东线局面,你可能做到?”
三州刺史,这绝对是天大的殊荣,晋国开国七年以来,同时担任三州刺史的人他还是第一个。
李伟是不生惶恐,他当即跪在地上
“臣,恐不能胜任,三州刺史,陛下怎可将如此大任交于微臣。”
皇帝亲自将其扶起来,严肃的看着李伟
“因为义王,因为你李伟对得起我卓家,所以朕相信你。”
这番话不长,却让李伟心里一阵感触,他不在多言,当即再次跪拜道
“臣万死不辞,必不负陛下所托。”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李伟知道皇帝要跟秦王说一些话,他识趣的领完命开口道
“陛下,臣先行告退。”
皇帝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此时的宫内只剩下了秦王以及皇帝父子二人,皇帝开口道
“你二哥与严澄在实行内政改革,裴子陵,旬谈,等人在实行军改,如今国家要迎来大的变动了。”
卓从义不免担忧的说道
“父皇,如此多事情堆在一起,国家一下子能够承受吗?”
皇帝笑了笑
“如今大战刚刚过后,虽然军民死伤无数,但是殊不知,此时改革,是改革的最为彻底的。”
卓从义不解道,“为何如此说?”
“自古以来改革者无疑会遭遇世家门阀以及士族,当地一些有势力的家族阻挠。
如今全国凋敝,正待重建,这些问题自然会缩小不止一星半点,正好趁这个时机来个彻底的改革,如此岂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吗?”
这番话可点醒了卓从义,确实,之前历时两年的改革虽然是卓有成效,但是依然是治标不治本,改革的不够彻底,如此在下一剂勐药的话,确实会很有效果。
但是前提得是,晋国这个庞大的身体得能够支撑得住啊!
皇帝这个时候再次开口了
“知道朕叫你前来什么事情吗?”
卓从义没有说话,而是看着皇帝,一副任凭吩咐的神色。
皇帝看着这个年轻且容貌不输他两个哥哥的男子道
“与承恩侯一同前往东线稳固局面,国之根本,乃百姓也,更何况?”
说到这里,皇帝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的看了卓从义一眼还是开口了
“萧平远手握五万长平军,那可是全国的精锐,一旦有了反心,晋国便完了!”
卓从义被皇帝这一番话给震惊到了
“这怎么可能,萧将军乃是大哥举荐上来的,况且以他的为人,儿臣认为不可能。”
皇帝看了一眼卓从义认真的说道
“你大哥已经死了,他萧平远还活着,人心是最难猜测的东西,更何况他如今手握重兵,东线全在他的掌握之中。”
这话一出,卓从义震惊了好一会儿。
皇帝彷佛是意识到自己说话有些激动了,接着澹澹的说道
“没有反心最好,有了反心晋国危亦。”
卓从义此时也反应了过来
“父皇是想让我背地里调查一番萧将军吗?”
皇帝看着卓从义,愣了一下
“也不是不可以这么理解。”
随后他认真的看着卓从义
“你大哥死了,如今的晋国远远没有表面上这么平静,朕能相信的人不多,你能懂吗?”
卓从义明白了,他当即站起身子来拱手道
“父皇放心,儿臣不会让你失望。”
皇帝摆摆手示意其坐下,然后以关切的口气说道
“你那个青衣侍卫已经被朕封为从四品带刀侍卫,出门在外安全第一,朕不想......”
接下来的话他没有说出来,只是叹息了一声。
卓从义脸色也难看了几分,彷佛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想到那个人了一样。
皇帝紧接着继续说道
“朕知道,你的那些个江湖人还在你身边,此次你可以暗中带着他们,方便你调查,如果真的遭遇不测还可以保证你的安全。”
这是有史以来,皇帝,也是他的父亲,对他关照最多的一次,卓从义不知道这是为何,或许是大哥战死之后,他后悔当初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了吧?
他感激的看向父皇,郑重的点了点头。
皇帝此时坐在那里靠着椅子闭上了眼睛,嘴里轻声发出话来
“李伟先行一步,你在京在待几日,然后东去吧!”
卓从义领命,他看着自己这位老父亲,这位铁血皇帝,心里是五味杂陈。
父皇老了,头发自从大哥死后是一日比一日多,不由得心里一紧。
皇帝此时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出去。
卓从义行了一礼,准备出去,身后又传来了声音
“让外面侯着的定西侯李英进来。”
卓从义停顿了一下便再次离去。
出门之后,越过几扇门,走了一段路,来到了外面台阶之上,此时的李英已经不知道跪了多长时间,卓从义上前将其扶起来轻声道
“舅父,父皇宣你。”
两人行过一礼,没有多说什么,卓从义离去,李英缓缓向皇宫内走去。
皇帝听到了太监禀报的声音,他坐直了身体,身为上位者的气息彷佛在这一刻再次全面散发出来。
李英笔直的走进宫内,一番行礼过后,皇帝给其赐座。
皇帝看着自己的这位小舅子心里是无比的亲切,他知道,李英绝对是自己的铁杆亲信,也不全是因为他是当今李皇后的亲弟弟,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
总得来说,李英完全是皇帝的人。
皇帝开口道
“你离开西境多久啦?”
李英盘算了一下子
“有差不多一年了。”
皇帝澹澹的开口道
“不断了,也是该回去了。”
说完这句话,皇帝期许的看着李英
“西境没有你在,朕不放心啊!”
李英当即拱手道
“陛下放心,有臣在,西境定然无恙。”
皇帝点了点头
“你在京在逗留几日,便前去西境亲自坐镇,督促改革的顺利进行吧!”
李英当即领命。
对于李英来说,晋国的最西边是他最为熟悉的地方,同样也是他成名之地,在那里,他似乎已经隐隐有了一些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