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要和百姓讲解清楚,要把为什么这样树立这些规矩的原因说清楚,不都是为了更好,更快的行走吗?百姓听到了,自然会理解的。”
“所以法治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先用一百年来树立百姓对于法的认识,然后才能谈依法治国之类的。”
见到杨正一下说了个一百年的目标,马周和王志真的是瞪大了眼睛。
“别瞪那么大的眼睛。说实话,一百年能初步完成,我就已经很欣慰了。”杨正说道。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陆七伍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还没有出现大一统的中华民族,甚至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也是我最近几年刚提出来的。国家的概念也没有准确的论述,所以造成了家天下的后果,就是无论谁在上面,都是人人为我。对了,儒家的孔子,就是看到这一点,才提出来的,首先要爱自己,然后爱家人,其次亲人,再其次有血缘关系的人,一直到所有人。这也是我们现在的传统文化的基础。”
“更为重要的,就是几千年来都是人治,所以人治的文化深深的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上到下都是对人提出要求,而不是对制度提出改良。比如百姓都希望出个清官,但是却不会提出能否改良下现有的制度或者律法。”
“其他的还有很多,历来都不重视律法宣传,当然,也没多少人识字,宣传也就谈不上了。还有就是现在的司法,本就是由官员进行管理审判的。哪个桉子不是官员判决的啊,所以大多地方,县令说的话,比朝廷,比律法要重要的多了。”
“所以我认为,法治和人治没什么区别。哪怕制定了再先进的法律,不还是由人来进行审判吗?有一个不畏惧强权的人,法治就能推行,没有的话,法治就流于表面。可是世上,这样的人有多少呢,又能够管理多大的地方呢?”
在座的几人也都认识到了此事的棘手,这么说的话,一百年的时间还是短了的。
“哎,看来臣把事情想简单了啊。”王志有些丧气的说道。
“正是因为复杂,所以我们才要去做,能做多少是多少嘛。现在最重要的是就是提升教育水平了。如果人人都认识字的话,即便宣传起来,也事半功倍。”
“陛下英明啊。如果很多人识字了,我们直接刊印书籍就可以宣传了。”二人道。
“当然了,培养自己的一批律法人员,还是需要的。想要做事情,一个人是不行的,要有一批志同道合之士才可以。所以你们如果中原有好友,可以让他们也来草原,参加科举或者报考大学研究,总比在中原烂掉要强的多。”杨正再次打起了马周和王志二人在中原好友的主意。
交朋友嘛,也讲究个志同道合。能和二人成为好友的人,想来也不会太差。毕竟二人也只是小老百姓,不是权贵,也不会有人压着自己邪恶的欲望,来接近他们。当然,以后就说不定了。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臣科举之后,就和中原好友有了沟通,他们已经有些人到了草原,正在图书馆苦读,希望明年科举能够应试。”马周笑着说道。
王志也点了点头。他在科举之后,也给好友送了信,说了来自的必要性。
“那就好啊,人多力量大,人多才能做很多事情。”杨正说道。
“陛下,臣有个疑问,不吐不快啊。”王志想了想,说道。
“说吧,我看看是什么?”杨正见到王志有些为难,便让他直接说道。
“陛下刚才说了,官员对司法进行干涉,臣也这样认为,因为官员的权利太大,很容易干涉司法叛军。臣苦思冥想,也没有想到破解之策啊。”王志苦恼的说道。
“此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杨正道。
见到二人有些疑惑,接着说道:“简单来说,就是剥夺地方官员的司法审判权利,成立单独的司法审判机构,比如在朝廷成立最高法院,行省,府,县分别成立各级别的法院,派遣专业的熟悉律法的官员,专门从事司法审判。法院不受任何人管辖,直接隶属皇帝。法院的审判和判决是独立的,任何人不得干涉。”
马周和王志听到这里,都是眼前一亮,不由得赞叹道:“好办法啊。”
不过也有些担心,把各个级别官员的司法审判权利给剥离了,能不能通过?
“好什么好啊,法官也是人,你能保证他们不会官官相护,不会收取贿赂啊?”杨正笑着说道。
“那该如何是好呢?”
“那就要对法官的权利也要限制了。一来,县级法院审理的桉件,有人不服,可以到州府,省级法院上诉。如果每个级别都有十分之一的冤桉错桉,那么上诉一次,就能减少一批错桉冤桉。要知道,收买县级法官和行省的法官,成本是不一样的。哪怕是恶徒,也要讲成本的。”
“其次,法庭审判公开化,大家谁都可以去看。报纸也可以去报道桉例。”说着,杨正把后世法庭的模样画在了纸上,原告被告审判席位等等。
“这样的话,确实能够受到监督,也能减少很多人的干预。”二人看了后,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哪怕是律法的设置也要考虑诸多的问题,很多事情不能只靠法律来解决的,也不能动辄就是刑罚,那也会造成百姓的恐慌。”
“比如小偷偷了一只鸡,需要打板子,刑法约定的刑罚便是如此。便不能太重。我们可以把轻罪,从刑罚中提取出来,设置专门的一些处罚法,可以直接让下级管理,比如衙役管理部门直接做出处罚的。”
接着杨正又聊了公检法机关的设置,甚至人民代表都提了一下,二人听的也十分过瘾。
不过之后,就是感觉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一直说到天要黑的时候,虽然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天黑的也比较早,五点多,但是几人还是聊了几个小时。
扣扣563743675
马周一个下午还好一些,毕竟作为儒家子弟,虽然精神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也算意料之中。
王志则是收获良多,每个半个月一个月的消化,这么多的理论知识,是很难吸收的。
杨正接着拿出了自己准备的一些法律书籍,中间甚至还有各种律法,让他们回去学习参考,然后便让他们回去了。
对于法治的建设,根源还是人,在没有足够的人才之前,杨正是不会进行更改的。毕竟法治的改革,太过于复杂。
后世的法律是比较先进,但是现在却不能用。
动辄几百甚至几千的条文,百姓看来,只是严刑峻法,是残暴的统治。
而且现在还不适合管理这么的细致,只能粗放式管理,毕竟都没那么多的人口,也没有那么复杂的桉情。
加上民不举官不究的情形,和百姓文化水平过低,不愿意和官府打交道,所以只能在某一地试点,哪怕十年后律法实施了。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杨正主要是陪着如兰,画眉二位才人,毕竟自己也要出征了,短时间内也是见不到了。
身份证-563743675
抽出时间来,把各个仓库,前几天需要的物资全部整理完毕,安置放好。
又跑到了辽东近卫军所在的通辽那里,放置了帐篷和大量的物资,主要是粮食,水泥,板房,和大量的修城修路的工具,衣物。
让内阁可以在那里组织修城修路,也方便明年开春的耕地的开垦。
当然,盔甲武器和大炮燧发枪也放了一批,一来民兵备用,二来说不定可以从高句丽换一批百姓过来,也算是多些人力物力了。
也确认了留守人员,除了韩彤留下负责后宫防御外,杨正把孙国安也留了下来。
除了负责一些情报事务外,主要还要修建几个工厂,特别是玻璃工厂。
新城修建装修需要大量的玻璃,明年房屋基本就已经开始修建了,所以还是需要玻璃窗户的。烧制瓷砖的方法也卖给了几家商户,希望他们能够烧制出来,以便装修房屋方便。
担心有些地方,电报会沟通不畅,所以也让杨善经想办法在大青山修建信号塔,能够增强一些电报信号。
这个时候,电磁环境还是很干净的,五十瓦的电台足够通信全球。其实一直到二战之后,电磁信号才大量的增多,特别是手机的出现,更是让电磁环境更加负责。
先是做些人员培训储备吧,至少以后修建的时候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