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上午,许昌行宫,御书房,刘辩正在查阅手中关于支谦的文件,不是他不相信手下那些人,只是每天看看卷宗,可以对现状有个了解,郗虑的确是个能干的助手,不少卷宗都附了一些资料,让刘辩有了一定的针对性,轻松了许多。
听到敲门声,刘辩抬头说道:“进来!”
郗虑推开门,赵商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一个最新款的男式皮包,满面笑容地走了进来;刘辩示意郗虑将房门关上,一起坐下来听听,微笑着问赵商:“事情办的顺利吗?”
“顺利!吴质是个心思敏捷的人,几乎是一进青铜司就做了选择。”赵商笑着说道,打开皮包,将吴质的供词取了出来,递到刘辩的面前:“只是陈群的意志坚强,吴质和陈休都没有能让他后退,我把昨天那餐饭的谈话也摆在里面,皇上可以看看吴质的想法,很有意思。”
刘辩眼睛一亮,伸手接过了供词,仔细验看了一番说道:“吴质的想法没有错,他的天花板只是别人的刚刚起步。没想到吴质这么容易开口,这证实了陈群参与了谋反,那就按人名字抓起来审问吧。”
“这么多全抓?”赵商眼睛一亮,惊喜的问道,他知道刘辩胆大,他可是没有想到刘辩会这么胆大,按照赵商原先的想法,刘辩应该在名单里划掉一部分;刘辩拍了拍手掌,笑着说道:“全部抓,另外任命吴质为门下督,让他带着人去抓,对外就说是青铜司的卧底。”
“这不便宜了他?”赵商诧异的问道。
“当然,现在还没到最后翻脸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人;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是诚信君子,有些人,还是恶人去磨。”刘辩不禁摇头叹息道:“比如司马懿,让法正前去询问吧,但是给法正打个招呼,这一次还是让司马懿狡辩过去。然后我来征辟司马懿,把他调离邺城、河内地区,如果我们猜测得没错,多少会有些机会。”
听到刘辩的话,赵商也觉是颇有同感,司马懿显然是大神级人物,但是司马孚和吴质两次举证,应该给司马懿足够的压力,除非这家伙打算马上造反,否则出仕的可能很大,一旦换个新的环境,不管司马家还是六国盟,就应该动了,完全可以从一系列的动作中寻找到证据和司马懿的破绽。
赵商现在对六国盟的动态极为上心,刘辩也正是需要他这种心态。只是赵商思索了一阵,最终却是摆手说道:“皇上,这样太明显了,不如把司马懿先抓起来,然后放了,或许司马懿就主动承认这一切!”
“凭什么这样判断?”刘辩诧异地问道,司马懿可是千年难遇的妖孽,心黑皮厚,会这样把他自己陷于危险境界?赵商无奈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庞德公、陈群就是很好的例子,身份摆明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并且司马懿清楚,吴质没办法证实司马懿的具体身份。
司马懿为人聪明,加上对方潜在的势力,我怕针对司马懿的时候反被他摆一道,除非先打乱司马懿的心思,比如在征辟他之前,先杀了陈群,让司马懿产生危机感。”
郗虑有些诧异,他知道赵商是很稳重的一个人,这么说,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刘辩示意郗虑退了出去,这才开口问道:“怎么,你和马日磾看法一致?”
赵商点了点头,开口说道:“现在的局面很诡谲,需要打开一个缺口,臣愿意替皇上做这个锤子,老师也是这个意思。吴质的事可以一举震惊邺城,这样的动手就更有价值了,或许我是个幸运儿,可以因祸得福,从此以后飞黄腾达!”
刘辩把脸一板:“别说没用的废话,说点你们的干货。”
赵商点头说:“我们认为,邺城那边已经暗流激涌,曹操、公孙瓒只是表面上看到的东西,在这几年的事情中,很多人在推波助澜;我没把青铜司的资料告诉马大人,但是我自己检查了一遍,其中关系到耿武、李历。”
耿武、李历都是当年冀州迎接刘辩的重臣之一,与刘子惠、沮授齐名,目前耿武是冀州刺史,李历是光禄卿;是人都知道耿武现在与甄逸走得很近,李历更是劝说孟佗与刘辩离心的人,刘辩心中有几分信了,但还是看看赵商问:“有什么证据吗?”
赵商明白刘辩不是怀疑自己的判断,而是需要更多的事实帮助他下这个决心,赵商点头说:“在邺城举办过几次小范围的聚会,许相、杨亮等人都被排除在外,但是长水校尉赵浮参加了,李历一直在劝说世族支持陈群,并且说,要是河北齐心协力,皇上肯定就会低头接受。史阿后来问了几个人,都证明李历说过这样的话。
李历说话的时候,耿武就在场,那样的场合,要是没有耿武同意,最多也就说一次;李历能够连续不断地表演,与耿武的态度不无关系。而冀州刺史府,单独给云中调运过大批的弓箭与盔甲,都不在尚书台调拨的物资清单中,耿武与曹操并没有什么交集,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中一定有一个奔走的人,这个人就是和洽,与甄俨关系很好的和洽。”
能听到这样的资料,刘辩已经认为足够了,很多事想要查个底朝天根本不可能;刘辩笑了起来:“听说这个和洽还是孟岱的座上宾,想来是个有本事的人,不如让他出任邺城尚书台的郎中,看看到底有几分本事。”
刘辩的心胸在这方面一直比较宽阔,赵商笑道:“皇上与荀或商议此事吧,和洽真要到了尚书台,肯定会有所动作;臣这就通知法正和史阿,让他们做好准备。”
刘辩奇怪道:“你就不怕和洽拒绝征辟?”
“不会的。”赵商笑着说:“和洽先后拒绝了何进、袁绍、刘表的招揽,肯定是有原因的,或许就是想等一个机会呢?他在曹操与耿武之间奔走,不就是想要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刘辩接受了赵商的说法,拿起自己批阅的卷宗递给赵商说:“安排时间,我和支谦见一面;另外,你要审审貂蝉了,比较现在大部分人不知道这个消息。”
许昌的青铜司,貂蝉还是第一次来,让她有些意外的是,一连两天,谁也没审问她,直接把她关在一间小黑屋,彷佛要让貂蝉自生自灭。这可不是貂蝉想要的结局,一开始貂蝉还能静心养气,时间一长,貂蝉难免有乱七八糟的想法。
今天抓住貂蝉的赵商出现门外,同样地什么都没有说:貂蝉看看正要转身离去的赵商,好奇地问:“赵大人,你亲自把我送到这儿,忙前忙后的,难道不想图点什么?”
赵商停止脚步,不温不火地说:“想法肯定是有的,只是今天太突然了,我没考虑好,估计你也没有考虑好,貂蝉,安安静静的吧。”
貂蝉啧啧说道:“还真是稀罕事,你就不怕我的同伙跑了去报信?”
“跑了还要看他们的造化。”赵商神闲气定地说:“你要是想说什么,就直说。”
貂蝉气结:“我没话说了。”
刘辩和支谦见面安排在了青铜司,王越亲自带着两支行动小组在周围布控,他虽然相信支谦不会是假投降,但还是要有所提防,不仅让人仔细搜了支谦全身,贾逵还告诉支谦一个消息,在洛阳的五百三十三个族人都很好。
在房间里,支谦当时王越等人的面,将一份写下的资料交给了刘辩:“皇上,这是我们在许昌所有人员的一些资料,我已经尽量的详尽了!当时游说我的是净空大师。”
“河东解县人,在白马寺挂单?”刘辩接过文件,轻声问道:“你对净空是否了解?最后一次听到他的消息是什么时候?”
支谦有些吃惊,他告诉贾逵的时候,贾逵对净空并不了解,但是现在刘辩很清楚这个人,刘辩是怎么知道的?支谦略一沉吟,开口说道:“按照净空的说法,他是六国盟的老人,客卿的身份,这个人看上去能力平常,在白马寺挂单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出彩之处,但是武功很高明,恐怕比严佛调还要高明…”
支谦说到这里摇了摇头,彷佛遇到了什么难题,刘辩笑笑说:“不要为难,知道多少说多少,净空最后的消息?”
“去年来了一次许昌,说是要到西边散散心。”支谦说道:“当时净空还说了凉州的局面,似乎很有信心,但我听吴质和公孙度说,这一年凉州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战线也和以前一样没有改变。”
犹豫了片刻,刘辩还是决定给支谦一点提醒:“站长,净空有没有说过关羽关云长?”
满宠和贾逵身躯同时一震,两人顿时猜测到刘辩是怎么晓得净空这个人的,关羽曾经是刘辩的贴身护卫,很可能闲聊的时候说过净空,那么净空西去不是为了凉州,而是为了关羽这个人更为合理。而现在,关羽跟随刘备调到了安定、北地一线,要是净空有猫腻,这个人就应该在安定一带。
刘辩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支谦知道刘辩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有原因的,刘辩对自己肯定是有所提防,并不会轻易相信自己的每一句话;支谦回忆着说:“没有,净空为人很洒脱,肯定没说。”
“净空是一个人来许昌的吗?”满宠突然的问道,他看出来了一些不对,刘辩对净空的重视非同一般,立即插了一句话;支谦的神情不禁有些尴尬,他在回忆的时候明显有了遗漏,想了想,有些尴尬地说:“和净空一起来的,有一个军官。”
“明白了,净空怎么称呼他?”刘辩一脸地澹然,事已至此,刘辩并不着急;支谦看刘辩如此坦荡,倒是放心不少,直接说道:“是赵融,原来的西苑八校尉之一。”
满宠听到这番话,神情一松,这和目前的权贵没有关系,动起手来无所顾忌;刘辩想了想,问道:“净空见了曹丕?”
支谦不敢置信地盯着刘辩,一脸的惊慌失措,王越等人一看,就知道被刘辩说中了;是啊,赵融的出身并不是什么豪门,净空带他来许昌,要见的人只能是赵融的老关系,排来排去,也只有曹操最有可能;曹操不在,自然是曹家其他人,从后来发生的事看,曹丕的可能性确实最大。
刘辩在等到支谦一个肯定的答复后,沉默片刻说:“支谦,满宠说了你的要求,朕答应你,要是你们能真心跟随朝廷,朕会批准你们在许昌建一座寺庙。把你知道的都写下来给满宠,贾逵,问问曹丕,净空和赵融的事,必要的时候可以动刑。现在凉州的局势很平静,各自的地盘和势力看似稳定下来,可一旦有了变数,一个个就很难说安分了!”
贾逵明白,这件事关系到关中的战事,等满宠和支谦走后才问刘辩:“皇上是对关羽不放心?”
贾逵也是河东人,和关羽算是同郡老乡,刘辩端坐在椅子上,澹澹地说道:“关羽不会背叛,但是他有弱点,喜欢士卒远超过厌恶的比例。与其将来被很容易被净空利用,还不如比如主动出击。”
贾逵恍然大悟,说白了,凉州是三方势力,凉州刺史韩遂的大军守着金城一带,与陇西的马腾连成一片,并没有阻挡鲜卑军和羌军的想法,真正捍卫关中的就是刘备一军。刘备军的人数远逊于对手,要是老老实实地据城而守,问题不大,可要是关键时刻关羽出战,那就会造成刘备的被动,甚至阵脚大乱。
安定若失,长安西边的门户等于是彻底地寂寞了,长安陷入大战的可能性占七成;贾逵说道:“皇上,等查清楚再说。”
只是想要查清楚几乎不可能,刘辩没再说,贾逵自然也不会多说,又闲聊了几句钱庄的事;刘辩随口说道:“杨彪回去一趟,耽误的时间太长,现在许昌不少人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不怪一个个着急,好不容易,所有人的情绪被激发起来,刘辩却突然停止了动作,准确地说,是刘辩真的不再管这么一摊子事。其他人倒还好,刘辩有言在先,算是守了承诺,该给的刘辩也都给了,没有一点让人挑刺的地方。
但是对甄俨来说,不满的地方就多了,甄家可不是为了许昌的钱庄而是为了邺城的钱庄,现在刘辩提都不提,甄家前期几个月的努力明摆着打了水漂。在庄园门口看到一百个不如意的甄俨,甄姜只是匆匆地说了一句:“进去说!”
选了一个没人的房间,叫了甄宓,刚关上门,甄俨的问题就接连扑面而来。
“刘辩为什么就迟疑了呢?”
“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圈套?”
“说不定刘辩在和别的人家联系!”
……
甄俨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甄姜盯着甄俨通红的眼睛,没有给猜谜的时间,反问了一句:“皇上是个下决定果断的人吗?”
“这个?”甄俨回忆道:“刘辩应该比绝大多数人都果断……”
说到这里,甄俨警觉道:“姐,你的意思是?”
“我觉得他在许昌退出得太痛快了。”甄姜接着说:“刘辩肯定要以武力统一天下的,就算他用尽手段,总体上说,还是应该缺钱……我们要担心的是,如果投入的钱让我们伤筋动骨,你说会是什么结果?”
甄俨有点明白了,顿时冒出汗来,欠钱的是大爷,刘辩欠钱更是大爷中的大爷,最后,掏钱的人就可能不得不成为朝廷的附庸。甄姜继续说:“这也是皇上一开始就挑明不管的原因,他需要信誉,但是户部有户部的算法……一旦战事告一段落,各郡食盐运不出来,所有?”
“如果运河的开通失败,钱庄和我们将面临巨大的亏空,即便没有一蹶不振,但是在外人眼里……这些人的信誉算是毁掉了……如果朝廷横扫益州,收复凉州不缺资金,我们才能断定,运河这个方桉不是故弄玄虚……”
甄俨这才惊醒,自己在心情激动之下忽略了可能出现的风险,父亲甄逸到现在都没表态,恐怕就是在算计这个局面;甄宓问道:“难道让朝廷半死不活的才是正确的选择?”
“差不多,这也是很多豪门控制朝廷的一个手段。”甄姜颔首说道:“汝南袁氏参与了灵帝的册立,但是他们完美地避开了窦武的那一场对决,虽然朝廷因此十几年不振,但是袁家的势力在灵帝时期得到了疯狂的扩张。”
甄俨听了是一筹莫展,苦涩的样子,让甄宓有种想要笑出来的冲动:“姐,你再吓唬甄俨,他早晚要崩溃。”
“我不是在开玩笑。”甄姜没好气的看了一眼甄俨说:“你们应该能看出来,这几年的生意特别好做,那是因为皇上在不断地开拓新的生意,再加上战乱的缘故,只要依附豪门的商人都是赚得盆满钵满。可是天下太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