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东宫,朱见深称谢一句就带着万贞儿去寝宫,满脸的喜悦难以抑制,对于朱见深而言,这种感情该是倾向于恋母情结。
不过,不管朱见深心里是如何想的,反正他越是宠爱此女朱见济越是欢喜,最好一辈子流连于女儿乡,不要再沾染半点权力,省得日后兄弟相争。
正思索时,沐琮自转角阴影处出现,吓了朱见济一跳,“你走路怎么没声的?”
“太子哥,你回来了,上皇想来已经启程南下了?”
上皇朱祁镇南行,沐琮并没有送行。他也不敢去送行,沐琮若是敢去送行,朱见济就敢把他踢出太子党。
“不错。”朱见济答道。
“上皇南行去镇抚南京,朝野称颂。若是太子哥能够常去拜见天子,则日后可高枕无忧矣。”
朱见济浅笑,甚至是苦笑。在外人眼中,天家父慈子孝,可谓是千家楷模,万家典范。但是自家人的事情自家人知道,往日的局面怕是永远回不去了。
无论如何,朱见济挟舆论逼迫朱祁玉妥协这件事都是在挑战朱祁玉的权威,算是犯了大忌,势必要受到反噬。只是不知道朱祁玉会怎样做。
这一点沐琮不会不知道,现在这么说只是暗示朱见济收手,不要再折腾了,要竭力维护父子之情。若是失去圣卷,所谓太子之位一文不值,朱祁玉随时都能够废黜了。
事实上,不用沐琮教,朱见济自己也是心知肚明,他做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朱祁玉命不久矣,为自己继位而造势。但凡朱祁玉的寿命久一些,朱见济绝不至于如此鲁莽。只是这些不足为外人倒也。
“本宫知晓了,”朱见济说到一半,道:“说起来,不日便是冬至,你可有什么点子挽回圣卷的?”
沐琮本不过是随口一说,突然被朱见济这么一问,有些迟疑起来,犹豫许久才道:“近闻宫中神威大将军老疾将死,陛下甚痛惜之。我家同西域番邦往来,新得一对勐狮,不若由太子哥转送与陛下。”
朱见济摇了摇头,“父皇正愁没有借口教训我呢?朝中上下不知道多少言官盯着本宫一举一动,若是送此物,怕是要被骂个狗血淋头。”
沐琮又沉思开来,朱见济提点道:“此等玩好之物,皆不必考虑了。须是花钱少,又能够体现孝心之物。”
“既然是这般,以太子哥与陛下的关系,怕是难办。”
朱见济为之皱眉,虽然知道沐琮说的是实话,但是未免过于直白了一些,搞得他两父子像是不死不休的仇人一样。
沐琮又道:“太子哥不管送什么,陛下只怕是都会挑刺,与其如此,倒不如不送或者送别人。”
朱见济看向沐琮,眼神发生些许变化,道:“你的意思是——吴太后?”吴太后,朱祁玉的生母,朱见济的奶奶。
沐琮点头道:“太后好佛,殿下可亲自书写一部《金刚经》为太后祈福。”
“两宫太后,皆要写吗?”还有一个孙太后,也就是朱祁镇的母亲,人家名义上才是而今的后宫之主。朱祁玉四时节日都要拜见两宫太后。
“自然,不然吴太后怕是也不敢收下。一道一佛,太子哥不可偏废。”
“那送孙太后什么道经为好?”
“这,只怕太子哥心中已有所属了吧!”
朱见济白了他一眼,装什么湖涂,索性将话挑开了说,“唐玄宗时,以《金刚经》《道德经》为佛道两家至高经典,能够与《金刚经》媲美的,唯有《道德经》而已。只是玄宗仍立《孝经》为儒教至高经典,金刚道德二经既写,这《孝经》只怕也少不了。你是想要本宫送这《孝经》给父皇吗?”
沐琮的小心思被看破也不继续掩饰,直言道:“是呀,若是当日太子哥送两宫太后道德金刚二经,陛下势必来问《孝经》何在。殿下到时候若是能够将此《孝经》奉上,陛下势必欢喜,父子欢好,群臣称颂。”
“呵呵,”连方桉都设计好了,朱见济冷笑两声,“只怕到时候被斥责为虚伪做作,心机太重。”
沐琮暗叹一声,这对父子怎会这般猜忌。多好的一个想法,朱见济成见为何如此深,真是想不明白。
“太子哥这般说,我倒是没有其他办法了。”沐琮带着三分不满的语气道。
“一人之孝,终究是小孝,不若大孝。”朱见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听朱见济这般说,沐琮眉头微皱,自己这好太子,该不会是又冒出什么了不得的想法了吧,连忙劝道:“小孝且难得,况乎大孝。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太子哥你可不要莽撞呀。”
“孟子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想本宫堂堂一朝太子,岂不算达乎?”朱见济若是不算达的话,这天下算达的人可是一个都没有了。
沐琮无奈,只得问道:“殿下只管言之,但凡能帮上一把的,我绝不推辞。”
朱见济等的就是他这句话,笑道:“父皇将本宫身边人尽数调走,边上一个使唤的人都没有,你帮我调查一下京城年六十而上老者人数,六十以上者,各赐予一匹绢帛,二斤肉。”
一侧的何林静听到朱见济这话,暗自叹气,经过上次之事,自己都不算是身边之人了吗?天子与太子没有发生矛盾倒也罢了,一旦发生,自己这个中间人就受两边的气。
沐琮没有去问谁出这个钱,而是问道:“送这些东西,用的是天子的名义,还是——”
若是用东宫的名义,朱见济就是在收买人心,居心叵测,势必招致朱祁玉的不满。和这个相比,钱财倒是小事了。
朱见济道:“先行将绢帛并猪羊准备齐全,待冬至当日,本宫会亲自启奏父皇,由父皇定夺。”
沐琮提着的心这才放下,就怕朱见济又肆意妄为。“既然如此,我和张懋等人说说,此事以我一人之力,也是难办。”
朱见济颔首,吩咐道:“哪些人出了银子的尽数记下,将名单写在本宫寝宫的屏风上面。今日之事,来日必不相忘。”
见朱见济说得严肃,沐琮郑重地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