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时,高宗对他道:“听说现在金国执政大臣是挞懒,卿可转告他,只要叫我迎回梓宫,放我母后南来,我当不惜屈己修和。再说中原一带,与其交给刘豫,不若仍旧归我。卿擅言辞,口才好,不要辜负了我的期望。”王伦唯唯诺诺而出。稍事准备,王伦便启程往北,出使金国。正是:为有人质在金国,不惜屈己来修和。
毕竟王伦出使金国,能否不辱使命,迎回太上皇和郑太后梓宫,接回高宗母后宣和太后,且看下回分解。
褚先生语:岳飞戴孝出征,可谓忠孝两全。但拳拳报国之心,不为高宗所嘉赏,怎不令人可叹。杨沂中也威震敌邦,虽不能与韩世忠、岳飞比肩,但也算一员猛将。赵鼎、张浚二相失和,一则是高宗不能驾驭,二则两人都不具宰相肚量。既如此,当初何必力荐张浚呢?高宗屈己修和,以软乞硬,后果难料!
第一百0六回岳飞进直言辞朝守孝郦琼受愚弄变节投敌话说高宗欲迎回徽宗帝和郑太后的梓宫,接来母后宣和太后,派王伦出使金国讲和。王伦去后,张浚得知高宗又要讲和,遂入宫面见高宗,请高宗命各路大将举哀出征,北伐中原。高宗寻思道:“我既遣使去迎梓宫和母后,如果现在出兵,如何使得?”便沉默不语。张浚见高宗不置可否,便退了出来。回家后,草就奏疏云:陛下思慕两宫,忧劳百姓,臣之至愚,获遭任用,臣每感慨自期,誓歼敌仇,十年之间,亲养阙然,爰及妻孥,莫之私顾。其意亦欲遂陛下孝养之心,拯生民于涂炭。昊天不吊,祸变忽生,使陛下抱无穷之痛,罪将谁执?念昔陕、蜀之行,陛下命臣曰:“我有大隙于此,刷此至耻,惟尔是属。”而臣终隳成功,使敌无惮。今日之祸,端自臣致,乞赐罢黜,以正臣罪,臣不胜惶恐待命之至!
这道奏疏呈上后,高宗下诏,既好言抚慰,又挚意挽留。张浚再次上疏,说等待降罪,高宗仍然不许。于是张浚请高宗移驾建康,自己随行伴驾。路上张浚每与高宗奏对,始终不离“国耻”二字,高宗常流泪不止。
到了建康,张浚申奏刘光世沉湎酒色,不理军国大事。高宗乃下诏降刘光世为万寿观使,将其所部改归都督府统率。张浚便命参谋吕祉前往庐州节制刘光世的队伍。枢密副使张守劝张浚道:“刘光世被罢免,将士们少不了有所抱怨。最好选一个德高望重之人,能征惯战之士,方能管得住。吕祉恐怕不可用呀!”张浚不以为然。正好岳飞从荆襄来建康觐见高宗,高宗表情自然地问岳飞道:“卿那里有什么好马没有?”岳飞道:“臣原来有两匹骏马,日行千里,不幸相继死去。现今所乘之马,一日只能行百里,并且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真是驽钝不堪用。可见良马是不容易得到的。”高宗点了点头,当面授予他太尉之职,继而又让他担任宣抚使,命王德、郦琼两军,都受岳飞节制。并且当面对王德、郦琼二人说道:“听岳飞号令,就是听朕的亲自指挥。”岳飞又上疏,论恢复中原大计,最关键的有如下数语:金人所以立刘豫于江南,盖欲荼毒中原,以中国攻中国,没粘喝因得休兵观衅。臣欲陛下假臣日月,便则提兵趋京、洛,据河阳、陕府、潼关,以号召五路判将,判将既还,遣王师前进,彼必弃汴而走河北,京畿、陕右可以尽复,然后分兵浚、滑,经略两河,如此则刘豫成擒,金人可灭,社稷长久之计,实在此举。
却说高宗看了岳飞奏疏,提起朱笔批复道:“卿能如此,朕复何忧?一切进止,朕不遥制。”继而又将岳飞招到下榻处,当面勉励道:“中兴之事,全部委托于卿了!”岳飞道:“感谢圣上信任,飞绝不辜负圣望。”岳飞告辞出来,振奋精神,准备大举北进,徐图中原。谁知秦桧私下里嫉妒岳飞,多方上谗言,离间岳飞与朝中群臣关系。张浚欲令王德、郦琼二人,去淮西督军,节制先前的刘光世所部。高宗颇觉为难,只得传令叫岳飞来都督府议事。
岳飞奉了高宗之命,来见张浚。张浚对岳飞道:“王德在淮西军有威望,我计划叫他去任都统,再令吕祉以都督府参谋身份,去协助他,太尉以为如何?”岳飞随口说道:“王德与郦琼向来不相上下,一但王德职位高于郦琼,恐怕暗里较劲,形成矛盾。吕参谋不是十分了解军旅战事,也怕不能服众。”张浚又道:“张俊如何?”岳飞又道:“张宣抚原是我的老上级,我本不该多嘴,但为国家大事考虑,张宣抚脾气暴躁,又少谋寡断,特别是怕郦琼不服。”这时,张浚的脸色多少有点不自在了。少顷,又慢慢说道:“杨沂中当高于他二人。”岳飞道:“杨沂中虽勇,身份职位与王德一般,又怎能掌控得了?”张浚见岳飞说这个不行,那个也难以担当,遂冷冷地道:“我就知道非太尉不可。”岳飞义正词严地道:“都督以国家大事问我,我不敢胡乱说话,只好直陈己见,难道说我想将这些队伍划归己有么?”张浚心存芥蒂,不免露出轻慢之色。其实,高宗已将王德、郦琼二军划归岳飞指挥,现在张浚又要将他俩分出去,岳飞自然有想法。张浚大概是听了秦桧的挑拨,故意来试探岳飞,不过岳飞直率,且以国家大事为重,坦诚地将自己的看法说出而已,结果惹得张浚不快。
却说岳飞见与张浚话不投机,立刻辞别而去。回去后,即刻上书向高宗请假,要回庐山为母亲服丧。高宗尚未批复,岳飞便将军事交予张宪暂时管领,自己居然步行往庐山,去母亲墓旁,修筑一间草庐守制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