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急走几步,追上了和尚叔叔和小田,三人沿着青石板路,一边闲聊一边四处看着风景。和尚叔叔年轻时游历过这里,对这里比较熟悉,对些典故娓娓道来,巴特和小田听的也津津有味。沿途山中有一些农庄,三人也转进去,建筑有红砖,青砖或就近取材的石头、竹木,或典雅,或古朴,但绝不落俗套。没有像在广西的那些农庄,除了吃就是喝,很是不应景。
累了,三人找了一家农庄,庄主颇有些东晋遗风,清茶一杯,几人闲坐,谈古论今,客人来了泡上茶,有谈性就加入,也可自己发呆看风景,潺潺溪水在石间流淌,虽不壮观,但也别有一番韵味。待到饭点,主人家问是否在这进餐,也是极简单精致的几个小菜。三人消费也就百把块能在这消磨上一天。和尚说在这一带,基本大众消费就是这个价位。巴特一边心里赞叹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一边盘算以后在广西一定开一家这样的农庄。
三人行至杨梅岭,买了些茶叶打算回去送给朋友,虽有传言这里的龙井比较假,三人尝了几家,认为一家的还不错,问了价格也不贵,300多一斤,要了几斤,分装好,预备回去做手办给朋友。
打车回到市区,时间还早,就去了下胡庆余堂。胡庆余堂是清末大商人胡雪岩的产业,后来破产,直至现代为国有药行,小周交代过要买点药带回去,以备不时之需。
远远看去,一幢青砖白墙的高大徽派建筑在眼前,行至堂前,一股浓重的药香扑面而来,跨过门槛,巴特感到非常震惊,装修极现奢华,木料均为紫檀或金丝楠木,间或有几根不知名的木料,经岁月尽染,已经发出自然的黑里透红的包浆色。正中一块“真不二”的金牌匾下是“余堂”的金字招牌。这三个字源自《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是因余庆堂是秦桧的堂名,所以胡雪岩避讳改为“庆余堂”,既有“积善余庆之意”,又有“衍续庆祝的含义”。
红顶商人胡雪岩,大家对其生平应该颇为了解,白手起家,结交权贵,后因抵制西方洋商低价买丝,而倾其身家囤丝。同时因为支持左宗棠,陷入一场政治斗争,引发挤兑风潮,又被人进谗言贪污军费而免去顶戴,以致倾家荡产。在余庆堂里郁郁而终。纵观其一生,光明磊落、申明大义。为后世经商之人楷模。虽曾富可敌国,死后两把指甲。
巴特买了一些诸葛行军散,又买了一些小孩子用的丹丸散,小田与和尚叔叔也买了一些家人能用上的药品。三人出得余庆堂,行至胡雪岩故居,被告知准备清场,要看明天再来。三人怅然。巴特在门口买了一本《胡雪岩传》放进包里。
回到民宿,店主已经吃过晚饭,见三人回来,问是否吃过,未吃过他指点三人去对面的一家菜馆,叫胡嫂醋鱼,那里的醋鱼做的地道。
这家餐馆两夫妻已经经营了30多年,叫胡嫂醋鱼,想必老板娘姓胡吧。老两口已经两鬓斑白,但菜做的极致,虽为淡季,食客也寻味而来,等了许久,等得都快没耐心了才有位置。这道醋鱼做的的确很好,草鱼肉嫩美略带蟹味,鲜嫩酸甜。三人不多时吃掉一条,还不过瘾,老板告知,今天没鱼了。小田用本地话说了几句,老板娘笑眯眯的进到厨房,不多时端了盘醋鱼出来,小田说这条鱼是留给老板女儿的,他告诉老板娘,我们是慕名前来这里吃醋鱼,吃完还要赶飞机。老板娘怜惜我们就把这条鱼卖给我们了,为了吃条鱼也是费劲心机。三人吃完结账,两条鱼加上几个小菜,一壶酒才100块,巴特问老板娘是不是算错账了,明确没错后才走出餐馆。
鱼米之乡、旅游重镇,物价如此便宜,让三人感慨万分,又说了下广西的物价奇高导致外地客人望而却步。
回到民宿,店主在喝茶,今天就我们三个客人,相邀落座,听闻巴特是蒙古人,店主拿出两瓶白酒,要与巴特对饮,一瓶酒下肚,店主谈性渐浓,言语中透漏出他的身份,原来是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的高管,经常见诸报端,几个知名bbs中经常发帖回帖,文风犀利、一针见血。公司上市后功成身退,隐居在西湖之畔。为不让人打扰,巴特在这里隐去他的名字。见是同道中人,巴特也没隐晦,报出自己的id,店主惊讶,没想到当年在bbs上争斗的你死我活的两个死对头在西湖边上相见,都惊叹不已。一夜二人四瓶白酒,诉说往事,互道倾慕之心。最后,在沙发上醉卧一晚。
清晨,巴特醒来,外面还朦朦胧胧,其他人都在睡梦中,不忍打扰,拿出昨天买的《胡雪岩传》翻看,语言比较粗粝,估计是某些攒字的写手写的,有些索然,不过对文章里胡雪岩临终前叮嘱儿孙的那句颇有意义的话记忆很深,“白老虎可怕啊”。
富可敌国尚且如此,激流勇退未尝不可,我们的攻守道大师,激流勇退,或许就是借鉴了胡雪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