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乱损太平【17】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初秋,太祖在皇宫东角门大殿内召集群臣会议,文武百官山呼万岁朝贺之后,分左右两边站立。

太祖在御座上沉思片刻后,徐徐说道:“国家不幸,太子已于今夏瞑目归天。古称,国有长君,方足福民。如今奈何?”

“懿文太子,仁义君子,是我大明贤能储君,而今太子既薨,国家当立贤明仁厚者为储君。”兵部侍郎齐泰出班奏道。

“朕已立二十四子为王,其中可作储者是谁?众爱卿看何人堪称是‘仁义储君’?”太祖问道。

过了一会,阶下仍未有人能奏答。

“朕以为,为君者当有仁义之心感天下,然而,仅有仁义之心还不足,非沉鸷能力者也难以服众人。朕二十四子中,唯有燕王棣儿最为沉鸷,且已历经沙场百战。朕意欲立燕王,众爱卿以为如何?”太祖接下来说道。

“父皇英明!燕王有勇有谋,酷似父皇,有君主胸怀,父皇当立棣兄为储——”谷王朱惠立即上前奏道。

“不可!”大学士刘三吾一听急切出班奏道,“仁义懿文太子虽薨,然而其子皇孙已年富力强,且系嫡出,孙承嫡统,乃是古今通礼。若立燕王,那么又将秦王、晋王置于何地呢?弟不可先于兄长。臣以为陛下不如立皇孙为好!”

“大学士言之有理——”各位大臣纷纷附和。

“刘爱卿所言极是。朕决意立即颁诏以示天下!”太祖准奏。

次日,南京三山门外,市井繁华,车水马龙,人声嘈杂。

孙楚楼边,一位青衣少年偕书童匆匆而过,转眼上了一家书楼,进了一间书斋。这就是当今皇孙朱允文。他是身着便装,微服出宫求学来了。

在书楼上,一老翁笑容可掬:“王公子来了!请上坐!”

“陈老先生,前次《论语》篇章可有新解?”皇孙笑问老者。

“新解在此——”老者取出一书,送上笑道,“老夫已录解在此,公子过目、斧正——”

“有劳老先生了!”皇孙客气地向老人谢道。

“不用谈‘谢’字!王公子是个有心人,多有当今大儒宋濂、方孝儒之风,实令敬佩。老夫理当效劳!”老者笑向皇孙道。

“陈老先生,近日去过巴蜀方先生处?”皇孙问老者,“大儒近来可好?”

“只见过一面。只是时运不济,他比先前在京时清瘦了许多!”陈老先生随意答道。接着认真地问:“你也识得方先生?看来天下读书人都挂记着方先生呢。”

“正是——”皇孙点点头,附和道。

“殿——下——”突然一名太监模样的人冲进门来向皇孙禀报。

“嘘——”旁边的书童太监赶紧向那位太监使了个眼色,并附耳嘱道“啊,叫王公子”

“哦!王公子,齐大人、刘三吾大人都在家中等候!”太监上前一步,轻声地说道。

“啊啊——”皇孙等人闻罢,一面连连向陈老先生表示歉意,一面急匆匆地走出书楼。

三人乘车沿十八坊街区向城东皇宫而来。

皇孙朱允文一干人入得东角门大殿时,早见侍读黄子澄、兵部侍郎齐泰、大学士刘三吾等人出门迎接。

“万岁册立皇太孙的诏书已下。祝贺殿下——”齐泰首先向皇太孙贺喜,并向刘三吾道,“刘大人当日曾极力向万岁禀报古今圣贤通礼。”

“齐大人、黄大人、刘老先生!哦,各位大人——请上坐。”太孙谢罢,转身向众人谦逊道,“后辈不才,承蒙皇祖垂爱和列位大人抬举,降大任于我,令我诚惶诚恐,恐有负众望。又,当今日之势,是为多事之秋,恐难担国之重任!”

“太孙本出自于嫡脉,大明万里江山的将来非君莫属!只是为今之计——”刘大学士谆谆地说道,“太子在日时,就有人告知众藩王的非常态势。尤其是燕王在北平的行为举止,已形同皇帝模样。其幕僚道衍和尚等,甚至称‘燕有天子之气’。请太子审慎一二。奈何太子仁厚,以为燕王甚恭而未加处置,确是留有了固疾。太孙今已受万岁重托,切不可大意!臣以为,太孙只要不过于仁恕,当断则断,国家终于可保万世!”

“正是!‘当断不断,必为其乱’!”兵部侍郎齐泰也走上前来说道,“况且,今日万岁在册立储君时,也表现有犹豫的神情,这恐怕更会助长燕王的气焰。”

“诸叔各就藩封,拥兵自重,有变端时,如何对付?”皇孙无不忧虑地对侍读问道。众人面面相觑。

“各藩王之中,当以燕王最为桀傲。然而,只要殿下能以国事为重,一改仁柔寡断之风,采用汉朝平定七国之故例,逐一剪除,兵来将挡,终可平息诸王之乱——”黄子澄道,“汉朝文景之治正是削藩的开始。当年汉朝吴王濞也象今朝的燕王,具有‘尾大不掉’之势,不臣的迹象明显。文帝有意令贾谊作‘削藩策’,到了景帝,御史大夫晁错,在廷议的一片反削藩的叫声中,冒死地力排众议,在景帝支持下终于取得了削藩的成功。”

“回顾上古,封建最盛莫过于周,而东周之败实因分封。到汉朝的七国,晋朝的八王,唐朝的藩镇,元朝的海都笃哇诸汗,皆是尾大不掉,酿成祸乱。先皇已留此制,汉朝的吴王也是景帝伯父,殿下当效强汉故事,不循蹈东周复辙。可逐一剪除诸位藩王——”子澄又道。

“正是有了削藩的成功,大汉才有了后来的汉武帝伟业!”众人纷纷点头称善。

此时,突然太监小林子跑进来禀报:“万岁正在朝阳门城楼吟诗赏月,命太孙殿下陪驾!”

皇太孙朱允文辞别了众位大人,随太监小林子乘车出了东华门,向朝阳门楼台而来。

在朝阳门城楼台上,一群王公大臣热热闹闹,正陪着太祖、太孙在赏月吟诗。

“孙儿终日苦读,大有长进,令尔作诗一首——”太祖笑向太孙允文道,“这里大多是族中之人,不必拘谨。”

“孙儿遵命,请皇祖命题!”朱允文上前跪答。

“就以月为题——”太祖笑指南天明月说道,“你对天咏月,口占一律吧!”

“孙儿遵命!”皇太孙谢过太祖,转身面向苍穹。太孙略微沉思后又面朝太祖,并欣然走到案边提笔一挥而就,回过身来,躬身将诗笺献给太祖,“小孙不才,劳皇祖训示!”

“……虽然隐落江湖里,也有清光照九州!”太祖接过诗笺,看了片刻,忽又愁眉不悦,摇了一下头,口中喃喃道,“这末位二句——,唉!”

太孙立在一旁,诚惶诚恐。

众人默然无语。

接着太祖沉默了一会后,又走到太孙面前,俯瞰城下,见山林水泊,波光明灭,即手指城下问太孙道:“你再对上一联如何?”

“乞皇祖出上联?”太孙道。

“风吹马尾千条线”太祖出上联。

“雨打羊毛一片膻。”太孙立刻对道。

众人一阵哗然,未敢评述,都目望着太祖。

“……唉,”太祖嘘了一声,停了一会更为不悦地走向城楼女墙,叹息道,“太软柔了!”

“日照龙鳞万点金——”燕王朱棣见状,突然从太祖身后跃出,大声对道。

“好气魄——”太祖一听,忽然拍手叫道,“棣儿口气不小——”

众人齐声喝采。太孙走向燕王,笑容可掬。燕王趾高气扬,迎上来伸手笑着摸了一下太孙的头。太祖又面浮愁云。

皇城后宫内,红烛摇晃,四周书案剑架。太孙妃马氏正在挑灯夜读。

太孙妃低声吟道: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此时,突然太监小林子打着灯笼引太孙走了进来。

“妾迎候殿下——”太孙马妃一见,立刻放下手中的书,躬身出来,向太孙道。

“爱妃请起——”太孙说着,用手扶起马妃,并问,“方才爱妃吟咏的是晏殊的《蝶恋花》?”

“是的!”太孙妃笑容可掬地答道。

“晏氏心境可嘉!一样的景象,杜安世的《端正好》却唱出了无限伤感——”太孙叹息道。

“殿下如何竟然想到了杜词?”太孙妃惊问,并接着说,“杜安世的《端正好》却过于感伤了!”

“晏殊的‘槛菊愁烟兰泣露’与杜安世的‘槛菊愁烟占秋露’仅一字之差却意境远离。”太孙道。

“是的!然而晏殊的‘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与杜安世的‘天微冷,双燕辞去’相差就更大了!盖因词人心境所致呵!”马妃赞同道,“又若,晏句的‘昨夜西风凋碧树’与杜句的‘夜来西风凋寒树’也是一字之差,两重境界。还有,晏句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杜安世的‘凭栏望,迢迢长路’也是风景迥异呀——,只是……‘言为心志’,殿下今日谈到此诗,似有不悦之情?”(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陆地键仙 修罗武神 我有一剑 从木叶开始逃亡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万相之王 星汉灿烂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相关推荐:超S级大领主凡星窥天心石奇缘星域幻神超农裁决总裁亲,祸到付情浪打桃花剑落人归去我手里有头虎怒焰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