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衍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六年改称孔子为‘文圣尼公’。北周静帝于大象二年,尊孔子封号为‘邹国公’。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尊孔子为‘先师尼父’。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二年,尊孔子为‘先圣’,十一年又改成‘宣父’。天授元年,武则天执政时恢复公爵,改号‘隆道公’。这里有什么玄机呢?卿且言之。”
“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师’、‘先圣’、‘宣父’。废公爵封号。”
“对!”嘉靖皇帝命诸大臣起身,诸大臣恭听圣谕。
嘉靖皇帝缓缓对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张璁言道,“卿认为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是否对圣人不敬啊?”
“这?是!”张璁心中打鼓,嗫嚅道。
“那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昏庸之君了?竟然吝惜对一个死去的先贤予以封爵?”
“不,不!”张璁心中一惊,“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是全天下人共知的明君,书有传、史有载的。”
“那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如此吝啬?明君、明君,应当明见万里才对啊。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心胸气度小,竟然还不如一个在历史上汲汲无名的元武宗来得大方,他不吝赐封孔子为‘大成先师文宣王’啊!张爱卿,对不?”
“这?”这一下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张璁瞠目结舌,不知所措。
“孔子昔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何其不幸身遭之哉?夫既以王者之名横加于孔子,故使颜回、曾参以子而并居于堂上,颜路、曾哲以父而从列于下,安有子坐堂上而父从食于下乎?此所谓名不正者也。”
“孔子身为圣贤,立教有三:曰敬天,曰忠君,曰孝亲。散在经卷,人以圣人为至,圣人以孔子为至。敬天、忠君讲孝道的孔子以鲁僭王为非,宁肯自僣天子之礼乎?”嘉靖皇帝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张璁及诸大臣屏息凝神静听。
“皇上真是目光如炬,切中肯綮,看问题眼光独特。只是这还只是门面上的理由。”廖道南心中暗暗道。
“廖爱卿,汝在想什么?”目光犀利的嘉靖皇帝盯着廖道南道。
“臣在想一下个问题。”
“什么问题?”
“臣在想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如此吝惜对一个死去的先贤予以封爵?”
“想出了什么吗?”
“陛下的心与他俩的心是相通的。”
“何谓之?”嘉靖皇帝表面不动声色,但是内心不免惊讶,廖道南这么快就悟出了什么?
“所谓英君所见略同。”
“说说!”
“读书人入仕追求是圣贤之道,左君王,治天下。但是一旦圣人王之,则会让天下的读书人梦寐以求王爵。”
“卿且说说,求王爵又怎么样?”
“求王爵的话,要么功高盖世,死后如孔子例,被追封为王爵,这是文人的最高理想了;要么?”
“要么什么?”嘉靖皇帝迫不及待问道。
“要么为操、莽流亚,以计、以谋、以力取天下。文人多谋多计,一旦有称王之心,恐怕天下大乱矣!此不得不防。”
“卿之言确实是朕之忧虑。如何防微杜渐,防止操、莽之事发生呢?让读书人不步操、莽后尘,启不臣之心呢?让大明江山如铁桶般不可撼动呢?”嘉靖皇帝不得不佩服廖道南的洞察力。
“这一切由皇上定夺。臣不敢揣测上意。”
“隋文帝、唐太宗为朕之师也。朕与他们相距千年,其意相通。朕认为孔子封王为非礼!但是可为帝王师。”
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张璁一见嘉靖皇帝如此说,马上见机跪下叩首道:“人以圣人为至,圣人以孔子为至。宋真宗称孔子为至圣,其意已备。今宜于孔子神位题‘至圣先师’牌,去其王号及大成、文宣之称。”
嘉靖皇帝点头曰:“可!圣人尊天与尊亲同,今全用祀天仪,非正礼。谥号章服,悉宜改正。”
嘉靖皇帝允准张璁所请,亲自作《正孔子祀典说》改孔子称先师,不称王;用木主,不用塑像;边豆用十,乐用六俏。配位宜削公侯伯之号,止称先贤、先儒。
嘉靖九年十一月辛丑,嘉靖皇帝更正孔庙祀典,定孔子谥号曰‘至圣先师孔子’。己酉,祀昊天上帝于南郊,礼成,大赦天下。
嘉靖皇帝并更定每岁春秋开讲前一日,自己服皮弁至孔子庙拜跪,行释奠礼,以为天下尊师重教倡。
此一举不但摆正了孔子的位置,更让天下所有的儒生以‘为帝师,左君王,致治世’为一生最高的追求理想。
嘉靖皇帝又开始了清理庄田,此举意在地缓和及消除土地兼并的冲突和百年积弊,使社会秩序趋向稳定,维护明王朝的统治。
然而此事举步维艰,最大的阻碍来源于京畿勋戚,又以昌国公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两兄弟为最。
办理清庄田的官员,两次往返不但无功,反而还被“张氏两虎”呵斥,乱棍打出,驱逐出门。
办差官员忍辱含垢,灰熘熘退走。
这天,一帮锦衣卫官兵蜂拥而上,擂打院门,“开门!”
不久,大门轰然洞开,一帮家丁明火执仗,簇拥着昌国公、太傅张鹤龄及建昌侯、太保张延龄出来。
“什么人?敢如此胆大妄为?敢擂打本宅,咆孝勋戚之门?要劫持本爵吗?要造反吗?”昌国公、太傅张鹤龄严厉喝斥道。
“把这些歹徒打出去!”建昌侯、太保张延龄对一帮家丁喝道。
“诺!”这帮如狼似虎的家丁得令后,挥棍勐击叫门的锦衣卫,锦衣卫是皇上的侍卫亲军,平常只有他们逞威风,那见过这阵仗?一时之间,猝不及防,许多人被打得头破血流,痛不可支,然而没有命令却又不敢拔刀还击。
于是他们步步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