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政令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嗯,你快些收拾吧,一会要吃早饭,今日府衙还有事要做。”冰儿就像贤内助一般,提醒着文道。

文道听了,微笑着但并没有回答冰儿,而是将冰儿抱在怀中,站在窗边,一起看着这庭院。

冰儿被文道突然抱起,倒是一惊,但随即便是害羞,温声细语的对文道说:“窗户开着,你也不怕下人看见。”

“怕什么,”文道说着,但还是放开了冰儿,“这庭院只有自家人。”

冰儿走回床边继续梳妆,文道在说完话后也洗漱着衣。半个时辰后,二人收拾完毕,正巧下人来报,说厨房早饭已备好。于是二人便一起去厨房用餐。

吃过早饭,文道便来到前堂,而冰儿回到后院。文道心中还惦念着农耕与天气的关系,于是令下人叫来知府衙门的副使陶海大人。此人是当地人士,任职副使多年,居于衙门二号位置,且在百姓口中有些名声。

片刻后,下人便将陶海大人从家中叫过来。只见此人身材中等,体态微胖,看着老实憨厚。陶海见李文道高坐堂上,便在阶下恭敬行礼说道:“大人早安。不知大人叫下官来所为何事?”

李文道虽早与此人相识,但为表尊重,还是亲自走下来为陶大人倒了一杯热茶,并递予陶海。同时开口对陶海说:“陶大人客气了。您是前辈。请坐。”

陶海听了,面露笑容,便随着文道的话,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又手持茶杯,向文道称谢。

文道也随意的坐在陶海身边,然后说道:“陶大人,您是当地百姓称赞的好官,又是身居此地多年。一定是经验丰富,为官老道。因此我这有些不懂的问题,还请陶大人赐教。”

陶海听了,心中满意。他本是南湖人,十几年前便是府衙副使。在任多年与多位知府配合,从无差评。在百姓口中更是连连称赞。更何况自己没有文化,因此为官随和,并无大志。如今来了这如此年轻的知府,他心中还有疑惑。昨日听说这知府连续两日在外走访,心中便知这新任知府不同于往人。今早更是对自己十分客气,因此心中对李文道有不同的看法。

于是陶海面带微笑,回道:“大人客气。若有问题,直说便是。老朽不会藏着掖着,若是知道一定告知。”

文道听了,心中开心。于是继续说:“我昨日在城外走访农家,得知他们正在为春耕做准备,翻新田中土地。可昨夜突降暴雨,我年纪尚小,并无种植经验,因此叫大人来,想要讨教。这场暴雨,是否会影响南湖百姓春耕?若有影响,我们又应提早做些什么准备?”

陶海听了,心中顿生钦佩。他与多任知府一起服务过南湖百姓,但只一场雨便关心农民春耕的,倒是只有眼前一人。看着文道诚心求教的面孔,陶海微笑着答道:“春雨润田,又恰逢农民翻地,正是滋润土壤的时候。不过昨夜的初春之雨实在是令人心惊。若是有河流堵塞影响农田灌既的,应尽早疏通。南湖农田也有洼地存在,知府大人应是派人通知各县各村,要人巡查,若是土地存水,当尽早处理。”

文道一边听着,一边思索。自己没有农耕经验,因此才问询陶海大人。听陶大人如此说,自己心中方才有数。于是点点头,面容和蔼的看着陶海大人,说道:“多谢陶大人指点。我年纪尚小,初任一地知府。日后还请大人多多指教,文道不胜感激。”

陶海大人回道:“李大人客气,这本是老朽责任。老朽愿与李大人一起为这南湖百姓服务,让您留名南湖,百姓称赞。”

“多谢陶大人。还请陶大人稍坐,我这就签下命状,派人通知各县及下辖村,将被淹没的洼地上报。我们知府衙门也好调集人手,协同各县处理。”文道说道。但文道心中也明白陶海刚才的话,是在向自己表明心意。自己也打听过此人,心地善良为人和善,为官为民。若得此人帮助,自己可在这南湖,真正的做一些实事。

“大人忙就是。”陶海回道。说罢,便安坐在木椅之上,安静喝茶。

文道听此便再回到堂上座椅,叫来府衙掌笔,要他按照自己的意思拟出五份命状,待完成后自己又核查一遍,发觉无误后,便在桌桉上签下命状,并核盖知府大印,派人发下辖下五县。

这一切完成,便用了半个时辰。此间陶海大人仍在一旁休息,文道完成此事后,再为陶海倒茶,并说道:“麻烦大人在此等待了。”

陶海见文道再次客气,又亲为自己倒茶,急忙起身行礼说道:“大人不必如此,老朽自己来就好。”说罢便手伸向茶壶,不过却是没有文道力气大,因此还是文道倒了茶。

文道言道:“大人年长,文道身为小辈,倒茶自是应该。陶大人就不必客气了。”

这话说的陶海心里温暖。自己本就是没有文化之人。只因自己品行善良,与人为善,故当年知府选副使之时得百姓推举,一任副使多年。这么些年里,自己服侍过的几任知府,年纪均长于眼前文道,因此从未有过如此客气礼敬之举,从来都是自己身为下属恭敬服侍知府。文道那晚黄昏进府之时,自己心中也想着向前几任知府一般,礼敬有加。谁料昨日听说文道走访南湖百姓,心中便有善意。如今更是激起心中热情,愿与文道一起为国为民做些实事。

陶海听李文道如此说,心中虽然激动,但面容未改,微笑看着文道直言:“李大人年轻有为,下官愿为大人尽心尽力。”

文道听了,却是说道:“应是我与大人一起,为这南湖百姓尽心尽力,多做实事。”

陶海一愣,似是被这话惊住,但随即心中转念,口中现哈哈笑声,笑言道:“对对对,当是我与大人,共为南湖百姓尽力。”陶海本就是南湖百姓,十几年来自己也曾对其他知府大人说过这话,但说出为百姓之语的,仅此眼前一位。

文道见了,继续为陶海倒茶,请陶海大人继续讲着南湖府的各种事情,自己也好了解。二人便是这般,一老一少,安在堂中。

远在南山道的桃山下,茅屋中,那赤衣女子正在为儒将老爷煮茶。

“老爷,想不到到了春天,这桃山的景色更好。”女子一边煮茶,一边眼望窗外景色。

男子随着女子所说,转头望向窗外。眼见满山绿色,更兼有红白黄蓝等色花草点缀其间,而屋外小溪流淌,流水淙淙,静听还有水击河石之声,伴有山间鸟啼,偶有动物穿梭林间之影,称得上是秀丽景色。

“初春之景,别有颜色。看那山上一片大绿之中,偶有其他颜色点缀,无论远看近观,都是一幅画卷。”

“是啊,想不到老爷竟寻了个如此美丽的地方隐居。此处景色秀美又十分安静,无外人打扰,当是隐秘之所。”女子说道。

听到女子这样评说桃山,男子似是回忆起过去,缓缓说道:“我与此地也算有缘。既然诸多事情从这里起,想要明白一切自然是要来此探寻。想来日后,便会有人打扰。只是不知还能安静多久罢了。”

“难道,会有人知道老爷......”女子疑惑的问道。

“以目前情况看来,还没有人知晓。自我来到这桃山后,也只让你做了一件事。想来你我并未暴露。只是那孙家父子,虽然在青州济北,有人安排,但我还是会担心暴露。若是旁人也就罢了,但要是引起周胤或者赵彦龙的注意,我们便不能在此安居了。”

“想来青州,会做好事情的。”女子答道。

“嗯,我们的人,我自是放心。”

“老爷,茶好了,您尝一尝,依旧是青州的茶,桃山的水。”女子说着,在冲洗茶杯后,倒了茶水,递予男子。

男子接过来后,吹了吹热气,细细品尝的茶水,片刻后直言好茶,并夸赞女子:“你的手艺又精进了。”

女子听老爷夸奖,面露笑容,说道:“谢老爷夸赞。”

喝完茶后,男子安静片刻,然后对女子说道:“明日你去一趟越州宁南府,去查一下越州按察使司王广坤全家被杀一桉。”

女子听了,回道:“是,老爷。不过此桉朝廷不是已经出了结果吗?难道朝廷的结果有假?”

“若是普通百姓,也就相信了朝廷的调查。可却无法隐瞒我,我要个真相。”

“是,我会快去快回。”女子说着便起身,看着老爷,眼中似是少了什么,细想才发现原来是老爷身后墙壁上挂着的剑不见了。

于是问道:“老爷,早时我曾与您身后见过一把剑,怎么消失了?”

老爷听了,严肃说道:“如今这剑,在一个年轻人手中。”

“明白了。”女子说着,“我这就去准备,待完毕后再来与老爷告别,前往越州。”说罢,在得到老爷准许后,便离开这茅屋,向另一侧小屋走去。

太阳悬空,初春的阳光温和,不似冬日高阳,虽也是暖身,但却体感不同。湘州南湖府衙堂中,文道还在与副使陶海大人谈论着南湖百姓的事情。不料此刻堂外,有一人急急赶来,原是知府府衙门房,急来通报说:“知府大人,朝廷宣令特使来到府衙,要见大人。”

文道听了,与陶海对视一眼,二人便一同起身,前往前堂迎接特使。二人来到前堂后,见特使正在等候二人。于是文道与陶海一同跪拜接旨,只听特使展开谕旨,将中枢三道政令一一说明,一为节约之事,二为移民之事,三为再征壮丁入军。同时也在旨意中言明特使身份,原是朝廷派遣地方执行燕州移民一事的监督官员,由道直辖,不受州府限制。

文道与陶海起身后,便一起迎接这朝廷特使,三人相互寒暄后,文道便召来下人为特使安排住处,然后与陶海大人便再回到后堂之中。

“陶大人,我们的事情来了。”文道说道。

陶大人回道:“老朽当配合大人,做好这几件事。”

文道听了,并未立即回答,而是再为陶大人倒茶,二人一边喝茶,一边探讨此三道政令。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陆地键仙 万相之王 从木叶开始逃亡 人族镇守使 从长津湖开始 我有一剑 修罗武神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星汉灿烂
相关推荐:人间道远繁华尽头世界尽头遇到你世界尽头的执剑者学园风暴恶人学园神爱的魔法学园超强队长刀断楼兰异灵邪女:队长,请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