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她为难的样子,司俊南爽朗的笑了起来。
“不就是几个罐子嘛!我派个马车送就是了,正好把你家里的货一并带上来,也省得你这么辛苦。”
郁小花感激的望着司俊南。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司掌柜,您可真是我的大贵人!”
司俊南谦虚的笑了笑:“言重了,再过些时日就到三月三了,那可是大日子,正好我也想趁着三月三把东西卖到郡上去。”
郁小花陪着笑。
果然!
商人眼里只有利益!
等白瓷罐子都装上了马车。
郁小花和文老幺也跟着大摇大摆的搭着顺风车回去。
刚上路,郁小花就后悔了。
现在大中午的,要是让村里人看见了。
怕是连装穷都装不下去了!
这刚下了雨,日子有点盼头,吃不饱也饿不死的。
别回头所有犄角旮旯的亲戚都冒出来借钱打秋风的,那再大的家业也不够造。
想着,马车就进了河西村。
迎面就撞见村长于树财的两个大小媳妇端着木盆,往河边走去。
见了马车,两人不由得驻足观望。
整个河西镇上的马车屈指可数,光看马车轱辘上的花纹和字样,就知道是谁家的。
隔着老远。
郁小花就听见方氏,兴奋的对着于树财那大老婆巫氏喊道:“大姐,这马车好漂亮啊!看花纹是聚朋楼的!”
她几乎可以想像得到两人羡慕的杨紫琼。
等马车走近了,郁小花面无表情的望着两人。
不成想,方氏当即就变了脸。
“柳春花!怎么是你?你哪有资格做这么好的马车?还拉这么多的东西!”
巫氏瞪了她一眼,客客气气的朝着郁小花点了点头。
“大妹子,家去啊!干啥买这么多的瓶瓶罐罐?”
巫氏小心试探着话。
顿时。
郁小花就笑开了。
“说什么买不买的,就您也看得起我!文家那样,丢个石头进去,能听见破罐子响的窝,哪买得起哦!”
见巫氏表情复杂,她忙解释道:“这不是赶早集卖点鱼,撞上聚朋友扔东西,正好捡的!”
方氏一听。
捡的!
她的双眼立刻活泛了起来。
“大姐,捡的哇!凭什么她柳春花运气那么好,能捡上这些好东西。
让大郎也明天一早到镇上上去!说不定能捡到比这更好的东西!”
巫氏那张比方氏老上二十岁的脸,立刻就拉了下来。
她紧咬着后槽牙,硬生生等到郁小花走远,这才发作。
只见她一记响亮的耳光,抡到了方氏的脸蛋上去!
方氏那白里透红的脸蛋上,立刻显出一个巴掌印。
“不要脸的!”
巫氏咬牙切齿道:“你不要脸,于家还要脸!当叫花子的事情,我可做不出来,我儿子更做不出来!
你要丢人,你尽管去好了!别连累上我儿子!你以为于树财这个老东西护着,我就不敢动你!
妾就是妾!永远上不得台面!”
说话间,又是一记耳光扫了上去。
似乎这样还不解恨,她抬起一脚,只蹬到方氏的肚子上去。
方氏哀嚎着,蜷缩在地上,一个劲儿求饶。
郁小花走出老远,还在回头看热闹。
就方氏那嘴,不教训一下不行了!
回来文家。
郁小花给押车的伙计道了谢,又送人两条半大不小的咸鱼,这才把人给送走了。
一家子看着精致的白瓷罐子,都挪不开眼。
“大伙可都看好了,这是司掌柜给的东西,让咱们拿来装鱼酱和虾粉,全都给我搬进地窖去!省得遭人惦记!”
郁小花一声令下,大家立刻忙活起来。
等搬完了白瓷罐子,郁小花也将院里晾的咸鱼一一检查了个遍。
最近日头好,先做的那些咸鱼,水分已经干得差不多了!
“咱们院里的咸鱼已经差不多可以熏了,你们三兄弟,一会就到周围山上去,摘些松柏果木的回来!咱们熏咸鱼!”
大家面面相觑,不明白她说得熏鱼是怎么一回事。
看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神,郁小花也懒得解释。
这一上午,可把她给累得够呛,现在只想躺到床上去,好生睡个午觉。
到了晚些时候。
文家三兄弟每人扛着一大捆的树枝柴火回来了。
郁小花这才幽幽转醒,慢腾腾起了床。
她慵懒的检查着那些柴火,正是她点名要的。
“好东西!都是好东西!”
郁小花使劲儿闻着一枝松柏。
迫不及待的张罗着砌出一个临时灶台,在上面搭了手腕粗的两棵木材。
这才将咸鱼一条条堆到上面去。
陈氏小心翼翼的点燃火石,引着干燥的野草。
不多时,整个文家大院里烟雾弥漫,惹得旁人纷纷前来观看。
就连隔壁李家也惊动了。
张氏火急火燎跑了出来,见文家烟气冲天。
她不管不顾杀进院来。
见文家一家子都在,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说她婶子,你们这是干啥呢?整个院里都是浓烟,吓得我还以为你们家里没人着火了!”
郁小花礼貌的笑笑,朝着张氏道了谢。
“大妹子,你这激灵劲儿够可以啊!要是换了旁人,怕巴不得我这房子烧起来。”
她诚恳道:“我们在熏鱼,起码得熏三个时辰,要是这烟影响到你们,我在这给你道歉了,实在对不住,等完事了,我亲自提着鱼来给你道歉!”
张氏满脸尴尬的笑着,又不时往那浓烟深处瞟。
金黄金黄一片,格外诱人!
“那怎么好意思呢!她婶子,你忙着,呵呵……”
张氏笑着出了文家的门。
到了晚上,郁小花的咸鱼就上了张氏的饭桌。
自此,文家再冒浓烟,张氏就故意来文家熘达一趟,回去时拿上两三条咸鱼。
这熏了几次鱼,就拿了几次。
文老幺每每将郁小花的大方看在眼里,敢怒不敢言。
转眼就到了正月初一,文家的咸鱼总算是熏完了。
整个文家大院里,一片金黄。
上百条咸鱼被熏得焦黄,挂在院里晾晒,让人一看就非常有食欲。
以至于这几天,文家大院外面总是人来人往。
相熟的,不相熟的,都要趴在篱笆上,往院里看上一眼。
时刻准备着没人的时候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