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着姐姐上小学
穆轩到印染社之后,满七岁的穆玲该上小学了。
假如穆玲上学,小她两岁的穆颖接着看护两年穆晶,王淑祥还可以再轻松两年。可是穆颖听说姐姐要上学了,死活要跟姐姐走。
王淑祥耐心劝说二女儿:你还太小,学校不会收的。穆颖却不愿相信。
姐姐穿了新袄,姐姐有了书包,姐姐要去学校了。
穆颖哭个没完。打从生下来就整天和姐姐在一起,她不知道没有姐姐的日子该怎么过。穆颖一再央求爸爸、妈妈,让她和姐姐一同去上学。
穆轩和王淑祥很是为难,颖颖毕竟才五岁呀!他们商定:等开学的时候和校长商量一下,也许能争取个旁听生的位置吧?为了暂时安慰穆颖,他们也为二女儿准备了书包。但王淑祥告诉穆颖:“如果校长不同意,就跟着父母回家。可不要在学校又哭又闹的。能做到吗?”“能!”看到父母有所松动,穆颖严肃又激动地连连点头答应。
开学的日子到了,穆轩、王淑祥领着三个孩子去了各庄小学。
学校的操场上站满了人。穆轩看着孩子,王淑祥找到校长,说明颖颖实在离不开姐姐的情况,看学校能不能让她跟着旁听,假如跟不上再读下一届也行。
两位黄校长商量了一下,见颖颖挺老实,大眼睛中还透着灵气,也就同意让她试试了。
老黄校长领着颖颖去排队,颖颖乖乖地跟着走了。
本来老黄校长打算一手领颖颖,另只手牵玲玲的,谁知玲玲甩着小手挣脱开:她非要跟小黄校长走。
小黄校长把玲玲领到另一个班。这样一来,姐妹俩就分开了。
穆轩用自行车驮着妻子和三女儿晶晶回到家,刚做好回印染社的准备,忽然听到大女儿玲玲带着哭腔连声喊“妈”。正要出门看个究竟,只见玲玲和颖颖一前一后回来了。
夫妻俩互相看看,想不明白原由。
玲玲高声向父母告状:“校长说今年学生多教室少,安排我们单、双号,分上、下午上课。我是二班,该下午上,我们班的全回来了。她是一班,应该上午上,可她非要跟我回来。我赶也赶不跑她!”
玲玲以为在父母跟前,颖颖该输理了。谁知颖颖理直气壮地说:“都说好了,我是因为离不开姐姐才跟着上学的。姐姐回来,我为啥不能回来呢?”
颖颖的话把穆轩和王淑祥逗笑了。
因为那年用尽全身力气带头做广播体操,把怀了七个多月的颖颖折腾出来,王淑祥总觉得亏欠了她。所以对颖颖的固执总是采取宽容的态度,何况追着姐姐上学也不是坏事。于是一生痛恨“走后门”的王淑祥答应为二女儿上学之事再次找校长商量,把姐妹俩调到一个班里。
下午,玲玲要上学了,颖颖又紧跟在后面。
玲玲说:“你们班上午已经上了,下午该我们班,你和我不是一个班的!”
颖颖把头一昂:“反正妈妈已经答应了。”
玲玲又气又急地跺着脚:“妈妈答应不等于校长答应啊?”
颖颖脖子一扭,就是不听道理。姐姐走,她就走,姐姐停,她也停。
再耽误下去就要迟到了!玲玲没有办法,只好平心静气地和妹妹商量:“假如到了学校,老师不让你进教室,你就回来或在操场上等我。明天上午你自己去上学。”
看姐姐答应同自己一齐走,颖颖高兴地蹦起来:“行,行,怎么都行!”
可是进了校门,颖颖又固执上了。她非要跟姐姐进教室。预备玲声响过,颖颖还坐在玲玲的座位上不起来,把玲玲急得都要哭了。
班主任老师过来,问清情况后笑了。她听说学校收了一个五岁的旁听生,没想到跟到自己班上来了。好在班里还有空位置。她问颖颖买书没有?颖颖摇摇头。老师说:“那你先和姐姐看一本吧。假如你能跟上,我就告诉你妈妈,让她给你买,好吗?”
老师的态度和蔼极了,颖颖高兴地把头点得小鸡啄米一样。
颖颖可以上学了,而且和姐姐一个班。每天早上,姐妹俩手拉手走在上学的路上,心情好舒畅啊!
现在,她们能挺起胸,昂着头,自由进出公社的大院了。
出了公社大门向南走,是一条笔直的土路。道路两旁是成片的庄稼地。半路上,有一条横穿的铁路。铁路线的北面,有一大块坟地。
过道口时,玲玲总要学着爸爸的样子教颖颖念水泥柱上警示牌的字:“行人路过要注意:一慢二看三通过。”
每次有火车通过,玲玲总要牵着颖颖的手,小心地等在横杆后面,等横杆抬起才通行。和姐姐在一起,颖颖心里非常踏实,她只顾四处看风景。反正行路有姐姐看着,就是碰上个把熟人,也都由姐姐代替她打招呼了。
在课堂上,颖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仔细听着老师讲的每一句话,跟着姐姐一笔一划学写字。但刚开始,她的横格作业本上一页只有五个字:四个角各有一个,再加上当中的一个。看过姐姐的样本之后,她才明白,原来字是可以连续写的。
逐渐地,颖颖跟上姐姐以及班内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进度了。王淑祥和穆轩很高兴,马上为她买了课本。
作为被追着的姐姐,穆玲除了要求妹妹遵守纪律之外,对妹妹的举动并无反感。长大后的穆颖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糗事,觉得还就是追姐姐上学这事做得最有道理:那个年代,没有电脑、没有电视、甚至还没有收音机;家里没有玩具、没有书画、也没有纸笔;吃的方面没有水果、没有蔬菜,更没有零食。大人们一心忙工作,只凭大孩子看小孩子,真是枯燥得很。而姐妹两个能肩并肩、手拉手,从小学一直上到高中毕业,这么好的伴儿若不追上该有多可惜呀!
1、跳下台阶摔伤脚
父母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工作之余又要照看晶晶。所以自上学起,穆玲和穆颖每天都是自己步行上学。
晴天的时候好说,阴雨天就差多了。特别是雨雪过后,泥泞的道路很难走。幸亏姐妹二人相依相伴,有时鞋都湿透了,还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
一次大雨过后,路边有个坟墓忽然塌陷了,对着路的一面露出了一个黑黑的大洞。
颖颖害怕了,指给姐姐看:“那是不是大妈说过的鬼出来了呀?”
玲玲也吓了一跳。但见颖颖的脸色都变了,只好假装镇定地说:“妈说过天底下根本就没有鬼,那都是瞎编的。”
“可是那里在往外冒白烟!”颖颖说啥也不敢往前迈步了。
玲玲坚决地说:“你别看它,和以前一样就行了。”
玲玲让颖颖走在外面,然后紧紧抓往妹妹的手,梗着头一直走了过去。
来到铁路线上,见看道口的伯伯正常地晃着号志灯,姐妹俩才放松下来。
玲玲说:“我的脖子都酸了。”
颖颖笑了:“原来姐姐也害怕呀!”
玲玲轻轻拍了她一下:“都是你神呀、鬼的吓唬人。”
颖颖还心有余悸:“那回来时怎么办?”
玲玲回头望望:“没事儿。往那边走看不见窟窿,你别自己吓自己就行了。”
还好,第二天再过来的时候,坟墓已被人修好了。
颖颖成为正式学生后兴奋极了,见个同学就想通报一声,真希望全体同学都为她高兴。然而,同学们从入学那天起就是正式学生,对穆颖转正的心情并不理解。而且因为她年龄太小,在课余时间里大家并不愿意加她玩儿,都说玩儿不到一块儿。
颖颖不示弱地站到台阶上:“我已经是正式学生了呀?”
正在比赛跳台阶的同学们都让她往后站。其中一位女同学指着半米多高的台阶说:“这儿太高了,你跟本不敢跳。”
颖颖不服:“你敢跳我就敢跳。”
“真的吗?”那女同学说着就跳了下去,然后昂着头问颖颖:“你敢吗?”
“颖颖别跳!”玲玲急忙跑过来要拽颖颖。但急切得到同学认可的颖颖想都没想,一下子就跳了下去,紧接着就坐到了地上。
那位女同学没料到颖颖真的会跳,赶紧过来搀扶:“颖颖,你真行,快起来吧!”
可是颖颖站不起来了,被她坐到下面的那只脚崴了。虽然有大家的搀扶,但伤脚疼得根本不敢沾地,只好在姐姐以及顺路同学们的帮扶下一瘸一拐地走回家。
王淑祥下班回来听说了这事,冲颖颖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你这孩子,本来就弱,还非逞能!”
平日脾气急、说话好大声的妈妈这次并没发火。她摸摸颖颖的额头,见没发烧,略略放了心。又轻轻地抚摸有些红肿的脚脖子,问颖颖疼不疼。颖颖先是慢慢地摇摇头,又在妈妈关切的目光下点了点头。
王淑祥笑了:“都肿了,哪能一点儿也不疼呢。不过不要紧,我知道一个偏方,会让伤脚很快恢复的。”
“那我还能上学吗?”颖颖说出了自己担心的事。
“今天正好是星期六,明天晚上再看吧,如果不行就让姐姐替你请假。”
“如果行了就可以去,对吗?”妈妈的话让颖颖产生了一线希望。
妈妈笑她:“你要那么惦记上学,以后就不要做这种傻事了!”
颖颖不好意思地抿嘴笑了:“嗯,我知道了。”
深夜,一向睡觉很沉的颖颖被摆弄醒了。她强睁开眼睛,看到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正在给她烫伤脚。一大洗脸盆的水冒着热气,一条毛巾敷在红肿处,舒服极了。妈妈还在不停地用手往上撩水,以保持温度。
颖颖听妈妈对爸爸说:“我听说就这种鸟粪治伤脚管用。下班后找了一会儿天就黑了。就找到这些,也不知量够不够。”
爸爸柔声说:“先试试看吧,不够明天我去找。”
看到父母对自己这么关爱,颖颖的心里温暖极了。
本来家里是有电灯的,但每到晚八点整个大院就会停电,而且平时也经常断电,所以家家都备有煤油灯。颖颖见母亲只顾低头看她的伤脚,垂下来的前额头发都被灯罩冒出来的烟火烤得吱吱响。她想提醒母亲注意,但困意袭来,她又沉沉地睡着了。
第二天,颖颖感觉脚不疼了,可走起路来还是不敢吃力。她从心里边不想因此而停学。她请求姐姐如果明天还不行,就像昨天那样再扶她上学。
玲玲很为难:“那你知道我们走了多长时间吗?这段路,平时半个多小时就够了,可是昨天走了两个小时呢。照这样子,走到了,也该放学了!”
穆轩听后笑了:“看我们玲玲,已经学会算术了。这样吧,我晚走半天,明天先骑车送你们上学。”
“真的?”两个孩子喜出望外。
“不过,这样就耽误爸爸的时间了。”王淑祥严肃地对穆颖说:“我们都是有工作的人,就像你们上学不能迟到、旷课一样要遵守纪律。以后要管好自己,不能因为你们的错误而耽误我们的时间,懂吗?”
颖颖深深点了点头,她因自己的莽撞行为给父母增添了负担而自责。
吃过早饭,玲玲和颖颖一前一后坐到爸爸的自行车上。这个位置,正好是当初父亲接她们回家时的姿势。玲玲取笑说:“颖颖,你不会再往下出溜了吧?”
颖颖扭着脖子看着姐姐,一字一句地回答:“永远也不会了,因为我长大了。”
穆轩轻轻拍拍颖颖:“要想坐稳,手就要抓牢,头要朝前看。”
“嗯!”颖颖向姐姐做了个鬼脸,老老实实地照做了。
穆颖是个求真的人。她为了证实什么,做过尝苦瓜、吞滚珠、跳石灰坑的傻事,这次又逞能崴了脚。虽然父母没说什么,但毕竟自己受了惊吓、吃了苦头。一次次的挫折总算让她接受了教训,以后不但学乖了,还变得越来越胆怯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