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范依,跟从私塾老师在书馆中读书。到了清明节,老师回去扫墓去了,范依私自到城外去游玩。
遇到了一个少女和一个老媪,一起坐在小车上。范依见了少女,十分喜欢,就跟在车子后面。
车走得很快,范依苦苦地在后面追,都不太赶得上。走了几里,赶车的人渴了,把车停在山下,到近旁的村子里去喝水。
当时,刚好微雨新晴,少女看见杜鹃已经盛开,把山野点缀得一片灿烂,就叫老媪下去折取。
范依也跟上去了,听到了少女的话,手里刚好拿有一束,于是,就上去赠送给少女。
少女对他微微笑了一下,就接过去了。
范依站立在旁边,和她说玩笑话。
少女并没有什么回应,然而,时时抬起头含情脉脉地看上范依几眼。
一会儿,老媪回来了,看见少女手里拿着一束花,惊讶地看着她,似乎在为她手里的花感到疑惑,想是从哪里来的?
少女被她看得羞惭起来,立即把掷在地上,然而,范依却没有走开,还站在车边,低着头,来回徘徊。
老媪明白了,呵斥道:“哪里来的郎子,就敢送给阿姑花了。”
范依惶恐失措,在老媪面前深深一揖。
老媪也笑着怜爱他童稚可爱,慢慢地问他姓名里居,以及是做什么的。
范依都一一实话回答。
少女默默记在心里。
赶车人回来了,于是,就赶着车走了。
范依也惆怅着回书馆去了。私自和要好的同学说起,同学随意回答他说:“这近村张朝奉家有个女儿,名叫张莹,听说还待字闺中,可以去求娶。”
范依信以为真,想前去探访。然而,老师监督得很严,一直都没有间隙。于是,范依就取了一张尺来长的纸,写上张莹的名字,放在枕头底下,整天叨念。
端午节到了,老师学生都散学回去。
范依就到近村,果然探访到张朝奉家,他家也果然有一个叫张莹的女儿。
范依偷偷躲在门角边,刚好遇到了老媪。
老媪认得他,说:“你不是范郎吗?”
范依道:“是的。”
老媪悄悄地对他说:“阿姑为你病得好久了,已该快请媒人来!”
范依连连答应,请求见见范依。
老媪带他进去,让他坐在小房中等候。
老媪就进去了。
一会儿,老媪出来说:“我进去告诉阿姑了,她说不行。”说着拿出一张手巾来,送给范依道:“这是阿姑叫我送给你的,以寄托相思之意。”就催促范依快走,并又嘱咐道:“该快点请媒人来,记得了。”
就又带着他出去。
这天,张朝奉到外面探访亲友还没有回来,仆人婢女们都到河上去观览游船比赛去了,因此,范依才得以从张家出入,也没有别的人知道。
范依回去,不得已把自己的心事告诉母亲。
母亲恼怒地呵斥道:“你好好读你的书,至于婚娶的事,我们自会给你做主,哪是你关心的事。”
范依说出自己的心事,没得母亲同意,还被教训了一番,又是羞愧又是窘迫,也没有什么办法,也忧思成疾了。
母亲见儿子病得厉害,终究疼爱儿子,请媒人到张家去提亲。
张家却不答应。
范依听了,病得更加厉害。
同样,张莹也是如此。
于是,在同一天,双双都死去了。
接着,也先后又复苏过来。
张家人欢喜地说:“小姐醒来了。”
张莹看着张家人说:“我是范依,不是张莹。”
范依苏醒过来,同样也说:“我是张莹,不是范依。”
声音情态和原来都不像。
原来,已魂魄已相互交换身体了。
两家人都无比惊骇,相互验证之后,都相信了。于是,就让他们结为了夫妇。过后,两人又恢复了常态。
此事,一时传为异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