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毅发出大婚的请柬之后,荣昌又以荣昌的名义向各省有合作关系的商户发了邀请函,甚至盐帮的一些商人都接到了荣昌的请柬。
泉州自宋代起,就是全球第一大港,随着朱元璋的海禁政策,虽然洪武,永乐,两朝泉州海商受到了一定的打压,但是在土木堡之变之后,大批的水师上岸,北调,这泉州新一代的海商已经悄然崛起。
这些新崛起的海商在泉州附近购田置地,已经几乎垄断了泉州附近的农田,而这些海商集团到了嘉靖末年的时候,早就已经可以在泉州登堂入室了。
泉州城的郭许陈苏四家,都是纵横东洋的世家大族。
“老郭啊,这草原的榷场,朝廷怎么就一点都不让咱们碰了啊。”
“行了吧,是朝廷看上草原每年这大把的银子了。”
四家上了一条小海船,飘上了海。商量着在这里。
“老苏啊,你也别急,你看看这个是什么。”
说着苏家家主拿出了一份朱红色的请柬递给了三个人,说道:“各位,看看吧,这次我打算亲自进京一趟。”
郭保田拿过来请柬看着苏明礼说道:“这个孙毅,可是江西安仁的那个水泥厂出来的?”
苏明礼点了点头,对郭保田说道:“这孙毅倒是个奇人,亲手创下了荣昌,现在也算的上是出将入相了,听说最近又进了裕王府,日后必成气候。”
郭保田震惊的看着苏明礼说道:“我听说此人今年不过二十余岁,竟如此妖……孽?”
苏明礼看着郭保田说道:“正因为如此,才要去会会这位孙老板,几位有所不知,这裕王府现在可当真是人才济济,裕王如今不过二十余岁,这孙毅张居正等人,全都在裕王府,一旦新皇登基,咱们这些人或大有可为啊。”
众人震惊的看着苏明礼,赶紧问道:“苏老三,你这话可当真?”
苏明礼点了点头,说道:“几位可愿一同进京?”
请柬这几个人手里都有,但是却没有打算亲自去,今天经过苏明礼这么一说,这几个人心里却开始使起了小心思。
发出去请柬之后,孙毅倒是清闲,原本总理皇庄事物这个官儿就是嘉靖随口封的,现在可算是有了个正经差事,直接去了裕王府。
这天跟孙毅一块过来的,还有张居正,孙毅之前在徐阶府上无意之中见过张居正,倒是跟后世历史书上记载的差不多。
裕王在书房带着高拱恭候孙毅和张居正,裕王不是寻常人家的人,所以不需要学习八股,加之裕王现在已经二十多岁了,这个所谓的学士其实就是嘉靖塞给裕王的幕僚,教裕王一些处理政事的事情,所以孙毅才会被调进了裕王府。
张居正看了一眼孙毅之后,作了个揖,不卑不亢的打了个招呼。
其实在裕王府算得上是这大明官场的一片净土了,一旦进了裕王府,无论之前是何党派,无论是严党还是徐党,都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裕王府没有一丝一毫的权力。
没有一点权力,也代表了没有任何事情,每天就是一群人聚在一块吹牛逼,然后等着嘉靖哪天咽气然后裕王进宫继承大统之后,一起飞黄腾达。
只有刚刚进了门的时候,孙毅才松了口气,潜邸的阳光很诱人。
整个裕王府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在韬光养晦,连太监都在外面极力的装孙子,谁也讨好谁也不得罪,生怕给裕王惹了麻烦。
当天的事情完成之后高拱来到了孙毅和张居正的面前。
“两位,日后咱们就一起共事了,出去吃个饭吧。”高拱不由分说的拉着两人直接就去了城外的一处酒楼,这酒楼藏在一处胡同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不过这菜倒是足够让孙毅惊讶的,绝对是名厨,才能做出这样的菜来。
“来来,这店啊,高某一直觉得得改名叫酒香不怕巷子深才能配上这院子的气氛啊。”高拱端起酒杯就要敬孙毅和张居正,张居正和孙毅都是一脸懵,还没回过神来呢,就让高拱拉出来一顿喝。
喝完高拱就开始了,对着孙毅说道:“孙大人,不知道你可曾听说过漕帮?”孙毅一愣,其实孙毅早就猜到了,这仨人之前一点交集都没有,这顿酒已经注定了是全场尬聊了。
孙毅点了点头说道:“略有耳闻。”
“前几日我在内阁看到了一封奏章,这每年漕运北调粮草,天下漕工已有百万之巨,实属触目惊心啊。”张居正在一边说道:“这漕工也多为失地之人,若田赋合理,断然不会有如此之巨的漕工。”
高拱点了点头,说道:“张大人是明白人,但是这百万漕工无非是加大了朝廷负担,朝廷的负担不轻,永远解决不了这失地之事。”
“高大人的意思是?”张居正惊讶的看着高拱。
“这我大明富有四海,完全可以在南通州直接入松江府出海,将粮草走海运北上,虽有漂没但必胜于年年漕工之饷和疏浚河道之靡费。”
张居正就像是找到知音一样,对高拱说道:“朝廷早就当如此了,若不是坚持漕运,时政断不至于此。”孙毅在一边静静的看着这俩人,合着这俩人是跟漕运干上了。
高拱看向了孙毅,问道:“孙大人想必有高见吧。”
孙毅笑了笑说道:“高见不敢当,但是辽东之地甚广,且地大无民,一旦开垦出来,岂不是塞上江南,辽东之粮南运岂不更省民力。”
如果在以前说这个话,高拱绝对会付之一笑,但是现在不同了,草原设立一十七座榷场,每年有大量的耕牛可以输入辽东,一旦辽东开垦出来,这财政绝对会节省出来。
孙毅继续说道:“而且据下官所知,则中南暹罗等过,粮产颇丰,南直隶等地不妨于暹罗购进粮草以资灾年之用,总而言之,朝政就是一盘水,活则生,静则死。”
张居正看着孙毅叹了口气说道:“孙大人之高见,我张居正自愧不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