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生于701卒于762年,享年61岁,为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交友。
关于这一条信息是比较公认的。
可是其他的东西则众说纷纭。
比如李白出生地,一说是在绵州昌隆,即现在绵阳江油,另一说为西域碎叶,也就是现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唐代碎叶城就是仿造长安建造的。再比如李白的族谱一直不详,特别是其祖父、曾祖父史料无一记载。李白本人偶尔提起,也往往只提远祖,忌讳近亲,闪烁其词故布疑阵。
罗宾在便签上写下后,在心里暂且放下第一个身世疑问。
李白四岁起接受启蒙教育,九岁读诸子史籍,喜欢作赋、剑术、奇书。后来游历了全国一段时间,他拜赵蕤为师。赵蕤是蜀中名士,也是易学大师赵斌的子嗣。唐王朝召他做官,赵蕤拒绝了,隐居从事著作,撰写《长短经》,探究治国安邦的道理。
《荐西蜀人才疏》中说,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将他俩看做蜀中二杰。
虽然只在赵蕤那里学习了一年,却对于李白造成了巨大影响。
后来二十五岁他出川进入宫廷,却因为大名鼎鼎的“力士脱靴”案件得罪了权臣高力士(李白一次醉酒后让高力士帮他脱靴子)。高力士想方设法在杨贵妃耳边诱使,将李白驱逐。
接下来的生活差不多是四处访友,李白认识了杜甫和高适,和这俩人都成为好友。值得一提的是,在长安的某一天他救了以后的名将郭子仪。那时候郭子仪还不过是个校尉,年轻时学古人设计用火攻敌人,却因为风向计算不对少了自家军营……因为这事他真被押去待刑。
李白一生不得重用,晚年时成为永王李璘的幕僚,李璘造反未果被杀,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好开头的郭子仪力保,改为流徙贵州。
61岁时,李白卒。
这已经是罗宾自己能找到的,最详细和最正规的资料。
抓了抓头,似乎里头有用的信息并不多。
于是他只好求助狸猫。听说上次狸猫和K君俩人一起见面吃了饭什么的,想必俩人关系更进一步。很快狸猫就发回收到的简短回信。
“给我一点时间。”
少有见到狸猫这么谦虚的时候。
“很忙吗?”
“你们俩都让帮忙,能不忙?”
原来那头李洛约也在让她帮忙查找什么。罗宾本来想要问问,可一想到自己肩上的任务也就没有再追询。
从个人角度来说,罗宾倾向于李白病死。他是从现代科学逻辑来简单判断方向的。李白虽然一生仕途艰难,不过并不是什么穷苦人士,也就是说他的身体各种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纤维素摄取应该没有大问题。加上他又拥有剑客身份,算是运动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更是良好。古代剑客和大家所想的并不同,需要长时间的重复训练,特定饮食和药物帮助,还要有名师指点,都需要花费钱粮。所谓穷文富武,武人一般都是家庭富裕的。
这些都多亏了罗宾平时的杂乱看书,什么都知道一点,在很多场合这些看似无用的消息就会给他不少提醒,继而得出结论。
李白身体很好,做官虽然受到打击,不过从他写的诗来说都是慷慨激昂,充满了一种雄心壮志的心情。
醉死看似浪漫,其实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以前的酒和现在不同。《水浒传》里武松三碗不过岗,醉拳打死老虎,各路英雄豪杰更是都用碗喝酒——不用碗人家都看不起你。
记得不少相关文章说过,那时候的酒比现在啤酒度数还要低上很多。
那么问题就在这里。
受限于技术手段落后,宋朝的酒度数普遍是比现在低很多的,有不少考据,包括酒坊的设计图,酿酒的古配方都证实了这一点。宋朝是在唐朝之后,那么再古老一点的唐王朝酿酒技术更是落后,唯一算得上是出名的大概是“葡萄美酒夜光杯”,因为唐朝地域广大,更是将西域划在名下。所以唐朝人没少喝过葡萄酒。这也是为什么有说法说李白出生在西域,因为那里也是唐朝境内,算不得外国人。
李白本就是一个爱酒的人,身体健康,虽然到了61岁在当时是高龄,不过纯粹酒精中毒而死太难了。估计在他血液里充满酒精之前,就应该腹胀腹泻了。
醉酒而死一般是高度数酒才会造成的后果,在古代这种可能性比较小,特别是对于能喝酒的人来说。
还有一个死法是溺水而亡。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喝高了跳到水中捉月亮,结果死在水中。这一说法和李白浪漫不羁爱自由的性格很像。如此诗意迷幻的死法,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而成的。关于这个传说来自于野史和几个当涂拓片。当地人将李白溺死一事刻在石头上,以此表示敬意和羡慕。
酒精中毒者溺死水中或者死于窒息都是有的,不过事情发生在李白身上,罗宾打了个问号。
文人雅士饮酒作乐和现在不同,很讲究排场,不说多的,哪怕是一个人在船上喝闷酒,艄公有吧。捞月亮说明那天是夜里,能见度不低,湖面又是一个天然的反光镜。李白自然不会一边摇橹一边喝酒,那就不是诗人作风而是劳苦的船家人了。所以他在湖中泛舟饮酒最基础的几个要素是,有船有酒有心情,艄公驾驶小船,他面对月亮灌醉自己。那么一旦他失足掉入水中,深谙水性的艄公立刻就能够发现,并且救他上来,而不会造成简单的失足溺水。
生老病死则是最简单和正常不过。
一个61岁的“老人家”生病而死才是符合规律的死法。罗宾的关注点都在这个上头,他知道自己有些先入为主,不过……推理本就是需要一个着陆点,他的着陆点就在这里。输入关键词,他查询了一下关于李白病死的记载。
永王李璘被处死后,李白在江南一带漂泊。61岁这年他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禄山史思明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可惜中途因病折返。他于是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十一月就病逝,在死前写下了《临路歌》交付给了李阳冰。
光是用这个推论再加上一些当时的酒、李白生平估计就能够拿去参赛了。只是罗宾隐隐感觉,似乎缺了一些什么……如果真的就是如此,李白的结局也未免太普通了一点。
哪怕再传奇的人物也逃不开平庸的死亡啊。他内心叹了口气。
不知不觉,罗宾就完成了一次推理。
他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筋骨。
罗曼和张齐正说说笑笑从旁边走回了评委席上。
“你在写什么?”
“没什么。胡乱画了画。”
罗宾将便签合起来压在手臂下,他总是觉得将脑里推理作为文字形式写出来有些羞耻。
下意识他看了看几个参赛者,每个人似乎都很忙碌。不过好像没有人再看那首诗一眼。
诗。
就是它。
罗宾终于发现自己忽略了什么。因为李白太过于出名,让人下意识关注点全在他本人身上,反而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素材,他临终前写下后交给李阳冰的诗《临路歌》。
很快他就查到了这首诗的赏析和各种分析。
简单归纳一下,李白诗中要表达的意思用现在的语言说来如下。
大鹏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中途遭遇挫折力气不济,无法再继续翱翔。原因是飞向扶桑树时被挂住了,翅膀虽断,但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后来的人们得到大鹏半空夭折,口口相传。但是如今孔子已死,谁也不会像他当年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的夭折而落泪。这是将自己壮志未酬之心嵌入诗句之中,充斥着英雄末路的寂寥和悲怆。
在病床上写下这首诗的李白最多的是遗憾。
疑点也出现了。
李白是一个性情洒脱的人,可是为什么这首诗他执着地要交给李阳冰?这个举动到底代表了什么?
这和之前李白表现出的潇洒浪荡完全不是一种风格。
更像是一个拼命想要留下点什么东西的普通老头子,以幽怨语气说着自己的不甘心。
旁边罗曼碰了碰他:“罗宾,罗宾。他们都完成了。”
罗宾回过神来,已经两个多小时过去,时间到了四点三十。他想得太入神,这时候才觉得双腿有些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