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书是原郡人,距离罗四小的中郡汉县不算太远。
作为一家小客栈老板的儿子,勉强不愁温饱的李文书小时候总是喜欢缠着本地小酒馆里的读报人读《海镜报》,听上面刊载的各种光怪陆离的故事,晚上回到家后躲进被窝里,想象自己遨游在报纸上表述的奇异世界里。
李文书听过的第一个长篇故事就是路远当年魔改的《张兆旭海上漂流记》。少年海上求生之旅以及独占海岛当“海贼王”的故事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那一刻开始,身处内陆的李文书就特别向往大海,顺便也记住了路远的名字。
两年后,李文书受益于曹泽云的《新历894年教育法案》,被父亲送去办学质量较差但是学费很便宜的县初等新学读书识字。期间他缠着父亲在县邮驿局订阅了一份《海镜报》,不过却没能等到路远写其他故事。
好奇的李文书通过翻阅之前的《海镜报》拼凑出路远的画像——家庭出身平凡,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少年军校,十二岁提议并创办《海镜报》,撰写《张兆旭海上漂流记》后封笔。
新历898年,李文书所在的偏远三等小县相继出现罗刹鬼(露国人)、利国鬼佬和东岸小矮子的身影,随之而来的是金镑越来越不值钱,物价飞涨。
尽管李文书家的小客栈还能挣钱,但是日常开支却越来越大,城主老爷的税也越收越多,传承三代的祖业难以为继。
《海镜报》被囊中羞涩的父亲退订,李文书没坚持多久也被迫退学,只能帮着父亲打理家里的生意,偶尔在农忙时节出去做些短工补贴家用。
又过去一年时间,李文书年少时的梦想渐渐熄灭,被柴米油盐慢慢磨去棱角,成为一名精明市侩手脚麻利,咬着牙苦苦支撑祖业的客栈少东家。
这时候,他从客栈住店的客人嘴里听到久违的名字。
客人捎带一份过期的《海镜报》,唾沫横飞的跟同行的人炫耀吹嘘过时的消息:年少成名的路远率领大兵船在东海洋面惊天一撞,发出振聋发聩石破天惊的“我舰奉命撞击你舰”,赶走咄咄逼人的洋人。
《海镜报》把报社前辈路远当成民族英雄来塑造,路远也确实当得起这个称号。他的英勇事迹鼓舞了许多欲求自救和振作而不得,陷入虚妄的读书人;普通的升斗小民也对路远的英勇事迹交口称赞,表示大快人心,其中就包括李文书。
李文书免除客人部分房费换取那份过期报纸,等晚上闲下来的时候,借着厨房尚未熄灭的炉火迫不及待的细细品读,憧憬字里行间的风云激荡!
李文书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下去,而且祖辈传下来的小客栈确实无法养活一家三口。他给父亲留下一封信,与小县城其他两名少年一起离家出走,前往京畿地区的海滨港报名加入海军,结果三人都因为年龄太小投效无门。
两年后,路远跟着巡洋舰队南下护侨,用舰炮逼迫海外欺凌大英侨民的洋人相继赔礼道歉,保证不再侵犯侨民的利益,随后主持发行海军债券,募得建造大军舰的资金。
同年,刚满十四周岁的李文书再次离家出走,终于成功加入海军。
经过短暂的陆地训练后,李文书被分配到刚回国不久的应瑞号练习巡洋舰进行航海训练。新历902年冬天,李文书调到南圻号巡洋舰担任三等水手。
因为有一定文化基础,才十五岁的李文书引起南圻号巡洋舰管带林学谦的注意,准备花功夫好好栽培这个年轻人。然而李文书只想到自己的偶像手下当差,闹了几次后,终于得偿所愿以二等水手的身份调往南天号巡洋舰。
李文书很不走运,他刚调到南天舰,路远就被任命为龙威舰管带,带着一批接舰官兵前往高西。
年轻人接受不了这种打击,郁郁寡欢了很久,最后被南天号巡洋舰新任管带叶明均送到洋枪队任职,成为经验丰富的洋枪队弁目罗四小下属。
罗四小挺喜欢这个办事有些毛躁但是能吃苦耐劳的年轻人,他冷着脸看似是在陈述事实,却又有那么一点骄傲和炫耀的意思,淡淡的说他跟路参领很熟,后者曾经救过他三次,想了解路副统制尽管问他。
李文书瞬间满血复活,不吵不闹留在罗四小的洋枪小队,追着敦默寡言罗四小打听路远的事迹。
就好像在第七次深入辽郡战场护送军火物资的路途中,李文书依旧缠着弁目大人讲故事。
故事啊……
东海惊天一撞后,罗四小抽空请假回了一趟汉川的老家,然后发现他的家没了。
新历897年,汉川大旱,大麦马铃薯等农作物歉收。饥肠辘辘的农民暴力对抗帝国直属领和封地贵族老爷征税,最终引发可怕的兵灾。
罗四小的父母妻儿没能躲过这一劫,甚至尸骨无存……
罗四小崩溃了。
铁骨铮铮的汉子为了维护大英帝国仅存的遮羞布,跟着路远大副在东海洋面上舍身一撞,直接吓退了意呆利。
罗四小连大英帝国这个“大家庭”都保护了,却没能护住他的“小家庭”。
目不识丁的罗四小说不出“滑天下之大稽”这么文雅的词汇,不过这句话却完美的印证罗四小的心情。
罗四小消沉了几天,然后给父母妻儿建了衣冠冢,重重的磕了几个头,一言不发的收拾行囊回到了海滨港。
罗四小的想法很简单,如果小家没了,那就把收留过他的海军当成自己新的家。如果家人没了,那么救过自己命的恩人们就是自己的家人。
至于自己死去的父母妻儿,罗四小觉得应该怪这该死的世道,怪朝堂里那些昏庸的大臣,还有不能保护子民的皇帝。
他看不到世道改变的可能性,所以选择追随已经晋升为巡洋舰队副统制的路远。这位不喜欢下人磕头的官员老爷或许会改变这个“滑稽”的世道,第三次拯救自己,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就这样,罗四小成了一名沉默寡言,内心却盛着怒火的老海军。
至于路统制官的故事。
“路大人调到了南天舰当管带,我成为南圻舰一门副炮的弁目。”
“路大人调到了龙威舰当管带,我调到南天舰洋枪队继续当弁目。”
“弁目大人,原来您比我还惨。”李文书抓着洋枪,撇撇嘴不满道:“而且您真的没有讲故事的天分,我想听路统制官怎么领着你们如何对抗风暴,冲出风暴海;指着意呆利海军的军舰喊出那句经典名言时,背后有没有万丈霞光;南下护侨时,那些蕞尔小国王公大臣是不是战战兢兢!”
“小心!”罗四小没空理会李文书的抱怨,他一把将李文书拽到身后,熟练的举起洋枪拉动枪栓,拱起身子瞄准前方一处小土坡。
罗四小的手下都是老兵,不需要提醒就本能的展开战斗队形,朝那处小土坡半包围过去。
“注意警戒!”落在后面的左匡生喊了一声,洋枪队和岸防部队士兵立即寻找掩体组织防线,将军火物资保护起来。
“伙计们,别紧张,老朋友……”小土坡后面钻出来几个身材高大的露国军人,为首的军需官叼着烟斗开玩笑道。
罗四小多次护送军火物资,对东岸和露国两家卖主都很熟悉。他示意自己的小队散开警戒,然后扭头喊道:
“左参领,是过来接收物资的露国人。”
“尼科诺夫少校,你居然还活着。”跟谁都能自来熟的左匡生少校走上前,和对方带队的军官来了一个熊抱。
“左……广……胜少校,你死了……我死不了!”尼科诺夫少校用夹生的帝国语骂道。
露国陆军现阶段火炮和马克沁缺口极大,因此第七批次物资以火炮为主,包括从老旧军舰上拆卸下来的76毫米舰炮,75毫米、57毫米和53毫米三种口径的舢板炮,从北方海防炮台和军事仓库搜罗过来的57毫米山炮,53毫米行营炮以及37毫米机关炮,合计22门火炮,另有马克沁机枪5挺。
与露国陆军交接物资很顺利,海军这一趟又是三十多万金镑到手。
露国陆军同样很满意,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火炮和马克沁机枪的仅有大英帝国海军这一家,价格也不算太贵——露国现在从普国订购一枚普通山炮炮弹需要17.5露布,从高西订购一枚需要23.8露布,而大英海军只需要14露布,关键后者还能武装送货上门。
左匡生下令收队,带着马队和护卫队往回走。
尼科诺夫少校望着左匡生的背影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喊住了他。
“左……广……胜少校!”
左匡生回头,习惯性的摸了摸自己光秃秃的脑袋,一脸疑惑。
“感谢……你们收留……辽郡号官兵和随船平民……所以我送你……可靠情报。”尼科诺夫少校快步走过来,弯腰在左匡生耳旁小声说道:“沿着路……北方,就能看到……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
看来不止海军一家在捞钱。听露国佬的意思,竞争对手似乎还是自己人?